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逢大灾,我林家不发一文钱的国难财!”
林二爷的话掷地有声,百姓闻言沸腾,齐声叫好、鼓掌。宋天翔的脸比吃了屎还难看,跟他脸色一样难看的,还有隐藏在人群中的贺炯明。
马车内,林如玉的小脸通红,双眸明亮,心脏也砰砰砰地强力跳动。百姓的叫好声直接卸掉了她心头巨石的大半分量,她觉得浑身轻松,就连呼吸都顺畅了不少。
这种感觉用语言难以描绘,但却是实实在在能感受到的。
配合朝廷赈灾,母亲原本没想做到如此程度,是林如玉劝说母亲要全力配合。灾年,商家囤积居奇,物价飞涨,确实可以赚不少钱。林家已是树大招风,现在缺的并不是银子。
但世道混乱后,民怨沸腾,谁又能独善其身?
上一世的林如玉虽鲜少出门,但也知道外边越来越乱,家中出去采买的仆从都要有几个护院跟着,否则不只钱物被抢去,就连性命都可能不保。
宣州城内都这么乱了,城外情况肯定更糟糕。
林家是宣州城最大药商,布匹生意排名前三的,船运占了前四,粮店也有几家,宣州城综合实力最强的商贾,除了赵家、王家,就是林家。只要林家带头相应朝廷赈灾,别家就算涨,也不敢涨得太过夸张。
稳住了物价民生,宣州就乱不起来。
只要太守向京都递上去的折子里提几句林家,宫里出来的封赏折子里赞几句林家,再赐给林家一块牌子或赏赐个有名无实的虚衔,林家就会从寻常商贾,摇身一变成为仁商甚至官身。
到那时,任谁想打林家的主意,也得掂量掂量。
越想,林如玉笑得越开心。
待二叔到了马车前,母亲挑起车帘与他说话时,林如玉脸上的笑容都没收住,只得马上低下了头。
车眼巴巴望着的众人,被这刹那芳华惊艳了。
“美,太美了……”
郑昌明一双清冷的丹凤眸闪着灼热,车帘落下了后仍久久不能回神,他身后的安王世子贺炯明在车帘挑起的刹那,低头掩住了满脸的怒气。
林家今日,砸了他的全盘计划!
后来赶到的沈戈愣在原地,他此刻什么也听不到、看不到,眼里只有林如玉灿烂夺目的笑脸。
不过沈戈这副模样并不显得突兀,因为他周围的百姓大多如此,反倒是低着脑袋的贺炯明显得格格不入。
林家马车继续前行,郑昌明跟着就跑,沈戈下意识一把拽住了他。郑昌明甩了两下没甩开,回头怒目而视,待看清沈戈的模样后愣了。
这位小兄弟长得好生面熟,似是在哪里见过……
沈戈回神后,才发觉自己很是失礼,连忙放手抱拳道,“敢问您可是大名鼎鼎的和州神画手郑昌明郑公子?”
嗯?
和州神画手?
自己在外边还有这么个称号?
郑昌明的唇角忍不住翘起,抬手还礼,“在下正是和州郑昌明,兄台是?”
沈戈笑容满面道,“在下祁县乌沙镇沈戈,拜读于乌沙镇东竹先生门下。今日有一事相求,不知公子可得空闲?”
若是旁人挡他追美人,那自是没空的,但这位眼光独到又模样俊美的少年拦他,郑昌明勉强可以有空。
从街上到茶楼不过几十步,沈戈和郑昌明便已亲热地以兄弟相称,听得身后的安江春直想翻白眼。
贺炯明和安佳春直接退回车旁守着,虽然他们去掉了假面又做了易容,但也不敢冒险跟过去,以免被沈戈识破身份。
茶楼雅间内,沈戈殷勤为郑昌明斟茶,“郑大哥是爽快人,小弟也就不跟您绕弯子了。小弟想请您为东竹先生做一副画像,我想拿着画像,去寻找先生的下落。”
“我想起来了!”郑昌明合上折扇,惊喜道,“你是乌沙镇东竹先生家送茶的书童!”
三年前,郑昌明曾到乌沙镇拜访东竹先生,并在竹林中住了一月,沈戈跟随先生读书,帮时府做些杂事抵束脩,曾到竹林内打扫房舍、送菜。
沈戈也一脸激动地望着郑昌明,“郑大哥不只画做得好,还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小弟佩服之至!”
郑昌明被夸得飘飘然,笑容若皎月照芳丛,赏心悦目,“沈贤弟要为先生做画像寻人,莫非先生也被洪水冲走了?”
乌沙镇就在卧龙堤下游,卧龙堤垮塌,乌沙镇定已化作一片汪洋。想到这里,郑昌明也忍不住敛笑,担忧起来。
沈戈连忙道,“先生在洪水来之前一月,便被人掳走,失去了踪迹。”
郑昌明长眉一挑,“何人如此大胆,竟敢掳我长江六州第一隐士!”
第88章 谣言
若不是因为时启青名气大,我们还不抓他呢!
站在雅间门外的安江春心里嘟囔一句,倾耳细听。乌沙镇的隐士时启青是他主子点名要抓的人,但还没等他们动手,时启青就被人抓走了,为此主子还在府中发了一大顿脾气。
虽说他们都猜测时启青是被世子抓走的,但没有证据也寻不到人。若此番能寻到时启青的下落,自己这趟就没白来。
雅间内,沈戈摇头叹息,“我们翻遍了乌沙镇,也没寻到先生的下落,只能散开四处找寻。这里人大多只听过先生的大名,却没见过先生,所以才要劳烦郑大哥帮着画先生的画像。”
刚得了和州神画手的郑昌明当仁不让,“醉墨,去马车上把本少爷的笔墨取来。”
虽然“和州神画手”这个称号,是沈戈顺嘴给郑昌明戴的高帽,但看着他笔下的东竹先生栩栩如生,红了眼圈的沈戈觉得郑昌明担得起这个称号,溢美之词滔滔不绝。
郑昌明喜画、善画,得此赞赏后熏熏然,又提笔为东竹先生画了几幅小像,一并给了沈戈,“愚兄也会派人四下找寻先生的下落。愚兄在洪昌客栈落脚,沈贤弟在何处?有了消息,咱们也好互通有无。”
沈戈小心收好画像,才回道,“小弟在南城三街口开的茶馆八月十四开张,郑大哥日后有空可以过去坐坐。”
“好!八月十四愚兄必去捧场。”
两人分别后,沈戈拿着郑昌明画的小像去了坊刻铺子,刻板拓印东竹先生的画像。
到了约定的日子,沈戈去取木刻板和画像时,听到铺子内有一群人正在议论林家。开始时他们说得话还能听听,后边就越发不堪入耳了。
一个模样猥琐的汉子嘿嘿道,“晓得林家为啥以前不让貌若天仙的林大姑娘抛头露面,洪水后却不拘着她了不?”
“为啥?”众人齐声问。
猥琐汉子左右瞧瞧,压低声音道,“某也是听人说的,说林大姑娘在乌沙镇时,被山匪糟蹋了!”
“啊?!”听闲话的几人齐声惊呼,沈戈眉头皱起,面色凌厉。
“人家这么一听,咱也就这么一听。”猥琐汉子冲着众人挤眉弄眼,“嘿,那山匪还真是好福气……”
“可不是么……”众人心领神会,笑声淫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