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珩自己个儿也不弱啊,人家没有顾家的帮衬怎么了,反正顾云开是知道点儿的。
在顾珩没去鹏城之前,那小子贼有钱,顾云开虽然不知道他具体多有钱,反正就是有钱,有钱到他都丧失嫉妒之心了,毕竟差距太大了,他嫉妒不来。
他既然和顾珩关系好,岂会答应了木方倩这种要求去。
另外,他本来就觉得,这女人阴险的很,提出这要求就很不怀好意,他弟妹出场,还得旁人指认?
他都觉得就是他们新郎新娘的风采都会被抢了去。
让他干这活计,还不知道打什么坏心思。
是以他也没留什么情面,早前,他对于这个木婶婶还有点同情,摊上顾宴山,在顾家啥也没得到,连孩子都没有,确实挺惨的。
如今看来,人家小心思多着呢,有句古话说得好,什么锅配什么盖子。
顾云开没再和木方倩多话,拒绝后就走了,眼角余光倒是瞥到木方倩端着脸,看了他一会儿,至于心里想什么,不得而知。
顾云开“嘁”了一声,把这人彻底抛脑后去了,他这人虽然看起来挺好说话的,但若是谁以为能踩着他或者利用他,那人估摸着也是嫌命太长了。
姜娴是直接回家的,她肯定不知道顾云开为着她和顾珩出头的事情,不过两家关系好,顾云开的为人姜娴很信服,真要有什么,只要顾云开说一句,顾珩夫妻根本不会怀疑他什么。
这会子在院子里待着的是二伯母。
她正在分门别类的帮姜娴收拾药材呢。
二伯母虽然不懂医术,但丈夫儿子都是厉害的大夫,她耳濡目染,如今来帮衬小侄女儿,这事儿也做的极为得心应手。
姜娴这批药材是新弄来的,毕竟要为开铺子做准备。
二伯母见她回来,招呼一声:
“回来了?胖丫儿?”
姜娴闷闷的“嗯”了一声,洗了手,和二伯母一起收拾药材。
家里面虽然只是少了一个人,但就是不一样。
原先,哪怕顾珩也天天上班,姜娴若是早回来,就会盼着他。
夫妻俩也不总是在家,晚上时常一起出去散步,早上也会寻附近的小竹林啥的去锻炼身体,闲暇的时候还逛逛商场,下下馆子。
如今,这些全没了,便是她也可以自己去,但少了一个重要的人在身边,兴趣锐减。
二伯母一看她那闷闷不可的样子,岂会不知道,她是过来人,年轻那会子,哪怕过得苦,但和自家老头子也是蜜里调油的,骤然分离,肯定难受。
她眼神一闪,便另找了话题:
“铺子的事儿,有没有什么章程呢?”
说到铺子,姜娴倒是有许多规划,一时间,也就把对顾珩的想念压到心里去了。
她手中的活儿不停,嘴上道:
“有啊,我最近给那铺子想了个名字,就叫膳本斋,二伯母看怎么样?”
中药,是用来强固身体的,身体是人之根本,而她的铺子不仅是药铺子,还是药膳铺子,所以取了“膳”字。
二伯母倒是想不到什么别的,就觉得这么念起来挺好听的,朗朗上口,于是便笑着应了:
“听起来很不错,你决定就好。”
第420章 铺子的事儿(二更)
铺子名字订好了,姜娴还得寻思人手的事情。
她看了看二伯母,是时候跟二伯母商量商量了。
“二伯母,我有个事儿,想跟您商量一下。”姜娴突然抬起头,虽然是话家常呢,这会子却格外正经。
姜二伯母停下手上的事情:
“你说。”
一看就是胖丫儿有事儿?不过会有什么事儿?
二伯母已经琢磨起来了。
自家人说话,姜娴就开门见山了:
“您看,伯母,我这铺子开了,但我也分身乏术,铺子里得有个可靠的人看着,伯母,您觉得,二伯父肯不肯来我这儿。”
她说着她的考量:
“二伯父年纪大了,平日里走街串巷的当赤脚大夫未免太累了,不如来我这儿当坐堂大夫,再说了,您给我带着孩子,时常也不能回去,二伯父来了,您老两口也能团聚不是。”
“您放心,我不会亏待了二伯父的,您和二伯父,大伯母和大伯父,就跟我爸妈是一个样儿的,我虽是侄女儿,也同你们的女儿差不多,来我这儿当坐堂大夫,我给二伯父两成份子。”
二伯母沉默了许久,她自来是个聪明有成算的人,妯娌里面,不像大嫂的爽朗,弟妹的书生气,也属她最有心计,但她这人有点好,对待家人,那是很赤忱的。
她对胖丫儿好,是因为她最小还是唯一的闺女儿,她一辈子既没有女儿也没有孙女儿,这得了个胖丫儿,她自然喜欢。
而且,胖丫儿小的时候,因为秀英要教书,也确实是她和大嫂在家看的多。
她喜欢这孩子是不求回报的,心里却也知道,以胖丫儿的性子,自然也不会亏待了她和大嫂。
再者说了,她自己也有儿子,倒是不愁老了没去处。
可是,突然之间,胖丫儿就要给她养老了,还带着老头子一起。
老头子年纪大了,年轻时候吃过苦头,那会子,没有粮食吃,家里饿的叮当响,老头子为了挣点钱回来买口娘,每天徒步十几公里,就为了多给人瞧病能赚点小钱好给家里贴补一点儿。
每天,回来都是一脚水泡,晚上,腿疼的睡不着,第二天,还是坚持拿着摇铃,扛着药箱出门去。
以前年轻,不觉得什么,这几年越发不中用了,腿疼的很,关节处都变形了。
这一两年,他确实也不怎么出去了,便是村里有人头疼脑热,也是来家里找他。
四儿子虽然是个大夫,但去年,被刘院长引荐,去了城里医院上班了,他是刘院长的高徒,还是大学生,又有行医经验,还跟着胖丫儿一起,发过几篇文章在权威杂志上,是以,今年他调去了省城。
也就今年上半年,他便带着妻子一起去了,暑假的时候,他说他在那儿站稳脚跟了,两个儿子也带去,毕竟在省城那边,他可以看着两人学习。
小七今年考了一回,没考上,只能等明年,跟小八一起,由老四看着,再考一年,看能不能考上大学。
二伯母固然是为儿子高兴,如今怎么说都算是脱离农村,是省城人了,可老头子就没人帮忙了。
这不,因为不良于行,生意也少了,老头子憋闷的很,暑假那会子还生病了,起先就是有些不舒服,后来上吐下泻的,足足折腾了十几天。
这以后,老头子就瘦了很多。
二伯母如何看不出来,胖丫儿是要给老头子养老呢,不是单纯的养老,而是想自己的二伯父能开开心心的安度晚年。
如何她的“膳本斋”就找不到个坐堂大夫了?
她学校里,好同学,好朋友那么多,那些人不比她老头子强么?
老头子虽然年纪大,经验足,但脑子肯定不如年轻人灵活,尤其是这些上了大学的大学生,那学的医学知识,老头子不一定比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