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悠悠田园乐(265)+番外

譬如有人一直有月事来了腹痛毛病的,如今,症状减轻了很多,还有人一直偏头痛,一疼起来就直冒冷汗,甚至严重起来满地打滚,吃了些程兆儿给的食材,配合着程兆儿教给她家丫鬟的按摩手法,居然也减轻了不少。

她们大喜过望之际,又喜欢程兆儿为人处世的风格,自然介绍了自己的闺中密友或者熟识的亲戚一起来了。

这却是程兆儿始料未及的,虽说她对于客户不限制,什么样的客人只要过来,哪怕她是暗门里的娼妓,她也会接待。

但是,她心里上难免对那些个不正经的人抵触,而且形如那些个脏病之类的,她也是没办法的,即便不是那些脏病,其他的病,也不是程兆儿能够解决的。她的食疗主要只能起到个调理身体的作用,是一种辅助的疗法,治病的还需要根据大夫所配的药来解决才是正理。

这些都是要和这些个夫人小姐说清楚的,程兆儿也从不夸大疗效问题。诚实、贴心、尽心尽力、不多话、能守住秘密,是程兆儿给这些小姐夫人的印象。一来二去的,那些个官家太太和小姐竟然逐渐的和她打成一片了。甚至口耳相传,介绍了客人过来。

倒是那些个偏房妾侍和程兆儿没有一点儿交情,仅仅是顾客和商家之间的关系罢了。

程兆儿虽说尽可能的平等对待她们,但是。终究还是年轻,心里对有些个女人赤裸裸的阴谋和想法很有些看不上。

于程兆儿而言,她看这些个妾侍偏房,就跟看现代的小三是没什么样的,看那些个暗门的娼妓也跟看**没区别。

那些人是最会揣摩人的心思的。时间长了,就算不知道程兆儿心里想的啥,也能看出程兆儿是不喜和她们相交的。她们自来自视甚高,哪里会贴过来,要不是碍于程兆儿是长顺城县丞的妹妹,加上也确实有疗效,不用吃苦药,她们早就不来了,说不定还想点歪心思给她点颜色瞧瞧。

其实程兆儿这食疗法子在这里并不是首创的,只是他们在民间。接触不到更深层次的东西,所以周遭人才不知道。广济府的知府夫人如今也是程兆儿的客人,这位封夫人未出嫁之前,是一位郡主,封号荣娴。知府封大人也是大家族的子弟,和秦家也是相互认识的,郡主就一直跟着他夫唱妇随。

荣娴郡主是上回生了孩子,有些亏了身子,先是坐月子的时候,就觉得体虚畏寒。还常冒冷汗,最关键的是,她对夫妻那档子的事儿忽然觉得没了过去的兴趣。

她深知这样是不行的,虽说他们夫妻感情好。但是,感情再好的夫妻,倘若在床榻间不协调了,那迟早被别人有机可趁。

只是这事儿难以启齿,就是对从小看自己到大的嬷嬷,她也不知道怎么说。她那嬷嬷兼乳娘。还心心念念的想着郡主调养好了身子,再生一个小主子呢!毕竟成亲八年,才这么一个孩子,还是太少了。

即便大人和郡主感情好,没找一些侍妾通房来膈应郡主,可是男人哪有不想子嗣的。

后来长顺城有了这个铺子,名字很奇怪,还是荣娴郡主身边儿的一个丫鬟得了恩典回家省亲才发现的。

回去当成新鲜事一说,荣娴郡主有些上心了。

后来,荣娴郡主暗自让心腹丫鬟寻摸了很久!程兆儿的生平经历,她自然调查的很清楚,最后终于决定试上一试。借着她家大人下来视察民生的机会,她就来了,想着同为女人,应该能够相互理解。

结果,没想到程兆儿和时下的那些个大夫嬷嬷是完全不同的,倒是跟她分析了很多问题,那些个她从没想过的问题。

在程兆儿开解下,荣娴郡主真的解决了隐患,和程兆儿的关系也越发好起来。两人还有了书信往来。

其实,荣娴郡主这问题,程兆儿压根没用上食疗,她给她调理的仅仅是体虚畏寒的身子,她那难以启齿的隐私实际上是她的心病,荣娴头一回生孩子,那种剧痛是她这样养尊处优的人从未经受过的。

虽说生完了孩子,但是,心里上却落下阴影。床榻上放不开,不愿意是因为她害怕,她害怕因为这些行为,让她再经历一次这样的痛苦。因此,下意识的排斥。

这就是心理恐惧导致的行为失常!这事儿程兆儿作为现代人懂,古人可不知道。心病还需要心药医,封大人在附近视察了半个月,这位知府夫人是每日过来,程兆儿尽可能的用了所有时间陪她,还把圆圆接过来,跟她说孩子是多么的可爱,身为母亲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顺便跟她说说自己已经怀孕的事情,即便男人不在身边,但是,自己也很高兴又有孩子了……

这样旁敲侧击的影响,荣娴郡主终于逐渐放开了心扉,到了她要回去的一日,她简直迫不及待了,她迫切的想自己的孩子。

看程兆儿这样,和圆圆亲近的样子,她觉得自己太对不起自家孩子了,因为太疼了,所以连带的对害得自己这样疼的小家伙也不太亲近,总觉得都是因为他,她才受了这种罪。

如今才知道,孩子是上苍赐给自己最好的礼物。L

☆、244 处境

两人在书信中闲聊的时候,就和程兆儿说过,宫里有那些个专门帮人调理身体的嬷嬷,所用的法子和程兆儿的手法就很像,但是,也是有区别的。宫里的嬷嬷多还是用一些名贵的食材,但是,程兆儿不同,一些在她们这个贵妇人眼里算是贱物或者从没听过见过的东西,也被程兆儿用上了。

效果却出奇的好!

程兆儿在不知不觉间,在上流社会的闺阁和夫人交际中,逐渐有了一点小小的名气。且这名气有迅速扩大蔓延的趋势!

如今,真个要过年了,程兆儿再过两日就要关了铺子,韩义早就闲了下来,这些日子,在家就饲弄着蜜蜂,也不用带它们出去采蜜了,就陪着程雪儿和孩子。日子清闲无比。

程兆儿盘算了日子,这会子距离耿以元离开已经满了三个月了,耿以元他们应该已经往战场去了。

今年过年,街上的喜气并不浓厚,甚至很有些萧索!

这些却不是一个原因造成的!

一来,这几年接二连三的征兵,几乎每家每户都缺了人,即便不缺,如今也在战场上,没准儿什么时候就缺了。

二来,今年是灾荒年,广济府的知府大人到处视察,也是因为这原因!他们这里还不错,虽然算不上风调雨顺,但是,也算的上收成稳定了。别处就不行了,到处是蝗灾、旱灾的,流民随着冬天的到来,也不能在野外到处流浪了。原本还能啃树皮、树根!现在,天冷了,这些都没了!为了活命。纷纷便往附近的州府涌入!

广济府本身也有些地方遭了蝗灾,这会子又收容流民。如今,街上流民太多,全都等着大户人家和官府施粥,程兆儿也布施,每三天就来一回。

即便如此,街道上每日都有好多人死去。因为各种原因。可能是饥饿,可能是疾病,可能是生无可恋。死了便用破草席一裹,官府怕会产生瘟疫,裹了以后直接送到义庄火化!连是哪里人,有没有后代了。都没人问!

上一篇: 最春风 下一篇: 重生当家小农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