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听他口气,不禁咬了咬下唇,“皇兄,您误会明珠的意思了……明珠并非想破坏两国的和亲,而是认为……换一位公主前去也未尝不可,何苦非要勉强长乐?”
“朕只有三位公主,永安刚满九岁,常月三岁的生辰还差两个月。”昭顺帝皱眉道:“你难道想让她们代长乐远嫁不成?”
传出去岂不是让人笑死了——
明珠急的恨不得抓耳挠腮了,一鼓作气道:“皇兄,明珠想代长乐嫁去夏朝!”
昭顺帝:“……”
“明珠想嫁给夏国的那位郡王!”明珠又鼓起勇气补充了一句,以表决心。
“你……”昭顺帝古怪地笑了一声,“说半天,你就是想告诉朕这个吧?说什么长乐不愿意嫁,合着是你想嫁过去?”
明珠见自己的计谋被识破,一阵面红耳赤。
“明珠,你又不曾见过这位郡王,又何故如此坚持想要嫁他?”昭顺帝口气正了很多。
谁说我没有见过!
明珠险些将这句话脱口而出了,那晚设宴,她是偷偷见了那位郡王的,可是这个自然不好对昭顺帝说。
却不知道,就因为这一瞬间的犹豫她未将此事说出来,从而造成了一个天大的误会。
“明珠虽然没有见过他,可是……明珠心想,皇兄这些年来也一直为明珠的亲事忧心,再加上明珠真的问过长乐了,长乐根本不愿远去夏朝……既然如此,倒不如让明珠代长乐过去吧。”
昭顺帝沉思了片刻,面色慎重地道:“两国和亲,求的乃是两国之间的和平,我朝与夏国已有百年之好,代代通婚,每次选去和亲的公主郡主,必都是贤淑温良之人,你性子太烈,嫁过去皇兄实在放心不下。长乐比你老成稳重,更能担起大责。”
而且,任谁都能感觉的到,夏朝近年来的态度转变,和逐渐壮大的国力,这一次的通婚更显得尤为重要,若真出了差池,只怕会造成不堪的后果。
昭顺帝这么说其实都是含蓄的说法,明珠公主的性子岂止的烈,那根本就是一个蛮不讲理,谁都必须要顺着她的心意才可以,纯属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在青国众人尚且可以顺着她来,可若当真嫁去了夏国,哪里有可能人人都将她拿祖宗供奉着。
说句不好听的,现如今的夏国,实力要比青国强太多,将公主送去和亲,姿态自然不能放的太高。
昭顺帝的忧虑,来的很有道理。
可明珠已是铁了心要嫁去夏国,青国上下的士族官宦子弟,她根本没有一个看得上眼的,唯独那晚上见到的那位俊冷的少年,只一眼,就闯进了她的心里。
“皇兄,明珠明白您的意思,明珠可以保证,待去了夏国,定全心全意地侍奉夫君,维护两国之好。绝不会给我大青抹黑。”明珠有模有样地保证道。
那个人是她心心念念着的人,嫁过去只会百倍对他好,又岂会惹什么祸端?
正文、202:太后寿宴
而且她真的已经暗暗下了决定,待嫁给了他之后,一定会将自己的性子收敛起来,不会再如此任性妄为,尽量做个贤妻良母——不得不说,爱情真是个伟大的东西。
昭顺帝却仍旧不能放心,他虽然从来不喜欢在国事上费心思,但他也没有没事找事的习惯,把明珠送到夏国,可不就是没事找事么。
明珠欠身挽住了昭顺帝的一只胳膊,撒娇道:“皇兄,您不是成日里就念叨给我招驸马的事情么,如此我代长乐出嫁,岂不是两全?”
是两全……可一不小心,就恐怕会变成祸事。
“明珠跟皇兄保证,绝对安分守己,不会再像以前一样任性!”明珠公主伸出三根指头做发誓状,娇美的脸上写满了认真和坚定。
昭顺帝不由地愣住了,这个妹妹的性格他最了解,鲜少会有这么认真的时候,而且他能感受的到她前所未有的决心。
她是真的愿意为了嫁去夏国改掉自己的任性。
可为什么会突然这样……
她的确没可能见过那位郡王,怎么会如此坚定地想要嫁过去?难道真的是像她方才所言,因为长乐透露出不愿意嫁的意思,她愿意代她?
不不不,他这个妹妹,可没这么好心……
明珠跟长乐的关系,仅能称得上一般。
昭顺帝怎么想也想不通,明珠怎么就突然想要嫁到夏国去,此事非同小可,再三思虑,他终究还是问道:“你老老实实的告诉皇兄,你究竟为何执意要嫁这素未谋面的郡王?”
明珠犹豫了片刻,只得道:“不瞒皇兄,明珠此前对此人多有听闻,十分仰慕……在青国又一直没有遇见心仪之人,思来想去。才做出了这个决定。”
“听闻?”昭顺帝不由地皱眉,他都不知道这个名不经传的郡王有这么出名?他都没怎么听说过他的事情,好像就是当朝皇帝的庶弟,并无什么实权。
“耳听毕竟为虚。你可是误会了什么?你当真要为此嫁他?”昭顺帝始终决定明珠此番举动太过贸然。
“明珠确定!”明珠毫不犹豫地就点头,“明珠跟皇兄保证,这一切都是明珠的主意,不管他是否如传言中那般,明珠都无怨言!”
她哪里听说过什么传言,不过是信口胡诌罢了,正当情窦初开的年纪,乍然见了那等惊为天人的少年,早已一厢情愿地将对方构想成了最心仪的模样,哪里还会觉得会后悔?
昭顺帝见她铁了心要这么做。不由地叹了口气。
正因为了解,所以才知道,明珠要做的事情谁都拦不住,若他不同意,她也只会抵死相抗。说不定就能将这场和亲给搅黄了。
看她这副模样,应该是真的想要为那人改掉自己的脾性……
“朕会考虑的,你先回去歇息吧。”昭顺帝并没有马上应下来,他还需好好想一想。真是头痛啊,他可是最讨厌去想这些问题的了,什么政事不政事的,他恨不得自己那个五岁的太子马上长大。他好将这皇位丢给他来坐,也省的理会这些烦心事了。
※ ※ ※ ※ ※ ※
三日后,太后娘娘的寿宴在御花园设下。
落银早几个时辰就被人接进了宫里,跟曲公公一起着手准备着晚宴的用茶事宜。
她要做的就是保证茶叶没有任何问题,保证每壶茶都要经过她手,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也的确不简单,宴会前后总共就有三种茶,次序万万不能打乱——虽然太后不愿大肆庆祝,但也摆了近二十桌。
开宴前的茶水是碧螺春,是专给宴前等待的人打发时间吃的。配合着一些讲究的点心,当然,点心瓜果这块儿不用她来费心。
皇上亲自吩咐的待遇就是好,开宴前,落银就被安排着吃了顿好的,吃饱后又喝了盏茶,这才悠哉悠哉地随着曲公公去了御茶园准备正式开始她伟大而又艰巨的任务——泡茶……
路上,曲公公跟她大概地说了一些需要注意的规矩,落银都记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