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年这个就提上日程,怨自己贪图方便,不然不用等来年的。
算了,鸡肉块本来也只能当零嘴,辣点就辣点吧,能吃的久一点。
不过这东西,在家里那是一点都不能露出来的,不然说不清楚,鸡哪来的呀?
最近田野可是都没有同大队报病鸡呢。
而且这么一大包的鸡块,怎么也不是一两只鸡能做出来的。想给田嘉志寄过去,也得多想想。
知青们因为备考,早就回城里好几天了。
田大队长在这件事情上特别的好说话,一点都没有为难这些知青,一副支持的态度,什么都没有前程重要。
知青们在上岗村好几年了,来的人好几个了,一个能成功回城的还没有呢,对田大队长那点不满,因为这个事情,态度都变了。
听说在其他的地方,村里队长可没有这么好说话。
所以田大队长平时对他们严厉些,那都不算事,关键时候,人家田大队长真的挑大梁,没说的。不耽误前程。
田野就知道,田大队长明白人,这是结个善缘,他没有让闺女儿子守着村子里一辈子猫着的想法,将来落在哪还不一定呢,现在结善缘不晚。
不过让田野说,那也得看人,就张月娥那种光喊口号,眼里没人的,她还看不上呢,将来真要是碰上了,不落井下石就不错了。
朱铁柱家的朱大娘听说张月娥要去考大学,都急了。
这要是跑了,她儿子的媳妇,那就真的没指望了。
要不是张月娥跟朱老大闹腾那些风言风语,他们家老大说媳妇的事情哪能这么困难。
朱大娘那是打定要赖在张月娥的头上的。
亏得朱老大一如既往的自信,把朱大娘给拦住了,用朱老大的话说,他是要考大学的,媳妇哪能是个乡下丫头。
张同志考上大学,我们才能共同进步。
朱大娘气的抓耳挠腮的,傻儿子,万一要是靠不上,张月娥考上了,那不是飞了吗。
朱大娘为了朱老大脑袋在线了:“真要是有本事,让她过年再考好了,老大呀,你跟妈透句实底,这丫头到底跟你是不是那种关系呀。”
朱老大被亲妈这么询问,脸红耳赤的:“妈你说什么呢,人家张同志不是那样人。”
好吗,蠢死了。
朱大娘:“不成,这样一点保证都没有,妈得去找她,让他跟你先定亲,不然她甭指着考。”
田野那天听墙根就听了这么多,不知道朱老大怎么安抚住朱大娘的,反正,第二天没听到朱大娘闹腾,也没听说知青点那边闹腾。
而过两天,张月娥就跑了。听说是早早的回城备考了,比其他的知青早走好几天。
田野估摸着肯定是朱老大这个蠢货,给人透话,把人给吓走了。
就是朱老大真考上大学,人家张月娥也不会看上他,田野估摸着,朱大娘这次失手了,怕是要瞎忙活。
第四百五十八章 土妞进城
阳历六月底的时候,田大队长把田野,田花,朱大壮都托给三大爷了。
让三大爷送他们去公社,听说到公社之后,公社的人组织着大伙去省城考试。
田野不知道上岗村到底多偏僻,不知道来回走了好几年的城里,在现在的地图上是不是能找到。所以根本就不知道要走多远的路。
至于面对朱大壮,那是田野失误,没考虑到的事情,不然她肯定不答应去陪考。这人对田野来说,存在就是恶心。
朱大壮同志看到田野一块去,眼睛都瞪圆了,在村里快两年没抽风了,临出发的时候抽了:“为什么她也去,为什么要让她去,我不要同她一起坐车,带来了晦气怎么办?”
不用田野开口,田花就嚷嚷上了:“考不上,是你没本事,学的不够好。你可别还没开考呢,就把失败推在别人身上。”
这套路田花真懂了,回头考不上,这人还不得泼田野一身的脏水呀。
三大爷更直接:“不愿意坐车,你走着就好。”
说完甩着马鞭就准备走了,连给田大队长媳妇跟闺女告别的时间都没有,幸亏该说的话,昨天晚上就告诉田花了。
朱大壮同志好不情愿的在后面追着骡车,爬了上去,想也知道,这么三人的组合,路上气氛一点都不美妙。
而且这人还刷存在感。不敢找田野的茬,可话里话外,挤兑田野,去了也白去。
那样的地方可不是田野能进去的。
田野都不搭理他,掉价。高考,那就是个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的地方,可不是凭嘴巴说话地方,他要是朱大壮就把嘴巴闭上,等考高成绩出来在说话。
田大队长那边,村里人:“对呀,丫头跟着干什么去的啊”
队长媳妇要开口。
田大队长:“我拖丫头照看花儿几天,你们也知道,我家丫头在人情上不行。”
这话说的可真是实在,队长家丫头哪都不错,就是不懂人情世故呀,呵呵。
不过话说回来,田野在这上也不精通呀。队长是不是脑子不好使了呀。
田大队长:“丫头不是有力气吗,好歹两人在一块不至于吃亏。”
大伙点点头,是这个道理,话说,城里有哥嫂呢,怎么不让哥嫂陪着呀?好在没人问出来。
田大队长两口子也是怕田野考不上大学,回头让人挤兑。索性不说了,考过了,再说不迟,考不过,也不丢人,没人知道。
只要朱大壮闭嘴就成。
田野他们走了小半天才到公社,一路上,对于朱大壮同学,那就别提了。道不尽的膈应。
知道他们都是去考大学的,公社的人非常的热情,十几个大队的人聚齐以后,公社同志还进行了一场激情的演说,那就是学好文化回乡造福乡民。
别人什么心情田野不知道,反正她没啥共鸣,一场不太能牵动人心的激励。
那群拼命学习要考试的知青,是为了走出农村。回想造福乡民,动员不了几个。
连田大队长觉悟那么高的人,使劲的让闺女、儿子学习,那也是为了让孩子走出农村。
回乡造福乡民,等他们老了,落叶归根的时候,或许能想起来这个。
不过边上的田花拳头攥的特别紧,田野:“你咋了。”
田花语气激动:“我想好了,我要考师范,我要回乡教书,让更多的孩子读书识字,造福乡民。”
好吧,这不懂人情世故也有不懂人情世故的好处,人家真善美。
估计公社的同志也就忽悠了这么一个蠢娃子。
田野不操心这个,反正有大队长操心呢,两儿子都给倒腾出山沟沟了,人家还能让闺女留守乡下吗。想也知道不可能。
让田花自己梦想好了,就她那水平,目标定在这挺好的。
万一田花说要上首都的大学,田野还不知道怎么安慰她呢。那不是做梦吗。
就跟边上朱老大是的,志大才疏,目标挺高,考得上考不上还两说呢,看看一副眼里无人的样子。脖子比三大爷家院子里面的大白鹅昂的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