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角的余光瞥到柳氏那便秘一样的脸色,李寿愈发满意了。
跟李祐堂闲话了几句,李寿便告辞了。
走出寝室,李寿还隐约听到李祐堂跟柳氏说话,“……十八郎为李家支撑门庭,不为别的,单冲这一点,你也要对十八郎好一些。”
“我对他还不够好?”柳氏气得都忘了控制音量。
“你若真的对他好,就不该故意为难唐氏!”李祐堂可不是老糊涂,老妻的小动作,根本就瞒不过他。
“我——”柳氏卡壳了。
“还有,不是说好让唐氏管家的吗?怎么还不到半个月,你就把管家权交给萧氏和顾氏了?”
“我、我这不是受了伤,担心唐氏年轻——”柳氏极力辩解。
李祐堂却根本不听,“这话既然已经说出去了,暂时就先这样。等过了年,你还是让唐氏来管家吧。以后李家,还要指望十八郎和唐氏呢。”
内宅的权力争斗,李祐堂一点儿都不在乎,他看中的是李家的前途。
他已经加入到了《氏族志》的编纂当中,但《氏族志》一日不颁行天下,他就一日不能放心。
再者,李家第三代不成器,家族的希望只能寄托在第四代身上。
李寿是第四代的翘首,他的仕途不必担心。
可其他的第四代呢?
李祐堂希望有生之年看到李寿拜相、或得封大将军,希望更多的李家子在朝堂上指点江山!
这一切,决不能因为小小的内宅之事而耽误。
柳氏,唉,到底是个妇人,头发长见识短,太缺少大局观了。
被李祐堂用“无知妇人”的眼神看着,柳氏一口气憋在心里,吐不出又咽不下,头一歪,直接昏过去了。
终于听到了满意的结果,李寿不再像乌龟爬,而是加快脚步,往桂院走去。
柳氏受了重伤,作为姻亲,王家当然要派人来探望。
这次来的不是别人,而是唐元贞和长安。
婆媳两个先去百忍堂探病。
柳氏脸色蜡黄,有气无力的靠在迎枕上,心里虽然厌恶唐宓,对唐元贞却十分客气。
唐元贞多敏锐的人哪,很快就察觉到了柳氏的口不对心。
心里暗暗存着疑惑,脸上却是恰到好处的关心与担忧。
双方不咸不淡的说了一会儿话,柳氏便露出疲惫之色。
唐元贞极有眼力见的告辞。
柳氏蔫蔫的说了句,“阿顾、阿萧,你们代我好生招待唐夫人和公主。阿唐,你陪你阿娘和阿嫂说说话吧。”
顾氏和萧氏赶忙答应,引着唐元贞和长安出了寝室。
唐元贞与两位当家主母说了说话,便和女儿去了桂院。
刚入正院,唐元贞便捉着唐宓的胳膊,“到底怎么回事?”
第372章 王家有喜
唐宓没有急着回答,而是将母亲和嫂子请进了正房。
李寿没在家,帮唐宓出了口气,便急匆匆的去了太极宫。
唐元贞左右看了看,屋内的陈设基本上都是唐宓的陪嫁,装饰风格也是唐宓喜欢的,唐元贞暗暗点了点头。
不过,她还有更重要的事要问,便没在意这些小事。
“快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唐元贞大马金刀的坐下,也不客套,直奔主题。
唐宓亲自给母亲和二嫂倒了茶汤,而后才在母亲下首坐了,“阿娘都听说了什么?”
昨天的事,发生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上,肯定瞒不住人。
不过,唐宓想知道,关于此事,坊间有怎样的说法。
“外面都说,李家的女眷在从顾家回来的路上遭遇了截杀,尸体躺了一地,京兆府和虎贲连夜搜查京城,都没有找到凶手。”
唐元贞吃了一口茶,沉声说道。
她没有说的是,乍一听到这个消息,她吓得魂都飞了。
什么截杀,什么尸体,她脑子里满都是她的宝贝猫儿怎么了?有没有受伤?有没有——
若不是王怀瑾再三保证,说猫儿没事,唐元贞都要冒着“违禁”(违反宵禁)的风险,连夜来李家亲自探看了。
“还有啊,我阿爹也被惊动了,直说要彻查到底!”
长安也适时的插了一句,然后略带不满的说道:“李十八是干什么吃的,竟让你陷入这般危险之中?”
唐宓有些无语,她家二嫂还真是跟十八郎看不对眼啊,什么时候都不忘怼他两句。
“十八郎给我安排了侍卫,也正是这些侍卫将那些黑衣人击毙的。”
面对母亲,唐宓没有半点隐瞒。
一是习惯使然,从小到大,她从未欺瞒过母亲。
二则,唐宓太了解自己亲娘了,就算她什么都不说,阿娘也有办法从别的地方查到。
结果都是一样,唐宓索性干脆些,主动告诉亲娘真相,省得她老人家再费精神了。
听到唐宓说李寿的侍卫将那些黑衣人全部射杀,唐元贞连个眉头没皱,反倒一脸的欣赏:“不错,十八郎的人跟他一样,行事果决,不拖泥带水!”
在宝贝女儿的安全面前,什么都是浮云。
如果唐元贞在现场,估计她也会这么做。
唐宓额角抽搐了几下,心道,这还是她那善良、高贵的阿娘吗?
瞧她老人家一脸快意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个嗜血之人哩!
“……还留了个活口,那活口已经招供,”唐宓继续说着。
唐元贞越听神色越凝重,“竟然是阿史那部落的余孽?”
唐宓点了下头,她看了看左右,忽的压低声音,“阿娘,我总觉得,那些人找上我,并不单单是因为十八郎。阿史那鹰,我也曾经得罪过他啊。”
想当年,唐宓解开了阿史那鹰的孔明锁,让他的算计落空,还在大梁君臣面前丢了好大一个丑。
此仇此恨,啧啧,阿史那鹰不惜用时疫来报复唐宓,足见其心胸啊。
唐元贞也想到了那件事,“有可能。那个贼人一日不除,你和十八郎就一日不得安宁。”
不管阿史那鹰是为了报复唐宓,还是为了要挟李寿,他的存在便是威胁。
唐元贞右手中指和拇指轻轻捻动,已经开始盘算着如何将暗藏在京城的胡人揪出来,然后再——
咕咚~
长安吞咽了一口口水,她忽然觉得,素来慈和的婆母忽然散发着一股骇人的气息,让她忍不住心生畏惧。
“咳、咳咳,”唐宓感觉到长安的紧张,赶忙出声提醒母亲:阿娘,收敛些,别吓着您的儿媳妇。
唐元贞与唐宓母女连心,一下子便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扯了扯嘴角,唐元贞身上的腾腾杀意顿时消失。
唐宓忽的想起一人,“阿娘,您还记得我的那个表姑姑吗?”
“你是说萧皎皎?”唐元贞眯起眼睛,脑海中浮现出一个美艳却又不失聪明的年轻女子。
唐宓点头,“她的生母是胡姬,当年她与阿史那鹰有过接触,听说她嫁人后,也与东市的胡商、平康坊的胡姬有所往来,或许,她会有阿史那鹰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