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娇娇女古代发家日常(84)+番外

林如玉轻轻点头,伸出一根小指头解释道,“当时气急了,就……打了一下。”

坐在桌边的林二姑听到了,转头都林如玉道,“打得好。”

难得被二姑母夸奖一次,林如玉小脸通红,又惊又喜又无助地望着母亲,不知该如何应对。

不是她怂,是这位姑母给她留下的印象太可怕了,祖父母在世时,在她面前都小心翼翼的。

温氏老老实实坐在桌边大气不敢出,房氏笑着接过话茬,“二姐快别夸她了,这孩子打小就不禁夸。”

房氏一句话,林二姑就忍不住笑了,林如玉也跟着傻乐呵。

林如玉是家里他们这一辈第一个孩子,因林家孩子易夭折,所以林如玉自小就被静心照料,备受宠爱,她的抓周礼自然也是要热热闹闹办的。

抓周时,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小如玉被放上圆桌中间后,远道赶来的大舅母夸了一句:

“哎呦,娇娇的眼睛真是又大又漂亮。”

众人立刻跟着夸小如玉会长,眼睛比父母的还大还漂亮。

小如玉听了,握紧小拳头用尽全身力气,努力把眼睛睁到最大,那可爱的小模样笑倒了一屋子老少。

她小时候这件糗事,每次家里来了亲朋都要被提起,林如玉以前听了心里会不高兴,现在却觉得分外温暖。

因为现在听了,她首先想到的是她有家有父母,自小就有人疼爱。

这很幸福。

笑完之后,林二姑把孩子们打发出去,向房氏说起赈灾的事情,“太守大人把报灾的折子送上去后,京里只说让地方上全力赈灾,却没提拨钱粮的事。弟妹心里要有个准备,接下来恐怕会不太好过。”

房氏小声问,“州衙门不能开仓放粮么?”

林二姑轻轻摇头,“婷儿她爹说,没有上边的旨意,私自开仓放粮可是要株连家人的重罪。”

这下,房氏的心更沉了。

温氏不解,“刚缴了夏粮,官仓里又不是没粮食。为啥不放?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受灾的百姓们饿死吧?”

林二姑知道的也不多,只叹了口气,道,“一家人过日子还有各种难处呢,更何况偌大的一个朝廷。我听婷儿她爹的意思,现在天下可不太平。”

朝廷怎么做,不是她们管得了的。房氏缓缓握起拳头,明白接下来这三个月,会比她原以为的更难熬。

第92章 请侯爷归京

八月十四一早,宣州衙门筹措的粮食、草药离开码头,运往受灾的七县。为了确保粮食和药物的安全,衙门派了一百漕兵押送,林家的运粮船跟随官船出发,赶往望萍镇。

徐家儿媳向沈戈和林家管事道谢后,紧紧拉着两个孩子的手上了船。

目送货船远去,林瑞向沈戈拱手,恭喜道,“小人恭祝沈东家的茶馆开业大吉,等店里的茶叶需要补货了,沈东家就派人来店里招呼一声,立刻就能给您送去。”

万相茶馆卖的茶,是从林家铺子里进的货,选的都是好吃不贵的,价钱也压到了最低。

沈戈道谢,返回穿街巷住处,再出来时,已是一位身穿荼白色素面细葛布直裰,腰坠锦囊,脚穿白底面新布鞋的英俊少年郎。

见路边的姑娘们都羞红了脸偷看自家小主子,邹顺挺直腰杆,嘴角恨不得咧到后脑勺。

从未穿过这么好衣裳的沈戈,脸上也红扑扑的。快走到巷口,望见自己的茶馆门口挂的长长的两串爆竹和围着的人群后,沈戈停住,转身,“顺哥,你看我的帽子戴得正不正?”

邹顺立刻道,“正!”

“好,那咱走着!”

沈戈挺直胸膛走向人群,一阵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后,茶馆开门迎客,围观的百姓们争先恐后地往里冲,站在门边的沈戈笑得异常璀璨。

另一条巷口的马车内,沈尚直透过车窗,目不转睛地望着这一幕,眼里有泪光闪烁。

许川低声道,“沈戈请了说书先生讲最近热门的《朱公探案》,今日茶馆里的茶水免费,不用花一文钱,就能坐在茶馆里听一天书,沈戈很会做生意。”

直到沈戈进了茶馆,沈尚直还盯着门口看,想着沈戈走路的样子,他腿上的伤应是无大碍了。

吕正忍了忍,还是没忍住,“老爷来都来了,小的陪您进去听会儿书吧?”

许川瞪了吕正一眼,便听侍卫靠近车窗,压低声音道,“老爷,家中来了急信。”

沈尚直立刻吩咐道,“回府。”

沈尚直的马车刚走,郑昌明的马车便到了,他跳下车,踩着满地的鲜红爆竹纸屑,走向万相茶馆。

沈戈快步迎上来,“郑大哥楼上请,我给您留了最好的雅间。”

放眼热热闹闹的大厅,没见到林家姑娘后,郑昌明正有些失望,一听有雅间便立刻跟着沈戈上了二楼。

万相茶馆不大,只有临街的几间铺面上有三间雅间,因楼下大厅正在说书,两间雅间的门都开着,一间里边坐着几个镖头打扮的人,一间坐着几个穿绸缎的商贾,郑昌明进入第三间雅间后,忍不住问道,“贤弟,林家没来人?”

沈戈笑道,“小弟的茶馆开业,没给林家递帖子。”

郑昌明惊了,“为何不请林家?”

沈戈请郑昌明落座,解释道,“林家何等身份,哪是小弟能够得着的。”

“可你不是……”

沈戈打断郑昌明的话,“大哥莫听街上闲人编排的瞎话。小弟跟平顺镖局的镖师一块接了护送林夫人的镖,将人护送到了,林家付了小弟镖银,也就两清了。小弟这茶馆,就是用林家给的镖银做本钱开起来的。”

这套说辞,是沈戈主动向林家提的,他不愿听到林如玉因为自己被人议论。可没想到,宣州城里竟起了更恶毒的谣言。

沈戈握了握拳头,想揍人。

洪昌客栈内,安逢春快步进入厢房,压低声音道,“世子,安州送来密报,十五日前,突厥大将阿史那阿率领八万大军,南下攻打北庭都护府。”

“贾以恒将军虽身经百战,但北庭都护府只有五万兵马,万岁紧急抽调玉门关的两万兵马前去支应。”丰乐巷内,一脸憔悴的兴阳密使向沈尚直讲述边关告急的具体情况。

若要派兵支援北庭都护府,应先调遣安西都护府的兵马才是。玉门关只有三万大军,一下调走两万,若玉门关遇袭失守,情况将一发不可收拾。沈尚直声色不动,问道,“安西都护府出了何事?”

密使立刻道,“侯爷果然料事如神。安西都护府内两月前起了兵变,都护孔繁盛将军忙于镇压兵变,无法出兵增援北庭。万岁实在信不过旁人,所以派下官过来请您即刻归京,坐镇兵部。”

沈尚直点头,“雷大人稍事歇息,咱们半个时辰后启程。”

乾昌帝的信使雷西舟大喜,跟随吕正出了房门,低声问道,“吕将军,侯爷这次南下可寻回小公子了?”

吕正摇摇头,“刚有了眉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