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人家蹭吃蹭喝,还蹭的如此理所当然。可人家说的在理呀。你有多少钱有个屁用,过年过节,家里连给人都没有。不用村里人挤兑,自己就郁闷的慌。
朱大娘被气的心口疼,可人家朱老大媳妇说的,还真就让朱大娘听进去了,连牛家的都笑话她,家里没人呢。朱大娘想他们家小三了。
老大两口子要是在不回来,他们两口子在村里还不定的被人说成什么样呢。
虽然朱大娘早就不介意村里人的闲言碎语了。可到底还是想要面子的,何况容忍的也不是别人,那不是朱老大吗,好歹是自己儿子,过了年就让他们走。
可就这么一心软,一要面子,让朱老大媳妇看出来点什么。
愣是认为朱大娘真的要面子,没有儿子在身边,靠着他们两口子在撑场面呢。
本来在家里还能跟着做点什么的,从这时候起,做饭都不插手了,真的在家里等着当大奶奶了。
朱大娘冷笑的看了两眼朱老大媳妇,不用她动手,倒也不是因为别的,而是这人做事她看不上眼,手脚不利索,刷碗都刷不干净。还不如不用她呢,反倒是怎么看怎么碍眼。
余下的那真是半点原因都没有了。
朱老大感觉也良好,他们回来了,家里热闹了,爸妈应该是高兴的,没看到都不用自己媳妇做活了吗。
所以时间长了,爸妈自然就发现眼前儿子的好了,外面儿子混的再好,那也是只有看着的份,沾不上光,人家也孝顺不到你头上来的。
反正这两口子有点复苏想要作妖的模样。都觉得自己挺重要的,特别把自己当回事。
朱铁柱阴沉着脸,就那么冷眼瞧着,冷不丁就开口了:“今年你们两口子的供养给了吧。”
朱大娘都愣了一下,朱老大要是有钱给供应,就不用跑家里过年来了,对这个儿子还是知道的。
大过年的了,说这个,这年还用过呀。至少肯定过不好。
当然了,这一家子都是耷拉脸,过好的标准其实同过不好,区别不大。
朱大娘愁的是,老头子现在怕生气,没看到她都把气忍到肚子里面了吗。
怎么反倒是老伴自己想不开同老大两口子提这个呀。
朱老大同朱老大媳妇脸色一僵,朱老大媳妇麻利的下地:“我去看看锅里还有什么东西没端上来呢。”
不作妖了,也不当大奶奶了,她就当不成一盘菜,想要过舒坦日子,想要过年有点油水,就老老实实的在家里伏低做小吧。
第二千一百四十一章 传说
朱老大声音涩涩的,有点羞恼,一家人,提这个做什么呀:“爸,供应呀。家里差钱呀?”
听听这话说的,家里不差钱跟你给供应有什么关系呀。养老的意思没有嘛?
朱铁柱回答的绝对比朱老大想的要实在得多:“家里差钱。”就四个字,多省心呀,不跟这倒霉孩子多说了。替朱老大剩下多少口舌呀。
朱老大脸色通红,不过人家没想过自己的问题,而是问道:“是不是老二,老三,小四的供应没给呀。”
他倒是挺操心的,看莫言竟然还挺替朱铁柱上火生气的呢。
朱铁柱看看这个大儿子,怎么说呢,有进步吧,至少脸皮比原来厚了:“他们都给了。”
朱老大急吼吼的开口:“那咋还差钱呀。”不应该呀,他们哥三的养老钱,够老两口子好过了呀。
朱铁柱不废话:“我也是那么把你养大的,老大你的供应还没给呢。”
朱老大支支吾吾的:“爸,就那么点工资,一家四口子要吃要喝呢,没存下钱。”
朱铁柱:“你这意思,你妈我们两个不吃不喝呀。”
朱老大媳妇:“不是,爸,等过年开了工资,我就把供应给你送来。”
朱老大媳妇:“爸,我妈你们进项比我们两口子还大呢,我们哪来的钱呀。您又不是手里没钱,又不是不够花。就让我们缓缓吧。这可是你们亲孙女呢。”
朱铁柱:“我钱够花,你们就不用养老呀。”
朱老大知道了,他爸诚心的提这事,就是要钱呢:“不是,爸,等来年开了工资,我就把钱给您送来。”
住了到媳妇不敢吭声了。再说没准公公恼了,立刻就要钱的。
朱铁柱这次不说别的了,欠着就欠着吧。至少朱老大媳妇不在炕上当大奶奶了,那不是乖乖的去跟着婆娘身后伏低做小了。
蹭吃蹭喝就得有蹭吃蹭喝的本分。这两口子就得敲打敲打。
朱老大也看明白了,自己这个儿子,也没怎么提高待遇,该窝着还是得窝着,牛不起来呢。
牛大娘那边可就张扬多了,回村子就同朱大娘招呼了一通,多威风呀。关键是心里够痛快。
找到当初在上岗村的感觉了。还不赖。
逢人便说上两句朱家婆娘还有儿媳妇多不是东西的事情。当然了说的最多的还是自己在省城保媒成功的事情,还有照片为证。人家牛大娘那个风光无两呀。
牛大娘走过的地方,那就没有没听到过牛大娘这番自我宣扬的。不厌其烦的在同人说呢,就那么同人吹着。
牛大叔就当一遍一遍的听评书了,愿意怎么说怎么说吧,总比拉着人家吵嘴好。人牛大叔那是真的想的明明白白的。
等牛大娘走过去,大伙都说一句:“这省城都什么人呀,牛家的给保媒,还成了。这都是傻的吧。”
说完都摇摇头,还有人说呢:“都说省城人聪明着呢,我看着也就那样,牛家那样的那不是都混得挺好的吗,不然回头咱们也去省城扑腾扑通,怎么也比牛家那样的强呀。”
大伙那是真的觉得省城这地方的人傻,钱多。不然没道理让这么一个婆娘挣钱又出名的。
所以你说牛大娘在村里什么形象呀。
愣是让这样的人在省城混的风生水起的,难怪村里人看着省城人也就那样了呢。
牛大娘这次出门重点拜访的还是大队家里。
要说起来,人牛大娘直奔着王大牛家里去的,这一路上走的都是直线呢。
不过路上人多,牛大娘一高兴,说的多点,太耽误时间了。
大伙看着牛大娘这势力的劲头也要说两句:“往年就牛大娘同田大队长家里走的近,看看人家,立刻就奔着新队长家里去了。可不是精明人吗。”
闲言碎语的,牛大叔就当没听见,他们什么样的交情,犯不上同人解释。
然后就是自家婆娘去大牛家里那点事,早晚也瞒不住人的。想想就闹心。
随便别人怎么说吧,反正,他们两口子在村里也就这样了,还能好到哪去。坏能坏到哪去,还能比朱家更不招人待见吗?
有这个婆娘在,从来没好过。今天惹了这个,明天就惹那个,这婆娘就没有消停的时候。
一下子都惹了,也无所谓,反正早晚都要在惹一遍的。
看到牛大娘进门,王大牛两口子眉头都要皱一块了。这位都要被大牛两口子给竖个牌子,写上拒绝来往户了,实在是太让人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