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年她刚接手管家,便感觉到了那种高高在上、掌控一切的感觉。
说实话,那感觉真是太美妙了。
李家上下几百口人,除了翁婆和丈夫,整个家族便是她说了算。
那些自持老资历的世仆,对她各种讨好、谄媚。说句不雅的话,哪怕是她不小心在人前放了个屁,也有丫鬟婆子争先恐后的抢着“谢罪”,说那个屁是自己放的。
李家的族亲们对她也是诸多巴结,其中有她同辈的妯娌、大小姑子,结果她们对她却像主人般敬畏。
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前呼后拥、人人恭维。
柳氏享受这种快意的同时,曾经想过,如果有人想夺走她的这些权利,她定会跟那人不死不休。
柳氏根本不敢想象,如果自己丢了管家权,自己将会怎样?
也正是因为柳氏习惯了掌控一切的感觉,所以至今都不愿意将管家权分出去。
哪怕自己老了,精神不济了,柳氏也死死抓着不放手!
可唐氏,居然一脸的不在乎!
“阿唐,你不要多想,我不是嫌你做得不好,”
柳氏假惺惺的说着,准备再试探试探,“这些日子,你的辛劳,阿婆都看在眼里。只是——”
唐宓满脸的理解,用力点头,“阿婆,您的意思我都明白。您放心,我绝没有任何想法。我是个小辈,家里有您,还有娘子和二婶,管家之事原就该由几位长辈掌管。”
她没有不舍,真的!
柳氏被噎了一下,现在她终于有点儿明白了,唐宓真的愿意交出权利!
顾氏的神色有些激动,她无端失了管家权,哪怕只是分管一部分,也让她十分舍不得。
如今婆母又重新委她以重任,顾氏高兴得心都要飞起来了。
嗯嗯,婆母说是让她跟萧氏一起管理,但萧氏根本就是个摆设,萧氏身份有多尴尬,难道她自己还不知道?
萧氏啊,顶多就是挂个名,具体负责管家的,还不是她顾氏?
顾氏却是想错了。
换做过去,萧氏确实会推脱,或者只挂个名,根本不会出面。
但,自从萧氏给老祖宗写了信,她的心态便发生了变化。
她不能再这么逃避下去了,过去她是为了儿女,不敢轻易跟李家撕破脸。顺着柳氏的意思,以自己身份尴尬为由,不敢接手李家中馈。
现在,她还是为了儿女。她的儿子要娶妻,女儿要家人,如果她继续窝窝囊囊,一双儿女根本就说不到什么好亲事!
既然跟老祖宗摊了牌,那么她就索性高调起来。
柳氏受伤,唐氏被迫退出,真是个再好不过的机会!
萧氏眼底里满是战意,整个人的气质也发生了改变。
唐宓感知敏锐,柳氏、顾氏和萧氏的情绪变化,她都清晰的感觉到了。
哎哟,三足鼎立啊,以后李家可就热闹了。
唐宓说到做到,等不及回桂院,她便命人将账册等物拿了来,还让阿周和阿苏跟萧氏、顾氏做交接。
到了掌灯时分,唐宓便将一切都交割清楚,并与顾氏、萧氏商量好,明日便由这两位正式管家。
全部交代完,唐宓又装模作样的立在榻前,低眉顺眼的装孝媳,亲眼看着萧氏、顾氏殷勤的服侍柳氏吃了暮食、入了睡,才跟王氏、小顾氏一起出了百忍堂。
顾氏和萧氏还有事商量,暂时没有离开。
唐宓估计,她们俩不是讨论明日管家的事,就是商定如何侍疾。
这,都已经跟她没有关系了。
回到桂院,简单的用了些饭,唐宓便进了净房洗漱、换装。
她穿着一身家常的齐胸襦裙,顶着一头湿漉漉的头发,靠着熏笼,让阿周帮她烤头发、按摩头皮。
房间里很静,只有炭火哔哔啵啵的响动,以及蜡烛偶尔爆个烛花的微声。
“娘子,有句话奴婢不知道该不该说。”阿苏在一旁跪坐着,犹豫再三,还是开了口。
“说!”唐宓头也没抬,整个人像个年糕一样贴在了熏笼上。
“娘子,下午咱们从顾家出来的时候,奴婢发现,马车并没有按照去时的路线走。”阿苏低声说道,眼底带着明显的惊疑。
唐宓猛地抬起头,“你说什么?”
那时唐宓有些疲累,靠着车厢壁休息,其间还走了一会儿神,是以并没有发现异常。
“咱们去的时候,马车走的朱雀大街,”阿苏认真的说道,“但回来的时候,却走的一个小巷子。”
朱雀大街是京城的主干道,街面上巡逻的武侯和官差不是一般的多。
且庚辰之乱过去没多久,朱雀大街上还有虎贲时不时的过来查看。
层层护卫之下,朱雀大街比京城的任何街道都要安全。
唐宓去之前,特意规划了路线,为得就是确保出行安全。
结果,回程的时候,车夫无端改变了路线,还恰巧就在那个小巷子遇到了袭击。
这、这——
饶是唐宓冷静聪明,也忍不住开始胡乱脑补了。
莫非,今天下午的事,还有柳氏的手笔?
想到这个可能,唐宓有些坐不住了……
第368章 潜伏的敌人
买凶杀人,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内宅争斗了!
但很快,唐宓就自己推翻了这个猜测,柳氏实在不像是能办出这种事的人。
再者,柳氏可是这次事件中唯一受了重伤的人哪。
那些黑衣人如果真是柳氏派来的,那么他们应该不会一箭秒了柳氏的车夫,让柳氏陷入危险之中。
唐宓眯着眼睛,手指轻轻摩挲着熏笼的纹路,她的大脑开始飞快的运转。
很快,她猜到了一个可能:柳氏确实在路线的事情上做了手脚,却被人钻了空子。那些黑衣人应该与柳氏无关。
唐宓有些无语,因为如果她的这个猜测是真的,那么柳氏、柳氏,就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啊。
原本还觉得柳氏是受了她的牵连,现在看来,柳氏根本就是自作自受。
就在这时,一个身着碧色丫鬟服饰的年轻女子走了进来,她手里拿着一个特制的竹筒。
“娘子,黄一有消息传来。”碧衣女子躬身回禀道。
唐宓点点头,慵懒的从熏笼上抬起手,接过那只竹筒,解开,拿出里面的纸条。
“四娘啊,在李家可还习惯?”唐宓没急着展开纸条,而是跟碧衣女子聊起了天。
“习惯,桂院上下待婢子都很好。”碧衣女子,也就是黄四娘,原本是李寿豢养的暗卫,唐宓嫁入李家后,便被李寿送到了唐宓身边,顶着丫鬟的名儿,实则是女护卫。
与黄四娘一起的,还有黄六娘。
两人十六七岁的年纪,长得很普通,就是那种丢到人群中便找不到的长相。
不过,别看她们长得不起眼,功夫却十分了得。
李寿曾经跟唐宓说过,她们两姐妹可以抵得上十几个唐氏客女。
唐家客女可是按照兵法操练出来的女战士,黄四娘和黄六娘能以一当十,足见其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