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娇娇女古代发家日常(300)+番外

蒋三林死后,蒋家人断了财路,竟跑到观音庙去闹事,让庙里赔钱。无念大师退了他家银钱后,他们竟起了贪念,三番五次上山讨银子,因无念大师给不出,便四处散播观音庙的谣言,断了庙里的香火。

“只小僧和师傅两个人,有无香火都过得下去。但我师父盖了善堂,收养了十八个洪水之后无家可归的孩子,没香火钱买米买衣买药。”离尘小和尚忧心忡忡,“所以我们才到这边来取经,学一学靖远师叔的本事。”

前年三州大水,致使大量百姓无家可归,不少孩童失去亲人沦为孤儿。朝廷忙于平乱,赈济灾民靠的多是地方上像无念大师这样的善人们。

做过孤儿的沈戈知道照顾十八个孩子并非易事,看向林如玉。林如玉招手唤过云鹃,取了三百两银票给沈戈。沈戈将银票双手递给无念大师,“这些银两您收着,若是不够,可再去宣州万相茶馆找沈良勇。蒋三林家的人,沈某会派人摆平,让他们不敢再去观音庙闹事。”

“阿弥陀佛——”无念大师双手接过银票,不断道谢,眼泪不住在眼里打转,“有了这笔善银,足可养孩子们五年,五年之后他们便可自食其力了。贫僧回去之后定会在菩萨面前日日诵经,求菩萨保佑二位施主平安顺遂。”

“小僧也会跟师父一起为两位施主诵经。”离尘小和尚笑得见牙不见眼。

沈戈拍了拍离尘瘦弱的小肩膀,“你也多吃点饭,长大了帮你师父打理庙宇。”

“好!”离尘小和尚眼睛闪亮亮,“沈将军住在乌沙镇里时,是睡在观音庙佛像后的稻草上长大的么?”

“嗯。”这是乌沙镇内尽人皆知的事,沈戈点头。

离尘小和尚眼巴巴望着沈戈,“靖远师叔在佛相后铺了稻草,捐足够的香火钱就能在佛像后过夜,得菩萨庇佑。我听这庙里的师兄说,他们靠着这个,得了许多香火钱。沈将军在我们庙里时,也睡在佛相后了,对吧?”

林如玉……

见沈戈摇头,离尘小和尚眸子里的光渐渐熄灭,“这趟白来了……”

“不白来,我有好办法。”沈戈向离尘小和尚招了招手,小家伙立刻双目亮晶晶地绕过桌子,跑到了沈戈身边。

沈戈如此这般跟他耳语几句,还意味深长地看了林如玉一眼。小家伙也双目亮晶晶地看向林如玉,频频点头,“多谢沈将军,小僧明白了!”

沈戈煞有介事道,“不客气。我们当年打的是你亲娘舅的招牌到庙里借宿,算起来怎么也算是俗家兄弟,兄弟之间相互帮衬是应该的。”

离尘小和尚闻言,笑得更开心了。

林如玉看他们哥俩好地说个没完,便与无念大师叙起闲话,“我们昨日登山,发现庙内无人。您是将善堂盖在了郝连寨内么?”

无念笑道,“不在寨内,那处夫人定记得,便是您救出令堂的陶家庄。陶家庄的地卖得便宜,老衲买了十亩,盖了几间茅舍。”

林如玉虽只去过一次陶家庄,但对那边却印象深刻,“我记得陶家庄附近是大片大片的良田,为何贱卖?”

无念解释道,“那本是前祁县县令董文印的私宅,大水之后那边便传出了闹鬼的闲话,所以寨子内无人接手,寨里的里长便将陶家庄拆成散地售卖。”

林如玉问道,“闹得寨里人不敢去买地的鬼,想必十分厉害。”

第337章 漏网之鱼

无念大师慈祥地看了眼与沈戈聊得热火朝天的小徒弟,低声向林如玉解释陶家庄闹鬼的事件,“依老衲看,应是有人不想让陶家庄的地卖出去,才会装神弄鬼吓唬人。”

林如玉这下真觉得不对劲儿了,“若真是如此,大师怎还能低价买入陶家庄十亩地,并建了房舍呢?”

无念大师捋须摇头,“这也是老衲百思不得其解之处,孩子们住在陶家庄将近一年,也未撞见鬼,但旁人去陶家庄看地就会大大小小出些祸事。”

放了个耳朵在这边的沈戈接过话茬,“应是有人故意捣乱。我派人去收拾蒋家人时,让他们把陶家庄的情况也摸清楚。”

离开观音庙回客栈途中,林如玉好奇沈戈与离尘说了什么,为何离尘那般激动。

沈戈的脸微微泛红,“我跟他说咱俩能结成夫妻,是得了他们庙里的菩萨保佑。”

嗯……嗯?!林如玉睁大墨黑灵动的眸子,不可思议地望着沈戈。

沈戈握住如玉的小手,低声道,“我离开观音庙去追祖父那日,虽没去大殿里在菩萨面前求姻缘,但那会儿满脑子全是你。我想着把祖父平安送走后,就回去找你。”

林如玉也回想起了那一日,轻轻挠了挠沈戈的手心。沈戈的星眸内神情流转,抬起她的小手亲了一下,“哪个男子不希望自己能娶到你这样聪慧又漂亮的媳妇?哪个女子不希望嫁我这样好看又有本事的男人?等这个消息散开,定会有不少人跑去山上求姻缘。庙里的香火旺盛了,善堂里的孩子就能吃饱穿暖,平安长大。你说这个主意好不好?”

求姻缘是笔大生意,林如玉发现这条路子还真行得通,“那你们打算怎么把消息散出去?”

“生子过去收拾蒋家人时,会顺便去山上寺庙里替我还个愿,消息自然就散开了。”沈戈说得理所当然。

林如玉不放心,“让生子去能成么?”

“郝连寨里有万相茶馆的眼线,打听点消息、吓唬几个地痞,都不是多大的事儿,让生子去绰绰有余,他今年十三岁,也该独挡一面了。”沈戈这次身边只带着小舞和生子,其余几个兄弟都留在宣州照看生意或读书。十三岁的生子在旁人眼里还是个孩子,但在沈戈眼里,十三岁完全可以当做大人来用了。

生子得了沈戈的命令,当夜便高高兴兴带着两个侍卫,乘船赶往郝连寨。第二日辰时他到了郝连寨外码头准备靠岸登船时,竟发现发现大哥的岳父林康年乘着一艘大船也准备靠岸补给。

大船上除了林康年,还有大福的岳父卢道良。这俩人怎么凑到一块了?

林父看到生子,也十分吃惊,“你们刚走到郝连寨,你大哥和大嫂呢?”

“大哥他们在乌沙镇,这会儿应该已经启程赶往同安县了,我回郝连寨办点事儿。”生子解释完自己的行程,便问起林父为何至此,“您怎么出船了?”

林父一本正经道,“你大嫂有一箱行李忘了带上船,我给她送了过来。”

生子笑嘻嘻道,“这还真是赶巧了,您把行李交给侄儿,侄儿跟您保证,最迟三日就能稳稳当当交到大嫂手中。您看怎么样?”

“臭小子!”林父笑着拍了拍生子的肩膀,“你卢叔想见他闺女,我顺道载他一程。你们仨能成不,我再派俩人给你?”

卢总镖头想见女儿,您不也是么。生子坏坏地笑,“您和总镖头安歇歇着,侄儿这就麻溜把事儿给办了,然后曾您的大船去追我哥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