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程英来说这就是一个最好的消息。跟大队把山场给商量过来,比跟个人商量要好办的多。
不过到底要怎么商量,还是要在想想,
毕竟自家的山场已经不少了。奶奶,跟后爸,是不是同意,在弄些山场过来,
还有就是,这个山场跟队里面商量,那也是要花钱的,
这种事情不要人提醒,大家都懂的。
没道理人家都白给你不是,
程英很发愁呀,相当的发愁。
等后爸把手里的东西规整好,按照各家各户的承包情况,都分别整理好。存档留底以后,
基本上这个大集体就解散了,往后自家种的田,就归自家所有了,
当然了各家还是要交公粮的。一个大队,纷纷咋咋的事情很多。
虽然集体集散了,可还是 要有人操持着,队长程山,正式改名村长了。
自家后爸分地的时候,表现不错,算是在队里站住脚了。
被村长程山留在队里当会计,虽然说着挺好听的,不过一个大队,能有多少事呀,所以钱不多,
不过也不会有太多的活计,基本上后爸都是在家里务农的,
当然了这都是表面上的,实际上程英知道自家后爸从来都是勤学不坠的。
人家就等着一飞冲天呢,
池武跟程英上学那都是一等一的好,这个老师都得承认,
然后一来而去的,大家都知道,人家池武,跟程英有个有学问的爸爸,
难怪人家的成绩一直那么突出,所以虽然隔着二十多里路,可池勇还是隔三岔五的到学校里面帮着代课,
不管那个老师临时有事情,池勇都是不二的代课人选。
池武对于这点那是相当的骄傲的,程英不看在眼里,
别说池勇,连他都能代课,日子就这样过了两个多月,
去城里进修的杨枝也回来了。
带着他的一件工作服,一个很白的白大褂子,这是村里卫生员的标志,还有一个简易的急救箱。
程英看着自家亲妈全部的工具就是一个急救箱。
这还真是最简便的急救所。
当然了说是急救所,根本就没有地方,谁家有个头疼脑热的,都是到自家来叫人的,
大概是村里人都皮实,一个月两个月都不见得有人会闹毛病,
所以自家亲妈的工作简单,还有钱可拿,
虽然不多,加上自家后爸当大队会计,多少那点工资,一家人的生活还是上了不是一个档次。
不过手里依然没有多少余钱罢了。
要说自从包产到户,村里人都有变化,听说好几对年轻的夫妇,都到城里打工了,
每个月都往家里拿了好几十快钱,这事在村里都轰动了。
要知道一个好老力,一年撑死了才挣二百块钱,人家到城里打工,一个月就挣了那么多,让村里人对城里的向往,又多了许多,
听说大伯母跟大伯都到城里干了两个月的活计,回来的时候,推着一辆崭新的自行车,
听说用五十块钱跟人家换的自行车指标。
程英对这些都是看在眼里,不以为然在心里,守着宝山,到外面去打工,亏的大伯母到自家来的时候,那个高人一等的样子。
第八十八章 家有几只鸡
程明自从骑上新的自行车,就高兴的要疯了,
大伯母客气的到自家串门的时候,跟老太太还有程英说“往后英子上学,就做明子的车,反正也顺便”
老太太不知声,大儿媳妇这是要强,非得弄个车子,带着程英。
意思就是他家孩子可不是给你加带孩子的。他们家有车子。
这个东西,老太太懂,可程英不懂,骑车子吗,破自行车,骑谁家的不是骑呀。、
真心的就不知道大伯母这是叫的什么真,索性根本就不管他。
老太太看着孙女的样子,心说老大媳妇这么放屁暗使劲儿,算是白瞎了,英子愣是没听出来。
程英想,往后没有免费的劳力了,让池武带着她上学,程英还是不放心的,
池武那个小个头,当真看着就不是能让人踏实的。
所以程英过上了很懒惰的生活,今天有病请假,明天有事还请假。
反正十天也就去一天,都是民办教师,心中都以为是家里人看程英是女孩,不想让上学,
所以并不是很重视这个问题,
天知道老太太看着孙女懒成这样都要急死了,幸好半年过来,程英考试的时候,那成绩,那是相当的拿得出手,
听说程英的卷子,放到乡里都是名列前茅 ,榜上有名。
所以老太太高兴了,老师们更是重视起来了,
在六月份,刚刚放暑假的时候,程英的家里迎来了贵客,老师来家访了。
老师来的时候,家里只有老太太在,自家后爸跟亲妈下地拔草了。
老太太看到老师那是从心里敬畏的。把平时自家亲妈弄来的金银花都给拿出来招待老师了。
老师也是农村人,对家里的情况一般都是理解的“大娘,英子。跟武子学习都不错,我来看看孩子的学习情况。还有学习环境,现在跟过去不一样了,男孩女孩都一样,上学出去了才有出息呢”
老太太高兴“那是,我们英子将来可是要考大学呢,武子也不错”
老师张着嘴巴半会没之声,听这意思。人家还是挺支持孩子上学的,为嘛孩子缺课缺的那么厉害呀
“大娘,英子这半年的成绩确实不错,不过英子缺课缺的厉害呀”这是实话实说了。不准备迂回了。
老太太比老师还发愁呢“可不是吗,你说孩子怎么就总是闹毛病呢”
老太太护犊子,不想让老师知道自家孙女犯懒。说的那个纠结呀。
老师“大娘呀,英子在家是不是有人给辅导呀”
老太太“那可不是,要说起来武子他爸。那学问,十里八村都是没的说的,要不然你说,我们英子那个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能考出来那个成绩”
老师又被噎了一下。这话可怎么往下接呀。
程英“老师,学校里教的我都会了,咱们教室都是通着的,他们四五年级的问题我也明白,我家离学校太远,我想着,回头考试的时候我在去就成了。平时就在家里自己学习一下您看成吗”
得,这个问题,更是让这位老师,回答不上来“程英呀,咱们这个小学,根本就不是正经八本的学校,要不然也不会咱们考试的时候,到乡里去考了,这事我会给你反应上去的。看看乡里的学校是个什么意思”
程英心说能商量就好“老师您要是不信我,您可以考考我,四五年级的知识的”
这个时候没有跳级一说,你回了就可以少学点,
当然了你上进的话,也没人拦着你多学。
老太太心里高兴,虽然说话让老师感觉自己很无能,可在人情上,自家老太太没得挑,
愣是拽着老师不让走,非的招待老师在家里用了饭才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