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瑜伽和瑜伽球,短短两个月的练习,进步最大的当数关聆她们班的小胖班长了。许是这么多社员中,唯小胖是正儿八经地以减肥为终极目的在进行苦练吧,其他女生尽管自称胖胖胖,报名参加瑜伽社也是奔着瑜伽的好处来、多少希望能更瘦一点、身材更匀称一点,但愿望不是那么强烈,练下来的效果自然也就不及小胖那么明显了。
禾薇在瑜伽社里任了两个月的社长,每周两次课地教授小胖等社员;在非社团活动日又跟着霓裳练女子搏击术,几乎每天都在瑜伽社耗上两三个钟头,都快把这儿当大本营了。
梅子和关聆、林一筝也会经常过来转转,没课的时候跟在禾薇后头学几招。渐渐的,瑜伽社里布置的越来越温馨,里间的活动室没怎么更改,外间的休息室变化可大了:梅子搬来的楠竹书架、林一筝赞助的报纸杂志篮、关聆网购送上门的茶道桌椅,以及围着窗户的人手一把懒人沙发(内里的填充物不是海绵、棉絮,而是雪豆,又称保丽龙粒子,其实就是泡沫粒子啦,最大的优点就是怎么躺怎么舒服)。
为此,霓裳连连摇头笑她们这帮大学生太会享受。不过笑归笑,每次关聆表演茶道,喝茶最多的总是她。
“今年下雪的频率不高,但积雪比去年深。”
窝在瑜伽社的懒人沙发上看了半天书,两人做好保暖工作,双手插在大衣口袋里,呼吸着冰天雪地里的新鲜空气,往食堂走。
禾薇听霓裳这么说,微笑着回想去年这个时候她在干嘛,好像是因为圣诞节前夕帮福利社想到了个赚外快的点子,然后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原来去崇临开店还不到一年啊,却仿佛过了好久的感觉。
仰头深吸了一口气,转头对霓裳说:“霓裳姐,不如下午去街上转转?”
崇临的布艺手工店运作到现今已经不需要她远程遥控了,周婶等几位婶子,对“布的理想国”远比她更上心。
倒是和高大叔合作的山珍店,因为开在珍味馆旁边,离华大有点远,从开业到现在,统共才去过三次,一次是开业当天剪彩、第二次是领着贺少将认门、第三次是高大叔押车来京都,她去介绍高大叔和强子叔两人认识。具体的沟通事宜,倒反而是电话里进行的多,就连账本也是通过手机发来的。
禾薇觉得自己这个“代老板”(真正的老板不是贺少将么,山珍店可是她送他的聘、咳、生日礼)当得有点不称职。于是趁着雪停,决定去店里转转,顺便问问强子叔过年有什么计划。
霓裳肯定没意见啊。说实话,她更喜欢在外头跑。在暖气充足的室内,膝盖头搁着一本书或是杂志,总让她昏昏欲睡。
山珍店这几天火爆了。
屯年货的、送年礼的……把个本就不怎么宽敞的小店面挤得水泄不通,门口还排起了长龙。
大概是看到队伍迟迟不动,不少大伯大妈扬着嗓子吼起来:“哎!前面的咋不动了啊?咋这么磨叽?这大冷天的,让俺们排到啥时候去!”
“就是!排到了还在那挑挑拣拣的,来之前没想好要买啥嘛,没想好靠边站,让俺们先来,俺们列好清单来的,照清单买就行了……”
“我也是照着我闺女说的来买的,用不着挑三拣四,要不让咱们先来?”
后边的人催,前边的人急:“咋问啥没啥啊?我说伙计,昨儿下班经过那会儿,还看到好几摞红菇叠放在这儿呢,才过一晚上就只剩这一包了?你没骗我吧?”
理货的伙计哭笑不得:“婶子,您说的这是啥话,难不成我还能把东西藏里头不让您买?”
问话的大妈想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但因为和来之前想好的不一样,有些不甘心,边掏钱边咕哝:“这好了,说好了给她们带两包红菇去的,就剩这一包,咋整嘛,早知道昨天就下车了……算了算了,榛蘑再给我添两包、猴头菇也来一包……”
类似的顾客太多了,以致于队伍前进的很慢。
强子和一长期、一临时两个伙计忙得团团转。好在分工还算有序,一个收银、一个招呼、一个包装。
长龙在人声鼎沸中逐渐缩短。店里的山珍几乎被抢售一空。等送走最后一个顾客,强子和伙计三个双双累瘫在椅子上。
“这两天什么日子啊?怎么天天有这么多人排队来买山货?”强子有些不敢相信。因为刚开张那几天,店里的生意能用门可罗雀来形容。愁得他头发都白了好几根。
尽管禾薇一再宽慰他,无论生意好或差,京都的山珍店她都会开下去。好的话就多进点货,将来还可能去清市开分店;生意清淡,进的货就主供亲朋好友,权当是在京都设了个长白山山珍仓库。
话是这么说,可强子还是愁啊,想他拖家带口来京都,拿着老板给的高工资,却干着再闲没有的活,这让他如何过意得去嘛。
好在一段时间以后,生意总算上来了,从一天一两笔、到三五笔,再到这两天的百多笔,让强子兴奋得有点不敢置信。
“应该是年关到了,大家赶着办年货吧。”临时雇的伙计擦着汗说,面前出现一片阴影,抬头的同时下意识地招呼,“欢迎光临‘山珍店’,有什么需要……”
话说一半傻眼:“禾、禾、禾小老板?”
禾薇噗嗤笑了开来:“叫我禾薇就好。倒是你,怎么在这儿?”
临时伙计也就是周若鸣,憨笑着挠挠头说:“前天路过这儿,看到店里招伙计,工资按日结算,顶多干到腊月廿三,我觉得蛮符合我的情况的,就应聘了。”
正在里间盘库的强子,听到禾薇的声音马上走出来,听到两人的对话,击掌笑道:“这下省心了,都不需要我介绍了。走!先去吃饭,难得老板来巡店,今儿我请客。”
禾薇讶然问:“强子叔,你们都还没吃午饭呀?”
强子一看时间:“嘿!都快两点了呀,难怪觉得肚子饿。别说,有钱赚,真比吃什么灵丹妙药都强。”
长期伙计笑嘻嘻地探出头:“店长,说得你好像吃过灵丹妙药似的。”
强子嘿嘿笑,把这两天的营业额向禾薇作了汇报,末了打趣说:“有这两天的生意撑腰啊,我不担心拿不到年终奖了。”
禾薇听得直咂舌。这京都的有钱人到底有多少啊,要知道,高大叔进了这批货之后,要等来年三四月才开工了。山里人家,尤其是东北那一带,大冬天是不时兴干活的。
强子带着俩伙计到对面的馄饨店吃了碗现包现煮的热腾腾的大馄饨,回到店里,和禾薇对起近两个月的账目。
“……上个月初生意开始活起来了,每天平均能接到十七八笔单子,雪蛤油和人参的销量也大了不少,不过月底和这个月初这几天反倒没平时好,我琢磨了一下,兴许是别家店都在搞什么年终、新年大促销之类的噱头,咱们店除了张贴了一些新到货的通知,没跟着凑热闹的缘故吧,这不元旦一结束,营业额又回升了,这两天更是一天比一天火爆,你瞧,摆出来的货,平常起码要卖上三天,今天到中午就卖得差不多了,照这个速度,腊月底前能把库房里的货卖完了,哪用等到来年开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