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归朝(661)+番外

里面的人听到动静,向这边奔跑过来,还没有走近,便有什么东西向他们抛过来,是绳索!

又有一队人爬上城楼,套在脖子上的绳索渐渐收紧,看清了,女人,全都是女人,红衣黑甲,夜色之中,她们或美或丑,但都不重要,没有人还会去品评她们的容貌,她们是煞星,是暗夜里的精灵,是来夺魂索命的。就在呼吸停止的那一刻,大脑也清明起来,她们不是索命的鬼怪,她们是娘子军,谢夫人手下的娘子军!

那些传说中只会花拳绣腿的女人们,原来也会杀人……

城楼上已经变成了修罗场,不断有人顺着绳索爬上来,又不断有人葬身于她们的钢刀和套马索下。一个女子从背后拉开一个布包,将里面的东西抖开,那是一面旗,一面战旗。

城楼最高处的旗竿被拦腰斩断,一面新的旗子迎风抖开,那是一面金光闪闪的旗。

最先冲上城楼的人跳下去从里面打开城门,刺耳的呼哨声划破夜空,五百匹马如同离弦之箭呼啸而来,城门大开,战马咆哮,城楼上的女子们飞身跃到马背上,同样有人从背后取出大旗,大旗在马背上挥舞!

谢夫人说了,这里也是她的城,进城后第一件事是就是插上她的旗子,让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她的城,她的!

金涛的兵马打了一天的仗,人累马乏,想来薛盛那边也是如此,今夜能睡个安稳觉。

可是刚刚睡到半夜,就感到地面在动,金涛被轰鸣声吵醒,下雨了吗?

他坐起身来,外面传来急促的呼喊声:“将军不好了,展家军杀过来了!”

金涛仓促起身,登上几块大石垒起的哨墙,只见月光之下,黑压压的马队由远及近,马队,这些都是马队,薛盛的军队都是步兵,只有将官们骑马,而这些显然不是薛盛的军队!

增援了,不但增援,而且连夜进攻!

“调集人马,马上应战!”

金涛高喊,语音方落,就有一人一马狂奔过来,一边跑一边大喊:“快快告诉金将军,郑州城被攻破了!”

金涛的耳朵嗡嗡作响,不可能,郑州城怎么会被攻破?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然而他已经没有时间多想了,号角嘹亮,震耳欲聋,无论是人还是马全都精神抖擞,这不是白天的军队,这是蓄势待发准备放手一搏的虎狼之师。

金涛的军队已经和薛盛打了整整一天,早已精疲力尽,何况还有大批伤兵,怎么和对方相比?

“去看看清楚,领兵的是谁?”金涛喝道。

他的心里隐隐的想起一个人,这么多骑兵,这么大的阵仗,只能是那个人吧。

“报告将军,旗子是展字,来人是展怀!”

果然是展怀啊,金涛脸上的肌肉抽搐着,展怀居然亲自带兵过来了,很好很好,没想到他还能有机会与展怀一战。

十六岁成名的少年将军,令鞑子闻风丧胆的展怀。

郑州城已经被破了,如果再不能打败展怀,拿什么向上面交待?金涛咬紧牙关,手中长刀挥出,高声喝道:“都给我上,谁也不许退下来,逃跑者斩,退缩者斩!”

可是没有用了,对方来势汹汹,疲惫之师只能自保,哪里还能反抗?

金涛咬牙切齿,催马下场,可他根本没能杀到展怀面前,就被两条长矛合力挑到马下,那一刻他想起黄一清的死法,果然是夫妻啊,谢九没给黄一清一个主将应有的尊严,展怀也同样没有给他,让他居然死在两个不知名的小子手里。

就在他被长矛刺入胸膛的那一刹,他听到有人说道:“好,杀了金涛,赏你个百户!”

杀了他才赏百户,果然啊,杀死他的人本来连百户都不是。

第七五八章 合谈

月朗星稀,郑州城的城门洞开,展怀站在城门外,抬头看向城楼上那面金光闪闪的旗,那是小九的旗,天下间恐怕也只有小九的旗是用金线织成。

展怀的目光顺着旗竿向下移,落到城楼上的那抹倩影上。两盏马灯将她的脸映得清清楚楚,她正对着他笑,那是小九。

展怀的嘴角向上挑起,勾出一抹宠溺的笑容,这座城不是他给小九的,是小九自己打下来的。

展怀转身,高高扬起手臂:“进城!”

八月初三,展怀起兵的第五个月,攻克郑州。

八月初十,展怀与霍柔风攻克开封,张宝辰已死,何慧带领残兵退往周口,从周口经水路逃往安徽。

展怀兵分三路,分别派蔡若愚、徐士冲和蒋正剿灭太平会在河南的残部。

九月初九,重阳日,明和帝接到战报,历时三年的张宝辰之乱已平!

这本是应该举朝同庆的喜事,可是满殿之上没有一个人能笑得出来。

展怀打败了张宝辰,占了河南,为自己又争得一块地盘。

随着这个消息一起来的,便是西昌伯重伤,加海再夺两座城池的噩耗。

明和帝气急败坏,龙颜大怒,可是现在不是他能发怒的时候,一旦加海打进北直隶,龙庭不保。

内阁几位阁老争论之后,提议与加海和谈。

首辅曲衍是先帝年间的小九卿,但被赵旭压制,一直没有入阁。赵旭死后,明和帝先是让他入阁,今年又升为首辅,华盖殿大学士、吏部尚书。

曲衍道:“鞑剌人与汉人不同,他们是游牧民族,虽骁勇善战,但是却不通治国之道,各部落均是每每抢下城池,便是一番掠夺,鞑如今内忧外患,如能说服加海,许以财物牲畜,或肖仿高宗皇帝以公主和亲之法,让加海予以退兵,从此两国相安无事,边关太平。”

现在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谁愿意打仗,拿什么打仗,如果能够讲和,那是最好不过的。

十月底,正是北方初冬乍冷的季节,明和帝派遣首辅曲衍、礼部侍郎钟士基前往太原,与加海和谈。

十一月初十,曲衍一行到达太原,加海以自己不懂汉话为由,让谢思成代他签署合约。

这一年来,自从加海进关,谢思成的名字已传遍朝野,曲衍和钟士基都知道谢思成是太平会出身,可是他们没有想到,谢思成比传说中还要年轻,而且并非是他们想像中的样子,谢思成锦衣玉带,身披白狐斗篷,面如冠玉,举止从容,就是一个翩翩佳公子,比起王孙公子也毫不逊色。

曲衍在心里叹息,如此人才却为鞑子所用。

曲衍原本以为加海虽然派了谢思成来合谈,可真正拿主意的还会是加海。

可是在太原住了几日,曲衍才知道加海根本就不在太原,合谈之事是谢思成全权做主。

曲衍和钟士基都很诧异,在他们看来,加海是鞑剌人,而谢思成是汉人,加海不可能对谢思成完全信任。

可是事实上,合谈这么重要的大事,加海却没有亲自过来,也没有派鞑剌人里的重要人物参与,除了谢思成以外,另有五六个中等官员。

曲衍和钟士基猜不透加海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两人不敢松懈,几天后和谢思成正式合谈。

上一篇: 寨主嫁到 下一篇: 盛世凰谋:后宫升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