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娴抬眼看着顾珩,突然说不出话来,但眼中似千言万语,顾珩却读的懂。
胖丫儿是太激动了,是啊,他同样的激动,终于,不负努力和韶华,胖丫儿得偿所愿了。
姚站长高兴极了,等送走了邮递员同志,他直接吩咐食堂,今天晚上加餐。
一则,是为姜娴祝贺,二则么,他们广播站升级了,一起庆贺一下。
话都说到这份上,姜娴自然不会推拒,于是他们下班后,都没走,在食堂一起和食堂的大厨阿姨们,做了饭菜,包了饺子,整的跟过年的菜色没什么区别了。
今儿,姜家也热闹。
不过,今儿没大摆宴席,姜大伯说啦,小大的事儿他记着呢,但建峰的录取通知书还没来,得等到一起到了,他要开流水席的。
这话说的,若是外人听到,怕是要说姜家人可真是大言不惭,怎么就姜建峰一定能考上?
怕不是为了挽尊,不想摆流水席吧?
倒是姜建峰本人,特别淡定,他大伯说什么,他就听着,一点儿都没有怕自己考不上的意思。
又过了十天,正月二十的时候,姜建峰的录取通知书还没到。
到此时,据说该发的录取通知书,全国已经发下大半了,连中专的都基本到位了。
据说,中专的录取通知书是在大学录取通知书后面的批次发放。
村里,开始有风言风语了。
知青们,除了周扬平,没一个考上的,这考试,谈何容易。
倒是听说,就是那个姜娴舅家的村里的,就是上回硬拉着姜娴要给她堕胎的那女人,考上了,不仅考上了,还成功的跑了。
她考上这事儿,村里没人知道,还以为她安分下来了,孩子都生两个了不是吗?
可是,偏偏没有,就是十五那天,她跑了。
本来村里没人知道,她自从生了第二个孩子,好像就有点疯疯癫癫的,白天经常不着家,到了晚上才回来。
这次,人不见了,没人当回事,还以为她晚上会疯疯癫癫的回来,却没想到根本没有。
后来,经过调查才发现,那女人考上了一个很远的中专,录取通知书是十四那天就下来了,她是自己跑到镇上去拿的,然后隔天就逃跑了。
据说她是蓄谋已久的。
姜娴不知道她去了哪里,也不知道她是否安全,但还记得她目光之中燃着的不熄的希望之火。
希望她这一回真的能得偿所愿吧。
麦收大队以及周边村里,目前看下来,除了那个疯疯癫癫的女人,也就麦收大队厉害。
不仅有个知青考上了大学,更难得的就是自家村里的两个孩子也考上大学了。
这可真是,麦收大队的人走在外面都觉得脸上有光。
就问哪个大队有三个大学生的?
还有谁?
再远一点的大队,大学生很少,但倒是有几个考上中专的,没有哪一个如同麦收大队这么争气的。
但争气之余,姜家人说话小心翼翼的紧,主要还是为了姜建峰。
他的录取通知书还没下来。
姜娴是沉着脸进的院子,姜大伯母一见,连忙问:
“怎么了?”
姜娴冷笑一声,握了握拳头:
“看到郑为民那个嘴贱的了,所以我就揍了他一顿!”
郑为民不干人事儿,她今儿正好做了点心,给小旭旭送过去,没想到就是那么凑巧,被她好巧不巧听了个正着。
这厮大言不惭的在知青点大声嚷嚷的拿着姜建峰举例子,当挡箭牌呢。
姜娴顿时就火气上来了,真是搞笑,郑为民考不上是他自己的事儿,但不要拉踩旁人。
她五哥可是跟他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呢。
所以,她偷摸着,摸到了郑为民的窗下,抓了他个正着。
狠狠对着他的眼睛来了一拳,算是给他个教训,她才算解气。
姜大伯母听了也解气呢,但回头就是担心:
“你说咱老五……”
话刚起了头,外面,姜大伯父带着一中年男子进了院子:
“老婆子,快来,这是咱L市革、委会的钱主任,他是来给咱老五送录取通知书的,老五这次啊,考全市第一,全省第三!”
第349章 探花郎(一更)
姜大伯母“哐当”一声,手上拿着的大铜勺就掉在了地上,她也来不及跟人家大领导打招呼呢,不可置信道:
“你……你说啥?”
姜娴也愣住了,不过,她的表现就比大伯母体面多了,也就是愣愣不说话。
她一直都知道她五哥是个学术上的牛人,但牛成这样,在省里都排上名号了,也太夸张了吧。
姜大伯这时候倒是很淡定了:
“你看你这个老婆子,大惊小怪干什么?让钱主任看笑话了都,不是说了吗?咱老五考了全省第三名!是探花郎呢。”
他恍然忘了,钱主任今天刚到村里,找到他跟他说明来意的时候,他的表现比老婆子还夸张呢。
他今天忙,忙着准备春耕的农具啥的,早饭中饭都没来得及吃。
老婆子给他塞了个鸡蛋,他那会子太饿了,就拿了鸡蛋吃,结果钱主任一来,他鸡蛋刚吃到一半,等钱主任说完话,他已经惊的差点被鸡蛋噎死了。
还是驷民机灵,他那倒霉儿子只会在旁边惊恐的喊:“爸爸爸……你怎么了爸……”
幸亏驷民,他又是给他掐人中,又是给他拍背,好悬才把他救回来。
所以,这会子他把倒霉儿子留在队里干活了,他自己带着钱主任回来了。
那钱主任是个厚道人,一点没提这一茬,他看起来也很和善,他眼睛生的不大,这会子整个都笑眯了,他接话道:
“是啊是啊,姜建峰同志真是好样的啊,我之前了解过了,姜建峰同志原本上学的时候成绩就很好,后来工作了,居然还能考出这样的好成绩,实在令人吃惊。”
“不仅是他,听说他还有一个妹妹,一个侄儿,这一次也考的极好……真是为……我们市争光了,是我们……的骄……骄傲。”
非是钱主任突然就卡壳了,他说这些话真的是发自肺腑啊。
一个全省第三什么概念呢?
今年是十年后的首次高考,上面有多重视不用说了。
谁能想到,一个全省第三出在L市的一个小县城里,是土生土长的农家孩子?
要知道全省的前十名,除了姜建峰,有八个不是在省城,就是在省城周边,还有一个,人家本来就是华都人,早就知道了些消息,不仅提前复习了,还买到了极为紧俏的资料,甚至家里还给他请了专门的老师……
就只有姜建峰,平平无奇的生平,打肿了脸,勉强说一句是书香门第,实则就是普通农家。
这样的荣耀,足以惠及整个L市!
托姜建峰的福,今年,L市可以在省城领导面前露脸了,甚至是他上过的学校,乃至整个L市的学校,都可以以探花郎的名义,向省里申请教育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