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福晋凶猛(798)

太后再怎么不是那也是朕的额娘,朕怎么都称,你们敢如此不把太后放在眼里,那就是不把朕放在眼里。雍正帝脸色能滴出水来。

雍正帝表情变化多端,让他看来当下最该办的就是,先把老十手中的东西给收上来。保险呀。

作为帝王,忍功最好。

高无庸看两位主子的脸色低头“敦郡王妃不但带着先皇的玉佩,还带着,孝惠章皇后的东珠,孝昭仁但皇后的项圈,还有先帝爷亲封贤妇匾”

说完还是低着头,一句话都没有说。

雍正帝气死了,合着吃亏的还是他封的太后。

这女人如此嚣张,太过了,冷冷的看着老十“董鄂氏”

十阿哥心说不吃亏就好,太后老妖婆,敢为难也得福晋,教训不死你。

对着皇上的招呼恭敬的很“皇上莫气,董鄂氏就那样得瑟脾气,有点好东西,从来都是随身带着的,没见过啥世面”

然后又补上一句“天生的得瑟,随了董鄂七十了”

雍正帝冷笑“这要是见过世面,可不是把朕都不放在眼里了吗,老十呀,你可知道老八的福晋现在如何了”

这是威胁,这是对董鄂氏动了杀机,

用先皇帝,还有皇太后来打他这个皇帝的脸,当真是一时无双呀。

也就是董鄂氏敢了,不知道她仗的是什么。

雍正帝“老十呀,董鄂氏仰仗的是什么,男人的脸都让你给丢尽了”

十阿哥低头“皇上赎罪,臣有督导不严之罪。董鄂氏仰仗的不过就是臣了。这个皇上是知道的,皇上您就让臣带着董鄂氏一起办差吧,就这样的放在京城里,臣办不好差”

十阿哥不恼恨,爷的媳妇,自然仰仗的是爷。

同时在告诉雍正帝,爷站在福晋的一边,你少拿老八媳妇压爷。爷可不是老八,爷是给福晋靠的。

雍正皇帝,冷笑,老十竟然还是一个深情之人。

第六百一是二章 决定

雍正皇帝,冷笑,老十竟然还是一个深情之人。

竟然能在这时候对董鄂氏支持,算是比老八强点,也强不到哪去。

围着女人转,能有什么出息。

这样的董鄂氏,老十前脚出京,他就敢把东阿是给弄死,这个可不是假话。

他雍正皇帝,容不下这样嚣张跋扈的女人。

很认真的建议“朕看还是休了他一了百了”

敦郡王“皇上才为了八哥出头休了八嫂,臣不敢再让皇上背上流言蜚语,再说了董鄂氏那还是贵宝的额娘呢,将来弘暄说媳妇,那也要看董鄂氏操办的,臣的一儿一女都是董鄂氏嫡出。臣请带董鄂氏离京,四哥要是不放心,臣,臣,臣唯一的嫡子,愿意留在京中”

这话是最有分量的。

雍正皇帝想着董鄂氏就膈应,要说句真心话,真不乐意看到她,

在雍正皇帝看来,就董鄂氏这样的,那是皇家里面的老鼠屎。除之后快的主。

不不过现在不是时候,老十不领他的情呀。

深吸口气,闭上眼睛深思。

一个好几年生不出孩子的女人,跟一个嫡子相比,当然嫡子更有价值,

尤其是唯一的嫡子,老十可是连个庶子都没有。

这个事情,雍正皇帝特意的让人查过,就是怀疑十阿哥的人品,怎么守得住董鄂氏那么一个女人。

就因为这个,雍正帝就让人查过,敦郡王的私生活,

你说帝王这个东西,是多么的蛋疼吧。要说雍正这人,真的不怎么好。而且以己度人呀。

人家敦郡王真的不想雍正一样好色。

雍正皇帝“朕给你这个面子。在回京的时候,董鄂氏要是还是如此。别怪朕不留情面,郭络罗氏的现在就是董鄂氏的将来”

雍正帝说的二五八万的,那个牛气哄哄。

老十心里想。你还不就是这么一个东西,别看爷是糙爷们。不会玩心计,照样能想到你的前面去,

什么玩意呀。不就是那点权利吗,放在爷的心里算个屁呀。

哼,爷的福晋,用的着你操心吗。敦郡王的心里,对雍正皇帝干预他的夫妻生活。那是相当的不满意的。老八你个怂货。让人羞辱了福晋,跟羞辱你有什么区别。

还亲王呢,铁帽子王照样让人看不起。不过转脸之间,十阿哥就把这些抛到后面了。

还是想自家福晋吧。其他的人跟他有什么关系呀。

哎,自己也算是权势跟美人之间,做出了选择了,也算是选了美人了,

想起福晋的脸。十阿哥觉得冤得慌呀。

不过十阿哥面上神情做的到位,这么一个动作,不知道对着府里的镜子,照了多长时间,脸都要酸了。

一定得用上。敦郡王舒口气。那样子像是一种纠结的无奈。

雍正帝看着十弟的样子,摊上这么一个福晋,十弟还能怎么样呀,

一时间心情大好,至少他的后宫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今天朕权且不跟董鄂氏计较,高无庸传话,让董鄂氏出宫”

然后甩袖子又走人了。

敦郡王看着要往外走的高无庸“咱们两一块过去吧”

高无庸用袖子摸摸汗,这天不热呀,杂家怎么就脑门冒汗呢,

这位眼看就没了权势的王爷,气场怎么这么强呀。

心肝乱颤的高无庸“奴才不敢,敦郡王请”

自动的落后一步跟在敦郡王的身后,可不敢跟这位一起成咱们俩,两不到一块去。

敦郡王可不会跟一个奴才客气。

迈开大步,绝对比高无庸一个养尊处优的太监,要来的快。

高无庸一个奴才,可当真是被难为了,小跑的才能跟上敦郡王。

这下算是知道敦郡王,对王妃的重视了,竟然这么一小会都迁就不得。

这话怎么跟万岁爷说呀。

敦郡王到了太后的慈宁宫,跟传话的太监,一个时间,迈进去的,

对这么一个不讲礼数的郡王爷,小太监低头通报“敦郡王到”

然后十阿哥参见太后“臣参见太后,皇后”

可以说一前一后,声音差不多的落地。

然后十阿哥的身影就站到自家福晋的背后了,

怎么看都是给自家福晋撑腰的,把太后给气的险些晕过去,

幸好年轻时候,经历的打击够多,堪堪能挺住。

这就是从低往上爬过来的好处,这要是从一开始就是至高无上的主,肯定忍不住这口气。

不过除了德妃,有点脑子的也不会被太后的头衔冲昏了头,惹老幺两口子这种人。

这时候喘着气的高无庸开口了“参见太后,传皇上口谕,董鄂氏随敦郡王出宫”

好吗,这合着就是算计好的,没有给太后开口的机会,

太后的脸色憋得通红,这一口火气憋在心里何其难受。

当上了太后又怎么样,还不识字照样生气,

当真是咽不下去这口气呀,

高无庸看看太后,心说,万岁就是怕敦郡王在京城,多呆这一天一夜再出了什么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