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娇娇女古代发家日常(53)+番外

这次没了安自远,她倒要看看,大姑母一家还会怎么作妖。

林如玉吩咐道,“我娘这几日没休息好,你让泉婶子去厨里看看有哪些食材,为我娘熬一盅滋补去火的羹汤。”

泉婶子名秋秀,是房氏的陪嫁丫鬟,被房氏指给了丈夫身边的得力管事林泉为妻,成为房氏身边最得力的管事媳妇,这次她也跟船一块出来寻人。

“是。”云娟应下,看着姑娘憔悴的模样,心疼道,“夫人已吩咐厨房给您蒸枸杞燕窝汤,姑娘也要好好补一补,姑娘脸上染料……”

林如玉抬手摸了摸自己右眼上的胎记,“这个不急,回府后再说。叔祖和沈戈那边你也去叮嘱一句,让他们好生照看着。”

这日傍晚时分,天空响起一声闷雷,停了不到半日的雨又哗哗落了下来。

船上听雨与庙里听雨完全是两种感受,林如玉轻轻将窗推开一条缝向外瞧。这一片江面还算干净,急速下落的雨珠在江面上砸出朵朵水莲花,极美。

盯着水莲花看了一会儿,林如玉抬眸望着远方。

穿过这片山,就该到下蔡了。

若无雨无洪水浮物的阻挡,林家这种大船在夜中也可航行,但现在却不行了。所以今夜,大船必须要在下蔡的码头停靠、过夜么?

林如玉思量片刻,决定去找母亲和二叔商量一番。

林二叔道,“得在下蔡过夜,下蔡虽也糟了灾,但县里衙门还在,码头有官兵巡逻,比荒郊野外安全许多。”

林如玉问道,“二叔昨夜是在下蔡的码头歇息的?”

林二叔笑着摇头,“我急着找你们,在下蔡采办了些吃食后夜里没停,否则今早也到不了观音庙山下。”

林如玉感动成了星星眼,“二叔辛苦了。”

林二叔咧嘴一笑,“知道二叔辛苦,就等你爹回来,娇娇多在他面前替二叔美言几句。”

林如玉挺起小腰“二叔放心,此事包在我身上,保管我爹爹对二叔有求必应!”

林二叔闻言,眉开眼笑,“果然还是娇娇最懂二叔的心思。”

房氏含笑道,“今晚,咱们在下蔡码头过夜。”

林如玉与母亲相识一笑,她们母女俩想到一处去了。如果安自远要找事,她们停在下蔡码头,比停在野外或连夜赶路,要安全许多。

正好,他们也可派人打听打听安自远的底细。

第58章 不像个短命的

“少爷。”

安自远将手中握成一团的密信放下,沉沉道,“进来。”

知道主子这几日气不顺,安逢春生怕弄出一点不必要的响动,惹得少爷发怒,进屋小心翼翼道,“林家的船已接到林夫人母子三人返程,今晚应会在下蔡过夜。”

想到林如玉娇小可爱的模样,安自远心中阴郁消去些许,“回寺庙。”

“是。”

站起身的安自远又问道,“沈戈可在船上?”

“……”

离开观音庙那日,安逢春从山下乔装返回庙中,用飞镖“射杀”了沈戈。回来后他越想越不对劲儿,便将此事告知了世子他怀疑沈戈还活着,自己中了人家的设下的障眼法。世子虽未处罚他,但安逢春觉察到了世子的不悦。现在世子又提起沈戈,安逢春心里觉得不安,总觉得那小子跟自己犯克,小心翼翼回道,“因现在人手不足,属下只知林家大船回来了,具体船上有什么人还得再探。”

安自远冷哼一声,“决不能让他活着离开下蔡。”

“属下遵命!”安逢春出屋,低声吩咐安佳春和安江春,“你俩去江边守着,查清沈戈那臭小子是否在林家船上,在的话决不能让他活到天明,否则咱们谁也别想有好日子过!”

“是。”二人领命。

送走公子后,刚从安州过来送信的安江春小声问,“沈戈是谁?”

安佳春咬牙切齿,“是个毛还没长齐的臭小子!若不是他下毒重伤了居春,居春不会死。”

安江春眼底滑过精光,义愤填膺道,“咱这就去杀了他,给居春报仇!”

天色全暗时,林家的大船终于停靠在,被洪水吞没了大半的下蔡城北的码头边,经官兵查验凭据和货单后,船上人可以下船,正常出入。

林家只派了管事下船采买补充物资,主人并未下船。

第一艘大船上,房氏吩咐管事林瑞,“去告诉随我一起上船的郝连寨百姓,若有想留在下蔡的,可自行下船。若高家三兄弟想走,你从账上取二百两银子交给他们。”

从观音庙跟下来的人,都在第二艘的货船上,货船住人的地方少,好在观音庙跟来的人也不算太多,挤着也能住下。

林瑞上了第二艘船,将众人聚在船舱过道里喊话。

高家三虎和赵录六哥闷头不吭声,林家许了他们好处,他们都想跟到平安地界再下船。

带孩子的小夫妻俩也没动,只有那对带着儿子的老夫妻俩上前,给赵瑞行礼,“俺有个闺女嫁到了这里,咱们老俩就带着儿子打这儿下船了,请这位老爷引路,俺们去给夫人磕完头就走。”

“我家夫人有伤在身,不便见客。”林瑞示意仆从,仆从取出一个小荷包和两柄油伞递过去,“若有人问起船上的事,还请老丈慎言。这是我家夫人的一点心意,请您务必收下。”

“多谢老爷,多谢老爷。”老丈双手接荷包揣进怀里,千恩万谢地带着家人下了船。冒着大雨往城门处走。

因没有路引,他们被守城官差拦在城门外,只得花钱请跑腿人叫女儿出来接迎入城。

跑腿人听了直摇头,“没了,那一片房子全被水吞了,人也没跑出来几个,这会儿去也是白去。”

一听闺女也出了事儿,老俩口泪流满面。扶着老娘的关勇连忙道,“爹娘,你们回林家船上去,我想办法托人去找大姐,不管能不能找到,明早咱们还是跟着林家去宣州再说。”

也只能如此了,老夫妻俩举着一把伞,相互搀扶着回到林家船上。关勇抹黑在城门口聚集的人堆里询问许久,终于找到支着油布棚子的寻人摊子,进去询问后没有大姐家的消息,只得花了五十文钱给大姐留了口信。

关勇正垂头丧气准备回船上时,还未走出棚子,就被一个穿蓑衣戴斗笠的人拦住了,“这位小哥留步,在下想跟你打听个人。”

此刻雨下得正紧,关勇只想快点回到船上,随口应付道,“我不是本地人,你别问我,我啥也不知道。”

“小哥请留步。”安佳春偷偷塞给他一块碎银子,“小哥,咱问的不是本地的事儿,是船上的。”

暗处不知有多少人盯着呢,关勇立刻将银子藏好,嘴里却道,“我可什么都不知道。”

安佳春小声问,“我是祁县乌沙镇人,小哥这船是从上游过来的,过没过乌沙镇,有没有一个叫沈戈的,十六七岁瘦高个长得挺英俊的小伙子上船?”

“乌沙镇的沈戈?”关勇更精神了些,意有所指道,“这……咱可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