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之寡妇丫鬟(794)+番外

“先不必去了,二叔那边也忙着,我且回去看看再说吧。”蓝怡也有些摸不到头脑,与旁边帮忙看守番薯田的两个差役打了个招呼,由于燕扶着慢慢向山坡下走去。

蓝怡回到家中,见到华常业与一个黑瘦带须的中年汉子有几分拘束地坐在院中的葡萄架下,见自己进来,赶紧站起身。

蓝怡笑脸相迎,“让你们久等了,常业,这位是?”

虽换了新衣,仍旧憔悴不堪的花常业露出笑意,道,“周二嫂,这是族叔花展欢,他是村里的郎中。”

听名字才想起自己是与花展欢见过一面的,蓝怡微微欠身,笑道,“展欢叔,是蓝怡记性不好,您别见怪,快请屋里坐。”

花展欢受宠若惊地拱手,没想到蓝怡会待他们如此有礼,心里也升起几分希望。

于燕上了茶,蓝怡简单与两人寒暄几句,花常业便不好意思地开了口,“周二嫂,我和展欢叔是没了法子,才求到你这里来的。家里出了一些事,情况不太好了。”

花家村处在花溪出山口的地段,水位较高,所以在其他村四处找水、引水的时候,花家村的人并没有参与,算是黄县三十五村中比较幸运的,所以村里的一切照旧,安静闲散的度日。待到灾民涌入,村里的里正也在刘知县的激情号召下,收下一百余人,花常业家田地较多,也收了一户人家,帮忙干些田间杂活。这本是美事,但花常业的母亲何氏和妻子小何氏却觉把这户人当做了家里的奴仆,天天指派他们一家四口做事,补充给他们的粮食却极少,后来这家中五岁的小儿子病倒了,何氏便大呼小叫地说这孩子得了可怕的热病,要把他们赶出花家村。这家人也被逼急了,与大小何氏撕扯起来,最后事情越闹越大,竟成了村里人与被收容的灾民之间的群殴,打死了人。何氏也因是挑头闹事的,被杖责以示惩戒。

第七三八章 贾氏出诊(月票满五十加更)

蓝怡对何氏的尖酸刻薄贪便宜的性子,印象十分深刻,她会做出奴役灾民的事情,蓝怡一点也不觉得奇怪,“竟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我们这里一点消息也没有听到。舅母的身体,无碍吧?”

“这件事被衙门和村里压了下去,所以才没传开。”花常业脸上挂起忧色,“母亲身子骨弱,当众打了十板子后便起不来炕了,身体一天比一天差,就在昨日,也发起了烧。展欢叔看过后,说只是伤口感染发热,可村里人都闹着说是时疫,要把母亲赶出村去。后来里正好说歹说,村里人才同意再请郎中给母亲瞧瞧,若是能在两日内退烧,便许母亲留在家中。”

蓝怡明白了他们的意思,花展欢虽是郎中,但他是近亲,所以他的诊断村中人特别是灾民并不信服,花常业才需再请郎中给何氏瞧病。这何氏,纯粹是自作自受!

蓝怡笑着问道,“说起来,周家村的周郎中经常去花家村看诊,你们去请他更能让人信服些吧?”

花常业脸色通红地低下了头。花展欢叹息一声,“前些日子因为杂事,花家吃罪了周郎中,所以他不肯再去花家村。我和常业又去了城里,城中的郎中听说是发热,只肯给开药,不肯出诊,要么就是要付大笔的银子,咱们也是实在没了主意,才求到您这里来了。”

看来,吃罪了周郎中的,正是何氏吧。

花常业豁出脸去,又解释道,“今年春,家里四处筹借了银子买了条新船,没想到就遇上旱灾,河路走不通,只能跑海路。登州附近的海路我不熟悉,前后损了两笔银子,实在请不起郎中。周二嫂,您看,咱们能否请村里的贾夫人到花家村出诊一趟?母亲的情况,实在是禁不得折腾了。”

县里早下了公文,若是家中有发热的病人,需请郎中进家门诊断病因,若是时疫,便是要隔离治疗,死后火化,尸骨不得入土。蓝怡觉得此事自己不能替贾氏做主,便道,“展欢叔,常业,你们稍待,我去问一问瑶姨,看她是否可出诊。”

贾氏听后直接问蓝怡的意见,“桃儿,你的意思呢?”

蓝怡直接道,“花家已与王家断了亲,但花常业两兄弟为人不错,咱们种在坡地里的番薯,也是他们从海外带回来的,要不然,您跟他们去一趟吧?”

贾氏笑了,点头道,“我便知道你会这么说,虽说何氏讨人厌恶了些,但也是病人,我身为郎中,诊病不分贫富贵贱,当去这一趟。”

花常业听后,直接跪地给贾氏磕了三个响头,“多谢贾夫人,多谢贾夫人。”

花展欢也一块巨石落了地,看着虽衣着朴素但五官秀美的贾氏,好久才回过神,耳朵通红,文绉绉地问道,“贾夫人,村里有人到北沟村来赶集,从您这里买了治腹泻的丸药回去,效果甚佳。最近村里得腹泻的人不少,展欢能从您这儿多买些丸药回去么?”

贾氏点头,“丸药还有一些,你要多少?”

花展欢见贾氏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脸都红了,小心翼翼地问道,“一百丸?”

“可以。”贾氏转身去取药。蓝怡从里屋取了五十两碎银子出来,交到花常业的手里,“这些你拿回去,应应急,若是有为难的地方,再过来寻我。”

花常业拿着沉甸甸的银子,红了眼眶,哆嗦着嘴唇说不出话来。

蓝怡又告诉他一件喜事,“还有一件喜事,你去年从外边带回来的番薯,我今年村田种了几块下去,意外种活了,刘大人说若是霜降时有收获,定有赏银下来。常业,你是首功,不管多少,定有你的一份。这也是极光彩的事情,本想等收了番薯再送喜讯给你的,今日你恰好来了,也省的我再派人去一趟。”

花常业惊讶地擦擦眼角,“竟有这样的好事?能种活是周二嫂您的本事,我哪有什么功劳,留在家里的那些,最后都坏了。”

番薯滋味好,何氏当宝贝似得放在炕头上,最后大部分生斑烂掉了。

蓝怡也不与他多客套,“这件事你知道便好,不要对外张扬,刘大人的意思是等有了收获再说。”

花常业点头,驾着蓝怡家的马车,带着贾氏回了花家村,蓝怡怕花家村不太平,便让如花跟了去,然后去客栈,与王二叔说了此事。

王二叔听后叹了口气,“常业是个好孩子,就是摊上了那么一家子人,拖累了。自从花家的船沉了后,干什么都不顺当,你帮他一把,让他度过这个坎儿,他能一辈子感念你的好。不想有些人,你帮了,反倒落一身腥。”

蓝怡知道王二叔指的是周四发家,自己借了银子给周卫海,张氏虽不敢到门上来闹,但每次在村里见了也是冷头冷脸的,蓝怡虽不与她一般见识,但心里也是不舒坦的。

“大伙田里的菠菜再过五六天就能收了,到时候我让你三弟直接派车进村拉走?”王二叔问道。

蓝怡点头,“可以,二叔您在旁边把关,菠菜根上的土抖落干净了,捆好再过称,按分量当场结算,不能出了差错。”

上一篇: 富妻盈门 下一篇: 嫡女荣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