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118)

明明就是错了,在当姐姐的嘴里,即便是错那也是好的,不过是需要珍惜,用在合适的地方。

难怪常乐自信成那样。

姜常乐:“我会珍惜,珍重的用。你莫要气了。”

姜常喜:“好了,咱们回去吧,先生一个人在府上肯定很寂寞的。”

常乐喜滋滋的:“先生想我了。”

周澜这才走过去拉着常乐:“先生想要罚你了。”

常乐:“姐夫,你不可以这样。先生很讲道理的。”

老先生老远过来就听到弟子这话:“我若是罚你,便是不讲道理?”

常乐扑过去:“先生,我好想你。”刚才说的什么,那是坚决不能记得的。

跟着一张小嘴,巴拉巴拉的就把在姜府的事情说了一遍。

姜常乐:“弟子还是觉得,祖母身边的人不当用,就该重重惩罚,不然他们服侍在祖母身侧,还是会不尽心的。”

老先生听着小弟子一通言语,忍不住询问:“所以你回去就帮着祖母整顿内务了。”

姜常乐:“那是自然,作为小辈,常乐分内之事。”

跟着还说道:“自家子弟都不知道祖母身体不适,却把消息传到了外嫁小娘子的耳里,他们作为祖母身边的人,就是这么做事的吗?”

你就不想想,可能是你祖母非得这样的吗,你一番情谊,就怕你祖母不是那么想的。

先生替姜老夫人心塞了。

估计今日姜老夫人心情不会太愉快的。大老远的把人招呼回去,就为了被你们气一通吗?

姜常乐眼巴巴的等着先生表扬呢:“先生。”小弟子那是真觉得他做的不错,明辨是非那种。

老先生迫不得已点点头:“很是有道理,这些下人确实该整顿。”

毕竟姜老夫人若是自身持证,怎么会被小孙子如此怨怼呢?

自家弟子的时间可是很宝贵的,不能让一个老太太成天招呼着东奔西跑。

老先生护犊子,愣是表扬了常乐。

姜常喜抽抽嘴角,能说什么她也舍不得数落自家兄弟,刚才说两句就后悔了呢。

老先生:“好了,回去吧,一天天的,让你们读书怎么就这么难。”

周澜同,常乐都有点委屈,天知道他们真的是认真读书的好学生,先生竟然嫌弃他们了吗?

姜常喜:“先生,都是弟子的过错。”

先生:“你有什么错,过来恭贺的人,难道是冲着你县试榜上有名来的吗?”

周澜挡在小媳妇前面:“先生自今日起,弟子当闭门谢客努力读书。”

先生失笑:“你一个要去县学的弟子,闭门苦读?”你就是真的这么想,也做不到呀。

周澜:“先生弟子每日去县学读书,晚上随先生回来读书。”

先生:“浪费时间。”跟着大方的表示:“先生我在县城还算是有个地方住,就去那边读书好了。”

姜常喜听到先生如此说,方才开口:“若是先生愿意去县城里面居住,弟子早就收拾好了地方,就是怕委屈了先生,那边不如这边开阔,景色怡人。”

老先生:“我还没脱俗到非得野生野长呢,该如何安排就如何安排,你身边的丫头走得开吧。”

姜常喜茫然了一瞬间,然后:“啊,可以的,大贵自然是要在一起的。”

挣钱是为了能把日子过得舒坦。若是因为挣钱委屈了生活,那就是本末倒置。

先生满意了,这才多久,就离不开大贵的手艺了呢。

姜常喜突然就觉得,自己或许比不上大贵,没听过那句话吗,想要抓住男人的心,先要抓住男人的胃,显然大贵抓住了家里所有男人,包括她的胃。

姜常喜很迷茫,自己是不是要多学一份技能呀。技多果然不压身。

说定去县城读书的事情,先生依然带着两个弟子去读书了,余下的事情,自然是内院外院一把抓的姜常喜去安排。

其实也没有什么安排的,不过去那边读书而已。就当是携家眷住宿了。

第133章 大俗人

晚上哄睡了小舅子,周澜过去媳妇那边,拱手行礼:“因为我的缘故,让大奶奶委屈了。因为我的缘故,要大奶奶随着我奔波。”

姜常喜:“难道你考中了功名,只是给你自己带来了方便,难道我就没有跟着沾光吗,夫妻之间那是拴在一起的荣辱,说这些却是太客气了些。”

周澜眼角含笑,二姐夫说的那些似乎在他们这里都没有呢,自家媳妇从来都是体贴入微的。

还没有开始哄,就已经夫妻同心了。

姜常喜:“怎么了,今日不需要夜读了吗。”

周澜很不好意思:“没有还是要读书的,我过来是想要问问你,有没有需要我做的。”

他们一句话去县城,自家媳妇怕是上上下下的要忙乱好久的。

姜常喜失笑,没想到如此体贴:“还是有的,到时候麻烦大爷跟着一起上马车。”

虽然感觉自己是个废物,不过周澜依然心情愉悦:“有劳大奶奶安排。”

逗的姜常喜笑声一串:“大爷客气。”

好吧,人家小夫妻两个耍耍花腔,气氛好的,让人迷醉。可就这么迷醉着,人家周澜再次闭门苦读。

姜常喜忍不住想,可见自己魅力有限。

姜常喜瞧着周澜,那么刻苦,感叹自己肯定是没有这份毅力。认真学习的人最可爱。

姜常喜安排妥当,一家子就出发去县城了。

把大吉,大福留在庄子上,姜常喜带着大贵,大利去县城了,姜常乐当了寄读生。

坐在姐夫身边随便听着先生讲课的那种,亏得能坐得住,不然先生绝对不会欢迎,课堂上有这么一个小娃娃的。

而且这里面有文斋先生的脸面在,不然这书院的旁听生那可不是谁想来就来的。

姜常乐自己没事的时候还能写写字。偶尔不愿意陪着姐夫了,就在府上陪着先生读书。

日子过得不要太悠闲,可人家学的东西那是真的扎实,别管在学堂那边学的什么,在府上先生是按着常乐的进度给讲课的。

所以这就是去县学长见识的。顺便看看自家两个姐夫在学堂的表现,同交友情况。

姜常乐认为,在县学里面,他是带着任务的,所以学不学的放一边,学到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把环境看好。

哪位先生府上有待嫁小娘子,常乐都帮着自家姐姐打听清楚了。

哪位同窗有待嫁的姐妹,哪个同窗花名在外,这都是常乐关注的重点。

姜常喜听到常乐如数家珍的介绍这些先生的家庭人口,忍不住侧目:“你这是想要做什么。”

常乐:“多少的话本子上都说了,先生的弟子同先生的女儿,那是官配。”

还懂得官配了,看来是最近对这熊孩子管的少了:“你打哪听说的。”

常乐一双小手立刻背到后面:“不许打我,是师兄们说的,我是为了谁呀,你怎么这么不讲道理。”

姜常喜:“你这些师兄们成天都看什么乱七八糟的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