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101)

然后头一次一眼都没有看常喜,也没有等着常乐,匆匆就跑了。

常乐脑子转的可快了,看着姐夫的背影,立刻就说道:“先生给他单独上课吗?肯定是要给姐夫开小灶,不行我得去听听。”

说完放下筷子就跑了,这都什么呀。

就剩下姜常喜自己,单手扇风给自己滚烫的脸蛋降温,丢死人了。

忽然就想到了什么,姜常喜唇角慢慢就勾起来了,注定的夫妻,对自己有点想法,总比对自己一点想法没有好。

低头看看一桌子的败火菜,扭头看向大福:“看把你能耐的。”

大福也挺冤枉的,昨天晚上都已经喝了菊花茶,谁知道大贵是个死心眼,今天早晨继续给大爷败火呀。

可她能同谁喊冤去,被姐妹坑习惯了。

姜常喜:“给你家大爷、小舅爷准备一些点心,等课间的时候垫补垫补。”两个人都没有吃好呢。

大福:“是,奴婢同大贵说,不用特意清淡。”

姜常喜脸色僵硬:“谢谢你,其实什么都不说更好。”

大福低头就下去了,明显在挤兑自家大奶奶。

姜常喜心说,这丫头们一个个的都挺有脾气。

管家周大带着老账房,还有一定要跟着一起过去的大吉,连同舅舅送的人里面挑了两个,一大早就出发了,去余下的庄子上看看。

大奶奶是怎么归拢庄子的,主要看的是什么,大管家昨天跟着转了两个庄子,觉得自己心里是有数的。

老账房认为大吉姑娘跟着过来主要是陪着一起查账的,余下的那就是震慑作用。

可他们没有想到,人家大吉姑娘过来,对账册碰都没有碰,而是把庄子的地形大略的用笔记了下来。

然后河流,池塘,土地干旱程度,坡地,山林都走的特别详细,一一记录在纸上了。

周大管家看着大吉姑娘的作为,冷汗都出来了,以往他认为老账房日子艰难了,大吉姑娘明显就是要代替老账房的。

现在他看出来了,大吉姑娘那绝对不是来代替老账房的,大吉姑娘那是要把他这个管事给顶了。

自己这个年岁了,做的事情没有一个姑娘周全,让周大自愧弗如。

管家周大有危机感了。

老账房看着周大管家的模样,心里何尝没有这样的认识,安慰管家周大:“你呀,看开些吧,大奶奶身边都是能人。”

老账房倒是想明白了,还安慰上周大管家了。管家周大眼神幽怨的瞪一眼老账房。

两个人跟在大吉姑娘身后,打下手,还要学学人家做的事情。

要说还是人家林舅舅给的手下有眼色,不用瞧,就知道听谁的,跟着大吉姑娘身后,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也不多话。

大吉姑娘还弄了几篓子土,写上纸签贴在筐子上面,给要给大奶奶带回去。

周大管家同老账房这就瞧出来了,他们过来合着就是陪同,真正做事的还是人家大吉姑娘。

连庄头都一眼一眼的在瞧着老管家,几个意思呀。他们是不是换主子了。

老管家召集了人手过来讲话,特意请大吉过来:“大吉姑娘,你说两句。”

大吉:“管家可折煞我了,我就是过来替大奶奶看看庄子,人事上,我人小,没见识,还请老管家受累,别让我乱插手给搅合了。”

人家大奶奶身边的一个丫头怎么就处处那么妥当。

说话更是让人舒心,当真是比不了。

老管家也想开了,对呀,我是管家,我管的是府上的人事。

想明白了,对着庄子上讲话的时候,周大管家都不怯场了。

管家周大开始讲话:“大伙都听着点,好事来了,大奶奶恩德,回头每半个月庄子上有药婆过来一次,有毛病熬点自己采的草药吃一吃。”

大吉嘴巴抽抽两下,这话说得怎么别扭呢。

跟着管家周大又说了:“大奶奶说了,好好的干活,年底的时候都有赏。”

脸色严肃起来,就提要求了:“不过庄子上一定要干净,整洁。还有庄子上的秸秆有的是,不怕你们用作柴烧,谁家都不许喝生水。”

庄头替大伙询问:“大奶奶这是什么意思,还请老管家同咱们说说。”

管家周大:“大奶奶说了病从口入,喝煮沸的水,是为你们好。”

一条一条的都是让这些人迷茫,震惊的。

第114章 看本事用人

就听周管家说道:“还有就是劳作的时间,若是天热的时候,就不要等日头出来以后再出去耕作,早起一些,早些回来歇着,错过最热的时候。”

庄头苦着脸:“可这样的话,大伙怕是要饿肚子干活,饱肚子歇着。”那样的话干活没有力气。

老管家:“大奶奶说了,只要你们做的好,不差一口吃的,以后每日早起,午时,晚上收工都可以吃饭。”

啊,还有这样的好事,大伙都不相信,他们也没做过什么好事让大奶奶记住呀。

庄头:“管家,大奶奶当真是这样说的。”

老管家:“我可不敢说这样的话,我也没有那么多的粮食。大奶奶说了吃饱了,多干活,少生病,什么都银子都出来了。”

庄头激动地手都哆嗦了:“管家放心,让大奶奶放心,若是如此,即便是顶着日头,咱们也能下地。”

那不是没有必要吗。老管家:“还是听大奶奶的吧。”

跟着:“伺候那些鸡鸭要精细些,一定要收拾的干干净净的。”

庄头:“管家放心,都小心的很。”

两个庄子,管家把话都说了一遍。明显第二个庄子的时候,有章程多了。

而且庄子上现有的粮食,老管家也看过了,瞧着大吉姑娘也记录上了,才往回返程。

回程的路上,老管家试探的询问:“大吉姑娘看着怎么样?”

大吉:“看着都挺好的,庄子上的土肥,作物也好,耕种的也很仔细,看的出来是出了力气的。可就是一样,这庄头是不是不识字呀?”

老管家苦着脸,有几个庄头能识字呀。大奶奶身边的人要求可真高。

可人家大奶奶身边的人愣是都识字,就是那个药婆都能写上几个字的。

关键是不识字,姜常喜不相信她呀。

药方子都开不出来的大夫,你能治什么病?

可人药婆那是祖上口口相传的绝技,听说还挺厉害,尤其是在给妇人接生这个问题上。

这位药婆一直都是姜三夫人养在身边的人。

姜常喜,姜常乐都是药婆接生的,姜常喜也算是亲身,见识过药婆的本事。

而且这年头,女人的一些小毛病,大夫未见得有药婆好使。

姜常喜肯定了药婆的本事,就开始让大福带着药婆识字。

人家药婆也没想到,主子还有这么一个要求,那么大的岁数了,多背两个偏方多好,非得让人识字,药婆难呀。

老管家为庄头说话:“大吉姑娘呀,你看这庄子其实事也不多,识字不那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