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阿哥看着老十的嘴角,就想了坏了,十弟的心里有人,不是董鄂格格吧,这么一个病秧子,皇阿玛无论如何也不会同意的,十弟那个牛性子,今天恐怕要不能善了。九阿哥的小心肝,颤呀颤的,就盼着自己猜错了。心里那是把满天的神佛都给拜全了,就盼着自己猜错了。
老幺做什么呢,老幺忙着呢,这段时间老幺就在自己的庄子里面倒腾呢,一来吗是为了躲着自己的大侄女,二来吗往后这不是就要在京城里面呆着了吗,老幺想给自己弄个舒适的地方,这个城里面虽然繁华,他不自在呀,也不适合董鄂七十的养老。
老幺准备弄个适合养生的小庄子,消停点的,还得能吸引住董鄂七十的,再好的地方,老头呆不住也不是白瞎了吗。所以老幺这段时间那是破费心思。
老幺在京城的边上,距离很近的地方,利用身份的便利,圈了一块地,完全是上层阶级的地位呀。自己弄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农场式庄园。不会显得太出格,也不会太落后,风景为主,出产为辅,反正现在的老幺银子多,真的不在乎浪费几倾地。
老幺这段时间就在自己的桩子里面搞规划,从住房的风格,到用水,取暖的便利,那都伸了一把手,这可是以后养老的地方,所以老幺要一次到位性的搞定,实打实的费了一番心思。
说来也巧,老幺喜欢这个时代的手工技术,尤其是各种家具的打磨,想想原来,自己家里,他家老头花高价买的明清式家具,老幺都觉得肉疼。太费钱了,所以老幺这段时间一直住在府上,就是为了找几个手艺不错的老工匠,给自己弄几套,精致的家具。回头放到庄子里面去。
赶巧了传旨的太监,就在这个时候来了,要不然还就找不到老幺的影子。
老幺穿着颇为大众化,也就是说随意,跟师傅们隔着稿纸讨论家具的样式,太费事了。老幺穿的稍微的低调一点,颜色也不是很鲜亮,由于这个旨意接的有点匆忙,老幺就这么一副样子,围着纱帘,隔着面罩,对着传旨的太监确认“给我的,没弄错”
边上的郭络罗氏都替小姑子捏把汗,这传旨的太监能得罪吗,可不能这么不客气呀,赶紧的拿出一个大荷包,让儿子给塞了过去。才看到小太监的笑脸“董鄂格格,赶紧的吧,万岁爷可是等着召见呢”
老幺觉得自己真的没有觐见康熙皇帝的本钱,不过事到临头,也没有什么好害怕的,怕什么呀,自己还有病呢,大不了咱们犯病呗。老幺想得开,跟着太监脸上蒙着一层纱网就了,整理姿容什么的,老幺就不认为自己有必要,只要不失礼就好。天知道,这个样子真的很失礼。
老幺坐在马车里面,一路上腹议,你说这个皇上到底有多闲呀,自己这一路走来都快一个小时了,算上小太监出来,那就是两个多小时,皇帝没事干了呀,竟然费时间等人。还是天下真的太消停了。
真心的不理解呀。老幺又哪里知道,皇帝真的不愿意等呀,完全是为了安抚董鄂七十,给自己的糟心儿子擦屁股呢。现在的康熙皇帝,看着老三,恨不得踹他两脚。没事你非得要看人家的格格干吗,看看弄出的这事,要不然自己眼前的一摞折子该批完了。
康熙皇帝再看董鄂七十,估计朕还要给人家的闺女,指门不错的亲事,作为安抚,可是你说把这么一个病格格指给谁家呀,这不是结仇吗。都怨这个老三。
各位大臣也挺不理解的,都喝了一肚子的水了,你说来品酒吧,总共就喝了那么一小杯,然后就喝茶了。倒是有两个稀罕酒的,跟着董鄂七十套近乎,私下里跟董鄂七十讨了点。颇有收获。
除了老三,余下的几位阿哥想了,凑什么热闹呀,看看喝着一肚子的水,还不如早点回去的好。早知道就不来了。
只有十阿哥那是心心点点的期盼呀都有两个月没看到老幺了,低头看看自己的衣服,还算可以,再看看九哥的,怎么穿的那么鲜亮呀。这不是诚心的显眼吗。心里鄙夷自己不如九哥穿的显眼。就这么纠结了一个时辰,才听见外面的小太监传话“董鄂格格到”
康熙皇帝看着这一屋子的外男,笑着说了“都是叔叔伯伯,好在没外人”也不想想,自己的儿子们,可称不上是外男呀,这就是皇家呀,在他们的眼里,这些女子,都是让他们挑的,都是要伺候他们家人的,所以人家看的是心安理得。根本就没想过他们的相看,也会让女子受人唾病。
董鄂七十严肃的说道“回万岁爷,还是让太医在外面看过才好,小女死不足惜,可是皇上和各位阿哥的龙体,可是冲撞不得”这话说得落地有声,赤胆忠心。
康熙皇帝都觉得对不起董鄂七十这片心,你说怎么就把人家的闺女给弄到朝堂上了呢,虽然是小朝堂,可也不地道呀,就是为自己的几个儿子较劲。
董鄂七十完全是受到了鱼池之殃,当然了董鄂格格就更是了。所以康熙皇帝下定决心,要下大力度调理下几个儿子,太不像话。
正文 第一百零二章 蜡烛点了也不见得能亮
可惜三阿哥就是一头驴,一头套着眼罩的驴,闷头往前转圈,眼界窄的看不到别人,更没看到他的阿玛,张开驴唇就说了“董鄂大人这个时候,还想干什么呀”意思,你还想倒腾什么呀。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的小心思。这里的人谁都能听得明白,这位三阿哥的意思。
董鄂七十就想了,自己家闺女的打闷棍果然好使,而且一定要发扬光大,广为应用。等回府,自己就安排丰乐侍卫,给三阿哥套上麻袋片子,敲闷棍,一定让他长长记性。自己闷头不说话,等着皇上吩咐,完全 就把三阿哥给无视了,坚决做到无视到底。
康熙皇帝的脸能阴出水来,同时也火辣辣的,都不想承认那是自己儿子了,竟然连这点脑子都没有。关键是,你说在你老子氛围最高的地方,你还让人不搭理你,你得有多缺心眼呀,都丢人呀。
皇帝的心思都是诡异的,转脸一想,老三不是让这个传说中的董鄂格格,给迷得色令智昏了,听说老三的福晋,就是姿色不错,才得老三看重的。于是康熙皇帝从心里就把老三给鄙视了。那是真的不待见。
康熙皇帝“太医,到厢房里面去给董鄂格格看看,好好的瞧瞧,这个痼疾会不会冲撞人”
太医不是一位,其中就有跟着董鄂七十一路回来的那位太医。所以董鄂善九,也就是老幺,这次的诊治,相当的顺利,好消息频频传来。
老幺伸着胳膊,上面蒙着丝帕,让几位太医看诊,几位太医都很沉着。看完之后,什么也没有说,都是老人精,等着研究出来一个最好的结果呢,都不想被人给拖下水。他们都是神仙打架,而被殃及到的劳苦大众。
最后还是那位跟着董鄂七十回来的太医,说话了,这位太医可是好意,觉得董鄂七十人还不错,不能让人家的闺女。因为他们几个太医的几句话,给耽误一辈子,要知道将来指婚。这些话可是很重要的,所以这位太医豁出去了,打头说了“董鄂格格的脉象,已经很不错了,恭喜董鄂格格。这些年的求医问药,总算是有了点成效,您以后可以让人近身伺候,这病不会冲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