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家有娇女(63)

曾林的脸一下沉了下来,忍不住打断了夫人的话,说道,“夫人,那种费力不讨好的事可万万做不得。叶大人要什么样的女人,连叶家的老公爷、老太君、和安郡主都管不了,太后下了懿旨他都有本事违抗,我们这种八竿子才打到的拐弯亲戚,何苦去讨嫌。再说夏小姑娘,她那一手精彩绝伦的箭术能与几十年前的杨老侯爷比肩,聪慧不可预知,怎么会愿意给人作小。以后,夫人对她要以礼相待,万莫只把她看成乡下孩子……”

曾夫人被说红了脸。她一直想跟安国公府把关系再拉紧密一些,特别想帮上那个忙。

曾林又缓下口气,分析了一阵利弊,意思就是叶风不管要不要女人,要什么样的女人,她都别参合。

……

夏山坐在马车里还有些蒙,离离这是又得了叶大人、刘公子和曾家所有人的赏识?自己的前程,岂不是会更加远大?

他摆弄着弓箭对夏离说道,“这种上等弓箭只有千总以上的长官才有,连你舅舅我当了副尉都没资格用。”

怪不得这么好,原来是高级武官用的武器。

夏离笑道,“我又欠了刘公子一个大人情。那孩子真不错……”自觉失言,赶紧住了嘴。

夏山嗔道,“人家比你大了两岁,你咋能叫他孩子,不能这么没礼貌。”

夏离很乖巧地“嗯”了一声。

夜色沉沉,马车到了客栈,夏山帮夏离把东西抱去她屋后,就回了自己屋。

夏离洗漱完就吹灭了烛火。她可以不用烛,但为了掩饰都会先点一会儿。

屋里顿时昏灭下来,窗棂透进的月光把小屋照得蒙蒙胧胧。

她来到窗边,把小窗推得大开,夜风微凉,柔柔地抚摸着她的脸庞。此时,半轮明月斜挂天幕,漫天星星眨着眼睛,纯净的夜空是前世少见的。

她倚在窗边,又轻声哼起了那首歌:

夜风吹呀吹,吹入我心扉。

想念你的心,呯呯跳不能入睡。

为何你呀你,不懂落花的有意

只能望着窗外的明月……

前世,他已经懂了,可是,他却没有再回来。

今生,他也没能如自己所愿穿越而来……

夏离的眼泪顺着脸颊慢慢滑下。

她一直站到外面传来打三更的梆子声,明月已经升到了中天,才有了些许释然。虽然此叶风非彼叶风,虽然她永远失去了她的挚爱,但这个世界有了叶风的痕迹,她就应该感恩。

这一世比上一世好得太多,有小帅,有母亲,还有了一个弟弟。现在,又有一个男人跟她的叶风长着一样的脸,拥有一样的声音,还用着同一个名字。这是一个美丽的巧合,也或许是前世的叶风转世投胎。无论哪样,都遥遥地祝福他吧……

三舅在他的手下,自己偶尔也能找机会远远偷窥他一下,借此缅怀属于自己的叶风,这就够了。

夏离长出了一口气,用帕子把眼泪擦净。她目光滑下,望着宽阔的街道,林立的铺面。这里没有住家,都是各色铺子,还都是三层楼、四层楼。人去楼空,挡住了她的视线。

街道上没有行人,只有一个打更人踽踽独行。这条街的尽头,有一个院子灯火通明,还不关门不关窗子,许多红男绿女在玩乐着,或饮酒或跳舞弹琴。透过薄薄的纱缦,还能看到几对一丝不挂的男女……

那里就是传说中的妓院了。

夏离移开目光,把小窗半关,坐回小床。

第七十六章 置产

夏离又注意到桌上的弓箭和料子,起身过去拿着弓箭摆弄了一阵,这礼物真是送到她心坎上了。再摸了摸那两匹料子,一匹樱桃红软缎,一匹天青色丝罗,手感好,颜色漂亮,是姑娘就没有不爱美的,她也喜欢。

她把曾理璋送的那个锦盒打开,里面是一串楠木珠子。想到他讨要的太阳鸟,夏离一阵头痛。

对了,还有三个荷包。

她从怀里取出荷包打开,曾老夫人赏的是五两银子,曾夫人赏的是两个十两的银锭子,而叶风给的依然是一百两银票。

加上那六百五十两,一共是七百七十多两银子。

一趟省城之行赚了这么多钱,三舅还当了官。彻底改变了她以后的生活质量,也打乱了她宁静的心绪……

而曾府的竹院里,叶风也一直站在窗前,望着那半轮明月发呆。饭后,他什么也干不进去,打发走还想赖在他屋里的刘长昭,就这么一直站着想心事。

真是太奇妙,太不可思议了。

他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那个小姑娘,还有她做的毛血旺、鱼丸汤,都让他有一种熟悉之感,都想起了那个奇怪的梦?

梦里的姑娘尽管他没看清楚,却也知道是个身材极其高挑又长相出众的姑娘。而这位夏小姑娘,虽然长得美丽可人,可还是个没长开的半大孩子,身材、发型跟梦中人一点不相符,不应该是同一个人……

可为什么见了她,吃了她做的东西,就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他明天一早就要回营,以后得再找借口见见那个小姑娘,还要看看她射箭……

第二天卯正二刻,夏山就来敲夏离的门。

夏离夜里没有睡好,还是顶着黑眼圈起来了。他们两人刚吃完早饭,何掌柜和车夫就赶着马车来了。

夏山和夏离赶紧回屋拿了东西上马车。此时是辰时初,快马加鞭午时就能到潼宁县城。

何掌柜笑得一脸灿烂,对夏山和夏离更热情了。

路上,夏离说了想在县城买些田地,再买一房下人。

何掌柜笑道,“我认识两家牙人,陪你们去。”

有了老油条何掌柜帮忙,夏离更放心了。

午正二刻,马车直接到了溢香酒楼,何掌柜请他们去酒楼吃晌饭。

在酒楼门口,夏离居然碰看到了两个熟人,李秀敏和李秀文姐弟。李秀文十一岁,今年春刚中了童生,在县学读书,是三草镇远近闻名的神童。

李秀敏听说夏离去了省城,羡慕不已。

夏离悄声笑道,“我还给李姐姐带了礼物,回头给你送去。”

李秀敏更是笑得眉眼弯弯。

他们已经吃完饭,几人说笑几句就走了。

夏离注意到,三舅的脸都红到了耳后根,目光随着李秀敏的倩影向前,向前。

三舅舅这是动春心了?

若是原来,他肯定不敢肖想那位美丽知礼的秀才之女,现在当了官,就敢想了。

不过,夏离持悲观态度。夏家在那一带的名声并不好,特别抠门,还苛待媳妇、闺女、孙女。

李秀才夫妇只有一儿一女,都当眼珠一样疼,挑女婿也挑得厉害。以致于李秀敏都十四岁了,还没定到人家。他们又对夏家知根知底,怎么可能把闺女嫁去夏家受苦。

换位思考,若是夏离,也不愿意自己的姐妹给夏老太当儿媳。即使是在现代,结了婚就另外单过,也不愿意有夏老太那样的恶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