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田园帝师(587)+番外

“初到贵地,这段时间多有叨扰,还请二位见谅。”

现在站得是人家的地盘,又碰上正主,陌回走过来后的第一个举动就是上前见礼。

李孑一眼就看了出来,这三个人中,反而是这个看起来最是弱不禁风的陌回,是最最审时度势也是占据小队主导地位的。

不好忽悠啊!

她也跟着回了一礼,语气更客气三分,“只是略尽地主之谊,谈何叨扰。”

五个人客客气气吃了顿晚饭,各自回房歇息。

三人这边一进屋。

陌回当先朝两位同伴抱拳致歉。

要不是他低估了这凡俗界的烈酒威力,现在他们也不会落入这步田地。

“错已铸成,现如今只能将错就错。既然那两个人在这灵域中地位不简单,当下咱们就只能找机会从那两个人身上多了解一些这里的信息,好回去复命。”

“至于回苍寰界的时间的和地点,先防着。若是实在防不过,那就什么都别管了,回去为先,至少后面有咱们师门托底。”

“回到苍寰界后,我会回师门请罚。这次的失误是我造成的,我自己担着。”

灵溪点了点头又忍不住皱眉,“回师门后,要不要向掌门上报咱们遇见的那两个人?”

陌回闻言看了她一眼,“要。这个新生灵域不简单,等回苍寰界后,事无巨细,全都上报掌门。”

“行了,休息吧,接下来回苍寰界之前的这一段时间,咱们说话之前要三思,别被对方抓住了把柄。”

“嗯。”

“好。”

另一边,李孑和莫惊澜的房间里,蜡烛也亮到了很晚。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五个人走在回无妄城的路上,一路言语交锋无数。

双方互相试探。

一段时间下来,李孑在灵溪他们身上了解到了不少苍寰界的大致情况,譬如诸大门派,世俗界和修灵界如何划分,修炼的具体等级和一些修灵界基础功法。

不得不说,自从那个叫陌回的少年醒过来,她套话更难套了。

其实相比较起李孑,陌回更郁闷。

除了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每次聊天,对方的回答都堪称滴水不漏。

明明是他从中得到了不少的讯息,偏偏他就是有种很强烈的直觉,对方还有更多底牌。

等到了无妄城。

李孑没能套出来苍寰界是如何知道他们这个新生小灵界,他们又是如何到达他们这里的。

陌回也没能找出这个新生灵域更多的底牌。

而且回了无妄城之后,李孑去闭关,找到他们的人变成了莫惊澜。

这位的嘴巴更严,他们每每都是无功而返。

很快,半年过去,李孑闭关出来,换成莫惊澜去闭关。

陌回带着灵溪和擎越前来告辞。

“李先生,我们就要回苍寰界了。”

他们过来的时候李孑正在看关于这三个人近期行踪的汇报,闻言反手把纸张扣在桌上,状似惊讶地挑了挑眉,“这么快?”

“这是师门规定的时间。”

“要不要带点我们这里的土特产啥的?”

陌回:“······”

李孑起身,“不介意我去送送你们吧?”

“多谢李先生和莫公子这段时间的款待,这就不劳烦李先生了”

李孑摇头,“不算劳烦。闭关这么长时间,我也想松松筋骨。”

陌回抬头对上面前那双含笑的眼睛,想到方才感知到的那股气息,沉默了片刻,“那就有劳李先生了。”

这位李先生是他见过天赋最惊人的,就连他都没能想到,对方闭关出来,实力居然已经跟他不相上下了。

就算自己拒绝,对方也能追到他们的行踪,这回他就算不想答应也得答应。

一路跟着陌回他们来到难流沙,又走到发现元灯的地面上空,李孑一路不动声色,心底却是从惊讶到恍然走了一个遍。

“李先生,在我们离开后,若是不出意外,苍寰界和这边的通道就会稳定开启,您仔细留意着就好。”

在察觉到天上传来的接引气息后,陌回犹豫了片刻,又回头跟李孑卖了声好。

这种天赋奇高又聪慧绝伦之人,不管是在哪里,都不乏一飞冲天的可能。

他也很想看看,这人到最后会走得多高。

第四百七十三章 天上飞舟

这段日子以来,不管是中秦还是六大城,都流传起了一则传闻。

天地异象之后,将会在不久的将来,有从天而降的仙人,下界传道。

传闻一贯是真真假假难以分辨,但这次的传闻,有了之前真切存在的天地异象打底,信的人是真不少。

就算有些人对此嗤之以鼻摇头不信,但传闻听进耳里记在脑子里,也多少有了这一层的认知。

**

中秦北地。

有一个叫做富安村的小村子。

该村子虽然被命名为富安,但因地理位置也太过偏僻,距离最近的镇上也有走上两日的路程,安确是安了,但一个富人都没有。

村里的人们世世代代很少走出去,一向过着自给自足与世无争的生活。

不过也不知是这么个地方风水好还是人们普遍没啥太大的追求一贯的心性恬淡,这个地方的人都普遍长寿。

在天地异象发生之前,中秦所率土地上百姓普遍活到六十既算高寿,富安村里的百姓们平均能活到九十。

而在天地异象发生之后,富安村里有史以来第一次出现了一位活到一百四十五岁依旧精神矍铄,甚至能挥锄头种地的老人家。

真真实现了七世同堂。

临近傍晚。

村里的人们纷纷结束一天的劳作,趁着天还没黑下来,准备回家用晚饭。

村子里的蜡烛等物都是每隔两个月集体派人去镇上采购一次,为了节省蜡烛,村里的人们都是天刚刚黑下来就准备睡下了。

富安村萧家大院。

萧家大院原本并不叫萧家大院,它原本也就是个一进的小院子。

但随着家中的人口越来越多,院子便从一进添成了两进,两进又变三进,三进又接着扩大多了东西跨院,最后方演变成了现如今的萧家大院。

住在这萧家大院的,就是现如今富安镇最为长寿的萧太高爷和他的子子孙孙们。

家里男人回来,洗洗手后便上了饭桌。

一家人分了五张四方桌将将坐下。

由萧太高爷第一个动了筷子,一众晚辈这才开动。

一顿饭热热闹闹吃完,一众萧家小辈们趁着天还没黑,嘻嘻哈哈结伴出去玩耍。

萧家的女人们忙着收拾桌子洗刷碗筷,男人们则是陪着萧太高爷在院子里聊天。

刚说到今年的粮食不出意外又是个大丰收,不知是谁突然轻咦了一声。

这一声音量并不算高,但在这个时候就稍显突兀了。

“小六家的小二,”萧太高爷看向皱眉望天的晚辈,“你咦啥呢?”

“太高爷,”男人收回抬头望天的目光,“今个这天,黑得是不是晚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