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粮食还用了人家田野家的脱粒机呢,你们咋那么大的脸呀。
朱铁柱最近都不咋出门。朱大娘那是强撑着,跟人唬两句,咋样都是我儿子。
好吧,心虚不心虚只有他自己知道。真要是不心虚,就牛大娘的性子,早就跑人家田野家找便宜去了,你问问她敢登人家田野家的大门吗。
上岗村的路修好了,公社,县城都来人了,看公路,看上岗村的发展,给予充分的肯定,政策更加的落实下来了。
田野这次直接提名为优秀妇女代表了。
要是把妇女两字去了,田野觉得自己就是国家级挂牌的人物了。
大红花当着村民的面给田野挂脖子上的时候,还有人给田野照相了。
可把田野给高兴坏了,当然了还有点羞涩,不太好意思,不是啥大事,自己也是奔着好日子走的,挣钱也没给别人,你说这么夸奖,脸上真的有点撑不住。
公社的同志让田野讲话。田野的文墨水平,现场演讲五千字也能齁的住,不过最后就说了几个字:“政策好,只要肯干,肯吃苦,吃饱不是问题,兜里有余钱也不是问题。”
好吧真是实在。就这么几个字就完了,公社的同志摸摸鼻子,接过话头,把田野的辛苦致富事迹又给补充了一遍。
重点说了,田野有胆量,敢迈步,作为军属用实际行动支持地方政策的问题。
当然了作为妇女,田野的表现更是出类拔萃的。号召广大妇女都像田野同志学习。
对于田野同志大学都不去上,在乡下带领广大群众带头致富的事情更是给了肯定。
等公社,县城的人都走了,牛大娘他们几个就把田野给围上了,都摸一把田野脖子上的大红花:“哎呦,丫头以后就是名人了,咱们都得像田野学习了。”
跟着妇女主任过来的几位老太太撇撇嘴,女人这么能气要男人做啥呀,哪有女人成天冒头的呀,还带大红花,不过那做花的绸子布挺好的。
孙家小嫂子当上妇女主任之后,就跟几个老太太一直打交道呢,用田大队长的话说,都是妇女,她能把村里几个老顽固的老太太征服了,基本上村里的妇女都服管了。
孙家小嫂子心里也明白,去公社开好几次妇女大会了,这么多年女人都是在家里听爷们话的,突然弄自己一个妇女主任出来,怕是队长都不咋待见。
从老太太这边入手也挺好,她要是真的本事,把老太太们先给拿下,回头就鼓动老太太们,给儿媳妇,孙子媳妇,侄媳妇们开口,一个老太太能覆盖一大片。
村里人别看平时不咋走动说话,可老人们开口,那都管事,心里头不赞同面上都得迎合着,她这个妇女工作也就算是做开了。
这不是,但凡开会呀,集体活动的事情,孙家小嫂子都把几位老太太给带来。
别说,孙家大娘看到儿媳妇这样,对儿媳妇那是真好的没话说,本来以为儿媳妇没事在大队晃悠,做点不着调的事情啥的,心里挺担心的。
谁知道儿媳妇见天绕着村里老太太晃悠,连原来那点掐尖的心思都看着淡了。
这样的儿媳妇孝顺,对老人有耐心,大伙都夸两句。
孙家大娘那是打心眼里高兴自家儿媳妇当了这个妇女主任。
人家说,你儿媳妇当妇女主任,你这个婆婆合着被儿媳妇领导了,孙大娘都笑笑:“我愿意,我儿媳妇思想觉悟高。你们都得学着点。”
好吗,愣是没挑拨起来。
上岗村的气氛如火如荼的时候,田野收到一份电报,田大武特意跑上岗村给田野送回来的。
田嘉志的电报写的简单,探亲的时候,带上家里所有的积蓄。
田野当时那个心呀,都淡定不下来了,这是发生什么大事了。
好歹收拾收拾,把家交给队长媳妇,仓库,场面那边交给三大爷,家里的脱粒机交给牛大叔两口子,谁家要用,您看着办就成。
还告诉牛大叔,山上多照看点。匆忙忙的就走了。
第五百四十章 搞事情
上岗村因为这封电报都乱套了。风言风语再次绕着田野两口子飞的满上岗村都是。
田嘉志,朱家老二这是摊上大事了。
丫头累死累活一年挣这点钱,怕是都搭进去还不够呢。
哎你说这孩子到底啥命呀,挺有本事的,能吃苦,能挣钱,就是攒不住呀。
新的流言蜚语还是从老太太那边过来的,田野还是命硬,压不住财。
好吧,田大队长跟朱会计都跟着愁眉不展的,不知道田嘉志遇上啥事了,你说咋需要这么多钱呀。
田大队长还特意给田小武写信了,不过交通不方便,来来回回的,最快也得一个多月。
躺枪的同样还有朱家两口子,你儿子跟你儿媳妇要那么多钱,你们就没啥想法,没帮衬儿子一把。
好吧朱家两口子也是倒霉,你说他咋就来来回回的非得跟他们家折腾呢。
朱大娘一句话就给怨怼回去了:“他们家粮食堆成山了,咋没见你们要把她家的粮食分我们点呢。他家有事跟我家屁的关系。”
好吧,朱大娘嘴巴不欠了,一群老太太没事数落她,真是让人没地方撒火去。
老太太们看着朱家婆娘战力十足,憋着没牙的嘴巴说道:“又没让你掏多少钱,问两句,操心操心孩子。你咋这心咋这么狠呢。”
还有更狠的说了:“人家粮食咋没在你家呢,人家田野该大队饥荒的时候还给你家四百斤呢,咋地那可比堆成山的粮食值钱,救命的,换你家儿媳妇的。”
朱老大娶媳妇的时候,田嘉志招亲的四百斤粮食早就又化作肥料了好不好。
朱大娘这次是真的委屈了,回家就哭嚎了一通,你说田嘉志不拿四百斤粮食找事了,一群老太太没事吃饱了撑的,竟然数落开了。
而且她现在那是越想越亏,我好好的儿子就换了四百斤粮食,想想就后悔,便宜隔壁狐狸精了。
朱大娘回家连数落在哭,把一帮的老太太给数落了一遍。
大意就是他们没事吃饱了撑得,说的最难听的一句就是,活够了就死,干嘛祸害别人家呀。
哎呦就这么一句,朱大娘那是犯了众怒了。
民风淳朴,淳朴在哪呀。为啥老太太们闹腾,村里专门弄个妇女主任陪着呀,那是孝顺,那是对老人的尊敬。
先是朱家长辈找朱铁柱,数落他不会教媳妇,你妈这是没得早,你妈要是还在,还能指着他孝顺不。活够了就死,她想把我们几个老不死的弄死咋的。
朱铁柱还没到家呢,队长跟会计就到了,对着朱大娘就是一顿喷,这是思想问题,要搁在过去,送公社那都要被批评教育的。
老了就该死,生一帮的儿子闺女干啥用的,还没用你们家养着呢,你凭啥说人家活够了呀。
再说了都是岁数大的人,你咋嘴巴这么不留德呢。真要是把老太太们给数落死一个,你看你在村里还能呆的下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