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娇娇女古代发家日常(149)+番外

林如玉想着当时陷入绝望中的春娇,受到身为乞丐的沈戈帮助的心情,回神时见生子正眼巴巴望着自己,便以目光询问。

“如玉姐,就这点事儿,没有别的。我哥是乌沙镇最有本事最仗义的人,他不只帮过春娇姐,我们哥几个都是我哥喂活的,如果没有我哥,我们不是饿死,就是被人打死或抓住卖了。”

林如玉这才明白生子说这么多,是怕自己误会沈戈和春娇之间有什么,笑道,“我知道了。”

生子还是不放心,又摆出小大人的架势,强调道,“我哥只喜欢如玉姐你了,他睡觉做梦只喊你的名字,生病时也是。”

林如玉连忙问道,“他什么时候生病了?”

“在观音庙里发烧的时候。”

林如玉轻轻吵了咬唇,他从那时就喜欢自己了么?

生子继续道,“我和我哥在郝连寨下船后,他在陶家庄里找了一晚上东西,明明说了留在郝连寨不走了,但他还是大早上跑到码头去给你送行。洪水来了时,我哥扔下包袱就跳到船上去救你,那包袱里可是我哥找了一晚上的东西。”

如果不是沈戈,她和母亲、阿衡怕是要葬在那场铺天盖地的洪水里。林如玉端茶杯挡住自己发热的脸,“这些都是你哥跟你说的?”

“不是。”生子很是实诚地道,“是乐哥说的。”

林如玉……

沈戈的二号小弟沈良乐,也只比生子大一岁吧?难怪沈戈走的时候,把万相茶馆交给了他,那孩子虽然话少,但绝对是个小人精。

生子走后,林如玉看不进医书去了,她满脑子都是沈戈,想得厉害。

***

傍晚,闫青回到穿街巷新租下的破房子里,把买回的一刀肉交给春娇,“今晚吃炖肉。”

春娇默不作声,接过着肉进入厨房,开始做饭。

闫青跟过去,靠在门框上问道,“今日去过沈戈那院子里了?”

“嗯。”春娇应了一声,闷头切肉。

“啪。”

闫青踢了一下脚边的木柴,满意地看到春娇哆嗦了一下,才问道,“问出了什么?”

春娇这回不敢应付了,“沈戈留下他们照看铺子和读书认字,旁的他们什么都不知道。”

闫青哼了一声,懒洋洋道,“你现在是老子的人,要是敢不守妇道,老子扒了你的皮。”

不小心用菜刀切下半片指甲的春娇又疼又怕又委屈,忍不住哭了。

见小媳妇哭得梨花带雨,闫青语气软了些,“只要你不做对不起老子的事,老子一定好好待你。”

春娇握住流血的手指哭泣控诉,“我既跟了你,自是打算跟你好好过日子的,可你不信我,连一文钱都不给我,我饿了一天了,你回来不闻不问,就只知道吓唬我。”

“我得把带来的药材卖出去,才有钱买米粮,你看我这不是刚得了银钱,就马上割肉回来给你吃么?”闫青也知道自己今日确实过分了些,进入厨房帮她把手上的油腻冲干净,又取了刀伤药倒上,利落用白布包扎好,让她坐着烧火,自己动手切肉、做饭,“等我把药材都卖了,就买个婆子回来伺候你。”

他买婆子回来是要守住门,怕自己跑了。春娇垂眸装作乖巧,“买个壮实些的,这条巷子里住的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我一个人在家害怕。”

这正中闫青下怀,立刻道,“好,都依你。”

吃饱饭后,春娇磨磨蹭蹭洗净碗筷,才烧了热水端进屋里。闫青脱去鞋袜泡过脚,就要搂着春娇睡觉。

春娇不敢不从,柔声细语推拒,“我身上还疼。”

“乖,老子给你揉揉就不疼了。”

闫青折腾痛快了,舒爽仰躺在床上想事情。

这老东西今日也不知道在外边遇着了什么事,比在船上时折腾得还厉害。春娇忍着疼靠在他胸膛上,轻声细语问道,“咱们要在宣州待到什么时候?”

闫青用花白的胡子蹭了蹭春娇黑亮的头发,半是玩笑半是认真道,“待到你那相好的回来,把他的钱弄到手就走。”

春娇见他心情好,抬手轻轻拧了一下他腰间的软肉,翻身面向床里侧,“你再胡说,我就……”

“你就怎样?”闫青翻身把她搂回来。

“我就……把门锁起来,哪也不去了!”

闫青笑了,“那可不成,我今日接了笔大买卖,有人出一千两银子,让咱们把沈戈的亲事搅黄了。”

春娇的眸子瞬间睁开,冷冷盯着墙面。

闫青毫无所觉,搂紧春娇的细腰继续道,“有了这笔银子,咱们寻个山清水秀的地界,买上几十亩田,再盖座阔气的大院子,安安生生过日子,怎样?”

春娇面无表情道,“宁拆十座庙,不毁一家亲,这是损阴德的事儿。”

“老子这辈子干得损阴德的事儿,不差这一桩。”闫青不高兴了,手上也加了劲儿。

春娇秀气的眉毛皱起,轻声道,“……疼。”

闫青哼了一声,“这事儿老子已经应了,明天你就去林家外边堵着,等沈戈那没进门的媳妇出来,就想办法搅浑她的婚事。这事儿是你的老本行,怎么干不用老子教你。”

春娇低声应了,“那人真肯出一千两银子?”

“这还有假?”闫青打了个哈欠,“惦记那小娘们的人,多着呢。”

第165章 春娇找上林如玉

临近年关,林家田庄、店铺都需要总年账,家里还需要准备过年的年货、年底人情来往、祭祀用的物品等事,母亲和二叔、二婶忙得团团转,林如玉也放下手里的毒草毒虫,承担起自己身为林家主事的责任,开始巡查店铺。

今年宣州遭受洪灾,各家布匹、绸缎、成衣生意平平,得益于朝阳义卖会的火爆,林家绸缎庄的收益比同行们高出了一截,林如玉看着账上的一笔笔银子,心情极好。

云鹃进入管事房禀道,“姑娘,明绣绸缎庄的于老爷来了。”

林如玉头也不抬地看账册,“他有何事?”

站在一旁帮林如玉翻账册的大掌柜林茂回道,“今年年景不好,明绣绸缎庄的生意不好做,于东家来了好几回,想买咱们铺子里的染色细绸回去撑门面。”

见林如玉眸子都不抬一下,林茂连忙继续道,“小人遵从姑娘的吩咐,来求染色细绸的店家,一概回绝了。但于东家这边,小人也不敢硬赶上去,所以……”

明绣绸缎庄的东家于柳连的父亲,与林如玉的祖父是生意搭子,多年的交情。林茂不过是林家的下人,确实不好做,“请他去雅间吃茶,说我稍后就到。”

于柳连吃了两盏茶,等得不耐烦时才见林如玉进来了,压住火气挂起假笑,“如玉可有段日子不去找淑琴和淑棋玩了。”

于柳连的两个女儿,之前也是林如玉的玩伴,但林如玉从祁县历险归来后,便渐渐疏远了。

林如玉不善交际,上来便直入主题,“前一段母亲身体不适,我帮着二叔打理家里的生意,没得着空歇息。于叔您今日过来,是为了染色细绸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