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不负娇宠(361)

萧氏恨柳氏不把她当儿媳妇,但心里更恨唐宓,觉得是唐宓抢走了属于她的一切!

萧氏胡思乱想间,李寿和唐宓已经走到了她与李其琛面前。

侍女摆好蒲团。

李寿和唐宓规矩下拜。

“好,佳儿佳妇,佳儿佳妇!”李其琛再高兴不过,常年冷峻的面庞瞬间如春暖花开。

萧氏见了,更加气恼。

本来,这个时候该由萧氏出面送出见面礼。

萧氏也确实准备了一份极合适的见面礼。

可因着传家宝和李其琛的态度,萧氏满腔愤怒,忽然间不想给唐氏做脸。

只见她扯出一抹笑,从腕子上摘了一个镯子,递给了唐宓,“阿家有传家宝送给阿唐,我却只有这个镯子,还望阿唐不要嫌弃。”

萧氏的镯子卖相也不错,但仅止于“不错”。

如果把这个当做给新妇的见面礼,倒也不是不可以。

关键是萧氏那个态度,她不是郑重的将镯子放好,然后交给唐宓。

而是很随意的从腕子上取下,再递给人家。

她这幅模样,好像是事前没有准备,仓促之间的无奈之举。

又好似在打赏人!

哪怕李其琛这样的大男人,都觉得此举不太妥当。

而且他事先已经跟萧氏商量过了,将以前收藏的一顶赤金嵌宝花冠送给唐宓。

萧氏也答应了。

怎么事到临头——

萧氏,你到底在做什么?

当众给唐氏没脸,唐氏固然脸上不好看,可、可你又能落得什么好?

李其琛眉头皱得死紧,十分不虞的看向萧氏。

萧氏却似没有察觉到,浅笑着看着唐宓。

李寿也恼了,若非还有一丝理智提醒他,他差一点儿就暴起走人了。

唐宓却神色不变,仍是很恭敬,举起双手接过那只镯子,“多谢娘子!”

既没有叫“阿家”,也没有叫“母亲”,而是一句再客气不过的“娘子”。

萧氏的神色一变,正要开口训斥。

李寿却抢先道,“猫儿,时辰不早了,咱们还要去给阿娘请安呢。”

说罢,李寿便扶着唐宓站了起来。

唐宓转手将镯子递给了阿周,笑道:“郎君说的是,阿娘估计早就等着咱们了。”

不是尊称“阿家”,也不是“母亲”,而是无比亲切的“阿娘”。

一个是娘子,一个是阿娘,熟亲熟近,再清楚不过!

李寿点点头,跟老祖宗和李祐堂回禀了一声,便一甩袖子,直接出了百忍堂。

李寿可以不理睬其它的族亲,唐宓却不能失礼,她冲着二房、三房、四房以及几个堂房的长辈盈盈施了一礼,然后才快步朝李寿追去。

百忍堂里挤了几十口人,这会儿全都面面相觑。

好好的认亲,怎么忽然就变成这个样子了?

训斥十八郎?

人家也没说错啊,大喜的日子,当然要给亲娘请个安。更不用说人家的亲娘还是长公主,更不能慢待了。

可就算要给平阳请安,也没必要这么着急,好歹把家里的亲戚认全了再走啊。

都怪萧氏!

柳氏以及几位年长的女眷齐齐看向萧氏,目光里充满不悦……

第317章 惩罚来的好快

李寿怒气冲冲的从百忍堂出来,那阴郁的模样,吓得沿途的侍婢纷纷避让。

唐宓则像个受气小媳妇似的,一步一趋的跟在他身后。

夫妻两个很快便出了李家。

李家的门房见李寿脸色不对,但还是壮着胆子凑到近前,“十八郎,十八娘,你们要出门?要不要奴给您牵马?”

李寿冷声道,“我今天不骑马,跟娘子一起坐马车。”

门房赶忙答应,颠颠的跑到唐宓的马车旁,帮着阿周等人抬脚凳。

李寿虽气着,但到底没有失了礼仪,亲手扶着妻子上了马车,而后才一撩衣摆,一起进了车厢。

“走!”李寿冰冷的声音从车厢里传来。

车夫不敢耽搁,应了一声,便扬起鞭子在空中甩了响鞭。

马车缓缓启动起来,木车轮骨碌骨碌的碾压着地面。

“噗嗤!”李寿和唐宓不约而同的轻笑出声。

唐宓懒懒的靠在车厢壁上,身后还靠着个抱枕,“可算出来了。”

“是啊,这次多亏了萧氏。”李寿的脸上哪里还有半分怒色,笑得眉眼都舒展了。

拜完祠堂,李寿就想去给平阳长公主请安。

因为在他心目中,自己的亲娘可要比亲爹有分量。

终于娶回自己心仪的小娘子,李寿内心的喜悦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他迫切的想把这份喜悦分享给最亲近的人。

也想让他最尊敬、最重要的人见证这个时刻。

然而,大梁是男权社会,哪怕阿舅贵为皇帝、阿娘贵为长公主,也不能乱了规矩。

可把阿娘放在萧氏、乃至一群跟他并不亲近的李氏宗亲后面,李寿十分不甘。

幸好萧氏闹了这么一场,让他找到了借口,可以尽快的赶往公主府给阿娘见礼。

唐宓和李寿心意相通,当然明白他的想法。

所以刚才在百忍堂,李寿刚一发作,唐宓就立刻附和,小夫妻配合得不要太默契!

“这次记她一功!”唐宓弯了弯嘴角,凉凉的说道。

“不过,她似是记恨上了你。”

李寿端起小桌上的茶壶,给唐宓倒了一杯茶,亲手喂到她嘴边。

唐宓也没客气,一低头,就着李寿的手,轻啜了两口,“估摸是那件传家宝惹的祸。”

唐宓多敏锐的人哪,萧氏那般明显的变化,她早就察觉到了。

起初萧氏还正常,只是当柳氏将蓝田玉镯传给她的时候,萧氏周遭的气场就变了。

“阿婆看不上她,”李寿冷静的道破一个事实,“当然,她也瞧不上我阿娘。”

除了世家女,柳氏谁都不喜欢。

唐宓挑了挑眉,“我也让老人家失望了。”只顶着一个唐氏,是个伪世家女。

但她又有些不解,“那她又怎会越过阿娘和萧氏,直接把玉镯传给了我?”

唐宓见多了柳氏这般“唯姓氏论”的世家贵妇,自是知道她们的想法和做法。

如此,柳氏将翠玉镯传给她就有些反常了。

唐宓可不认为,自己这个“唐”字在柳氏眼中有多值钱。

“今时不同往日,”李寿冷冷的说道,“李家为什么分家?还不是因为有人在庚辰之乱中站了队?圣人整治了那么多世家,惟独漏下了李家?为什么?还不是因为我?“

前些日子李家分家的事闹得满京城都沸沸扬扬。

那是老祖宗故意纵容的,他是想用兄弟相争的事遮盖住二百年不分家的李家突然分家这个大新闻。

老祖宗和李祐堂几兄弟心里都清楚,圣人看在李寿的面子上才没有清算李家。

但李家仍不安全,如果再起什么纷争,圣人定会新仇旧恨加起来给李家算总账。

“怎么?李家在庚辰之乱中还做了什么?”唐宓多聪明啊,单凭李寿的几句话就猜到了另有隐情。

上一篇: 黑萌吃货 下一篇: 嫡女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