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还是淑兰妈的战斗力,在整个红旗大队,都是杠杠的,就差无人能及的那种。
“我说全忠婆娘,行了,行了,淑兰也不是故意的,你快看看小宝怎么样了。”小队长主动开口,正常情况下,淑兰妈多少得给点面子。
结果,淑兰妈根本不吃这套。
掐着腰,扯着嗓子就吼道:“怎么,你们是不是跟王淑兰串通好了,想一起欺负我们娘俩?王淑兰,你还说自己不是故意的,小宝可是你弟弟啊,你就这么狠的心啊……”
淑兰妈说完,也不打人了,开始坐在水田边哭开了。
小队长脑仁疼。
不怕处理这些琐事儿,就怕遇上不讲道理的。
你一说,人家也不闹了,就坐在田边哭,也不干活,还不停的煽动其它人过来评评理。
村里东家长西家短的,特别是那些婆娘,最喜欢看热闹。
这个时候,仅凭小队长的能力,怕是解决不了这些。
几个小队长联手,也没办法把看热闹的人劝开。
最后还是大队长韩大跃看不下去了,远远的吹了一声哨。
人群这才不甘心的散去。
不过王淑兰在这其中,也并没有讨到什么好处。
因为淑兰妈跳起来,抽了好几鞋底子。
王小宝从水田里爬起来之后,还跳起来往他姐身上又揪又打的。
一番折腾下来,王淑兰狼狈到了极点。
只是在众人没注意到的地方,王淑兰却是勾勾唇,并不明显,眸底有光一闪而过。
东姝远远的,看得也并不真切。
因为后来,看热闹的人都围了上去。
而东姝之所以看了这么久,是因为到这里之后,终于又碰到一个头顶符号的人。
王淑兰。
王全忠家的长女,今年17岁,在原主的记忆里,这号人物的存在感特别弱。
不过也可以理解。
因为家庭组成比较复杂。
王淑兰的母亲在生了她和弟弟王金钢之后,就过世了。
王全忠很快续娶,就是现在的婆娘。
这个婆娘进门第二年就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之后又生了一个。
两个儿子让这位在王家站得稳稳的。
不过,王全忠重男轻女,后进门的婆娘,又是个扶弟魔。
而且扶的还只是自己的两个亲儿子。
对于前头那两个,不是打就是骂。
反正后娘就是那么一回事。
大家都看惯了,也不会多指责什么。
王淑兰从前就是个低头干活的小可怜。
可是今天这一幕,东姝总觉得,她虽然挨了打,可是却是以退为进。
先博得一番同情,估计后面还有大招吧?
当然,这一切只是东姝的猜测。
而且还是因为,对方头顶字符,所以才会如此猜测一番。
不过对方头顶的字,也是字母。
or。
这特么的就厉害了。
ob,sg,or……
黑包群,你赢了!
东姝暂时分析不出来,这个or是什么意思。
索性也不多想。
但是王淑兰有这么大的变化,让东姝不由想到了七零年时候的吕桃。
“会是时光回溯者吗?”东姝在心里猜测。
可惜,王淑兰因为身上太狼狈,已经被带回家去了。
距离太远,东姝也看不到。
不过回到田里的两个婆娘,总算是找到了谈资。
这会儿正在说着话。
“你说这老王家的也真是的,那姑娘眼看着就18了,能嫁个好人家,换点钱给她儿子攒老婆本,她怎么就想不通,还磋磨呢。”
“说的是什么呢,老王家的,怕是脑子不太灵光,想不明白。而且谁说17就不能嫁人了,后妈也是妈,你挑了人家,只要孩子爹不反对,这婚事还不是成了?”
“就是就是,孩子爹什么态度,女人吹吹枕边风,还不是很容易就做到了嘛。”
“嘿嘿嘿……”
……
两个人一上午,都在那里,东家长,西家短的说着话。
东姝从两个人的对话里,还提取了不少有用的信息呢。
当然,手里的活一点也没耽误。
东姝有意放水。
可是一上午,还是干出了半个水田的工。
隔壁水田里,两个婆娘一上午,才赶出了半个水田的工。
小队长过来记工分的时候,还吓了一跳。
“丰收家的,这是你的啊?”小队长看着眼前干得特别整齐的水田,有些不太敢相信。
“嗯。”东姝态度很好,点点头应下。
旁边水田的两个婆娘看完之后,脸色十分难看,对看一眼之后,又暗啐一声,记了工分,这才转身离开。
“这小寡妇不会是转性了吧?”
“谁知道呢,就那小身板,一上午还能干这么多活,是不是谁悄悄帮着干,咱们没看到?”
“那就不知道了,下午盯着点。”
……
远远的,东姝还能听到两个婆娘的声音。
只是并不在意。
原主的风评很糟糕,这一点,东姝早就已经有心理准备了。
而且只是一点流言蜚语,东姝并不在意。
第383章 六零养儿记12
东姝还没走到家门口呢。
远远的就看到大丫飞快跑了过来。
“妈,妈……”大丫跑过来之后,一边喘着粗气,一边高声叫着。
“慢点说,不急。”东姝抬手帮着大丫顺气,声音很温柔。
女孩子嘛,总要温柔对待。
大丫被亲妈这样的态度吓到了,还大大的打了一声嗝。
打完之后,大丫自己都不好意思了。
不过还是顾着正事儿:“妈,二婶带着奶过来闹了,就在咱家院里,奶……”
说到这里,大丫眼圈都红了,扯着东姝的袖子,犹豫了一下才小声说道:“奶让咱们腾房子。”
好端端的,突然让腾房子?
东姝听完之后还愣了一下。
虽然东姝有意想搬家。
可是那也得有那条件才行啊。
而且得是东姝主动搬,被人赶出来算怎么一回事儿?
将原主乱成一团的记忆整理了一下,东姝又简单分析之后,差不多也猜出来了。
韩老太太想让东姝腾房子的原因。
因为一直没改嫁,虽然风流本性不改。
但是到底还是老韩家的媳妇,而且还有一个大丫在。
所以,原主一直被划在老韩家的范围之内。
虽然户口分出来了,工分也是分出来的。
但是每个月,该孝敬老人的粮食,原主一直都送着呢。
毕竟亡夫对原主也算是真心实意,对方早早的没了,原主觉得,看在亡夫曾经的情意上,自己一个月就拿那么十斤八斤粮,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可是最近青黄不接,原主这一年又没了姘头接济。
日子不好过,已经连着两个月没给韩老太那里送过粮了。
当然,原主也有意跟老韩家断了。
主要还是二嫂跟大嫂太闹腾了。
而且,原主本身也不算是一个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