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家有娇女(270)

叶风道,“我两辈子才娶到的一个好女人,怎么舍得放在家里,跑出去找别人?不会的。”

夏离笑道,“你的嘴越来越甜了。”

初十,夏离突然有些不适,就不去参加桃花宴了。

除了她,所有的叶家主子都去了长陶长公主府,还带去了黑子。

他们一走,夏二妮就来了随院,再加上夏聚,三个人一起在后院射箭玩。

午时初,夏山和王新又来了。

夏山一直盼着湘山府的消息,可一个多月了,去送信的人还没回来。他着急,嘴上的泡此起彼伏,就没消停过。

夏离温言细语劝了他一阵。

夏聚就更喜欢夏山来了。过惯了之前的自由日子,一下子被拘在大院子里,他非常不习惯。又不好意思跟姐姐说,就悄悄跟夏山唠叨了几句。他盼着娘亲爹爹,还有妞儿姐姐、合弟弟快些搬来京城,他就能住回家了。再不济,等舅舅娶了媳妇有了家,他偶尔还能住去舅舅家。

酉时初,叶家人回来了。叶风领着熊样和黑子回到随院,一起来的还有叶岚。

叶岚一脸灿烂,手里拿了个个紫竹雕花笔筒。一来就拉着夏离的袖子笑道,“嫂子,我得奖了。所有桃花宴上,我是第五个靠射箭拿奖的人。谢谢嫂子,改天我亲手绣张帕子送你。”

说着,又晃了晃另一只手里的笔筒。

夏离由衷地为她高兴,笑道,“小姑真行,这是你自己的天赋和努力,无需谢我。”

小姑娘又笑说,“要谢的。我一展示射箭,他们都看着我。射完以后,还有人来问我是怎么射的,为什么姿势跟他们的不一样,是不是这个姿势射得更准……”小表情得意得不行。

把兴冲冲的小姑娘送走,叶风留夏山和王新在这里吃晚饭。

正喝酒的时候,外院婆子突然来报,说叶印回来了,还带了许多东西来。

这真是意外的惊喜。叶风道,“快,让他进来回话。”

去办事的人叫叶印,也是叶风的亲兵,只是经常在外面跑,夏离跟他不熟悉。

叶印来了,还带了好几个包裹。

他说,县太爷和赵大人亲自去了石板村替夏小将军向李家求亲。李秀才夫妇非常高兴,当场就答应了婚事。叶印继续在那里等,等到官媒正式去李家提亲,并定下今年冬月二十成亲。还说,幸好回去的及时,李姑娘已经被那家逼得要剪头发当姑子了,县太爷帮她正了名。听说夏山托了县太爷来求亲,李姑娘激动都哭了……

夏氏在二月初八生了个儿子,母子平安。

叶印说完,把几封信和礼物分别交给叶风、夏离、夏山,还有王新、夏聚。夏二妮只有一个包裹,没有信件,金铃也有一个田庆给她的包裹和一封信。

夏氏、夏柱、二虎、李秀敏都给夏离写了信,还带了东西,夏娘梅也带了东西来。

夏氏的信里说得更具体,孩子生下来六斤半,取名赵元。元通缘,他们聚成一家人,都是缘份。赵元长得像夏氏多些,不爱哭,皮实……

夏合和赵妞妞天天都想姐姐和夏聚,盼着赶紧来京城跟他们团聚……

夏离看得眼圈发红鼻子发酸,她也想他们,想那个刚出世的弟弟赵元。

夏山则是咧着嘴笑,笑都笑不够。他虽然没接到李姑娘的信,但接到李秀才的信了,信中称他为“女婿”……

夏柱的信里说,一切都会为他准备好,让他冬月回老家完婚。

夏氏和二虎也给夏聚写了信,让夏聚激动不已。

夏离最了解夏山和李秀敏的不易,笑道,“三舅和敏姐姐经过这么多曲折,终于定亲了,正应了‘好事多磨’四个字。”又笑道,“以后她是长辈了,我不能再叫她‘姐姐’的。”

说得夏山只会嘿嘿傻笑,嘴都咧到了耳后根。

叶风赏了叶印,让他回家歇息。几个男人又继续喝酒,由于高兴,夏山喝多了,叶风派马车送他们回营。

等屋里归于平静,夏离对叶风说道,“我想我娘他们,还想小洼村,想东荣街,想那些过去的日子。总是在大宅门里呆着,很无趣。”

叶风把她搂进怀里说道,“邱大人快回来了,等到你身份确定,看能不能早些把岳母他们接来京城。”又道,“明王爷已经被皇上指去工部历练,我们会私下研制大炮等火器。将来我争取去火器营任职,火器营在京郊山下,那里有些像湘山府,你偶尔可以跟我去那里住住。”

第三百二十六章 回京了

皇上给了户部、兵部、刑部、工部让明王选,明王自己选的工部。还说他身体不太好,即使去历练,也不可能天天去。皇上龙心大悦,觉得这个儿子虽然被圈进这么久,还是识进退,不是眼高手低之人,又赐了他不少好药。

明王被指去工部,而不是内阁,户部,吏部,或者兵部,这让齐家一党又放了心。三皇子才十四岁,明年满了十五才会进六部或者内阁历练。太后和齐贵妃、齐家都希望他能进内阁历练,再差也是吏部或者户部。

夏离嗔了叶风一眼,说道,“你这个大饼给我画的大,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吃得上。”

叶风笑道,“不怕想不到,只怕做不到。”

说完,两人对视一眼笑起来,这话又是前一世流行的。

三月十二晚,星光闪烁,月上柳梢,街道已经由人头涌动变得行人稀少。

一行人马匆匆冲过街道来到东进侯府邱家门前停下。众人下了马,一个人上去拍着门,“开门,开门,大老爷回来了。”

“来了,来了。”门房赶紧把两扇朱色大门打开,躬身相迎。

邱继礼把马鞭丢给亲兵,就迈着大步匆匆走了进去。

他走得极快,进了二门,又往后院的无忧堂赶去。无忧堂是老太夫人住的院子,佛堂也在里面,靠近后花园,远离儿孙的住所。

卧房里的烛光昏黄,老太夫人贺氏正躺在床上。她脸色苍白,双颊深陷,眼睛半闭,似睡着了,又似还醒着。

二老爷邱继宏在给她喂汤。一半喂进去,一半流出来,二夫人为她擦着流下的汤汁。

邱继宏是邱泽的二儿子,也是一个小妾生的,今年三十五岁。他没有实缺,只捐了个五品官,在家里管着庶务。老太太得病,一大半的时间都是他在床头尽孝服侍。

邱泽也站在一旁。他的眼圈发红,眼里包着泪水,喃喃说着,“娘,儿子不孝,您要骂要打,儿子无怨。求您把粥喝下去,继礼就快回来了……”

邱泽从来都如此,看到老太太病重,是真难过。但一出去玩高兴,也就把老太太忘在了脑后。

这时,一个丫头跑得气喘嘘嘘来禀报,“大老爷回来了,就在后面。”

众人脸上都是一喜。

小半刻钟后,风尘仆仆的邱继礼进了门,几步来到床前跪下,拉着老太夫人的手哭道,“祖母,孙儿不孝,让您老人家受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