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173)

身边的老嬷嬷:“不过是平常人家而已,掌柜的有上好的首饰都没有介绍给她们呢。有什么可值得娘子嫉妒的?”

女郎盯着首饰却不吭声,她就觉得羡慕,掌柜的看到贵客,顾不得失落,已经热情洋溢的过来招呼了:“小娘子可是有中意的首饰。”

女郎:“刚才那位小娘子看重的首饰就可。”

掌柜的愣了那么一下,这套首饰确实不错,可也美好到这份上。

女郎对着掌柜的轻声说道:“我沾沾她的福气。”

掌柜的:“小娘子可不敢这般说,您才是真的有福分,这首饰能被您看重,都是它的福分。”

说着已经捧着首饰送到女郎的面前。

首饰才被小娘子的丫头拿到手中,顺风就拿着银子过来了,要买下刚才的首饰,不用问都是他家大爷交代的。

掌柜的心说,难道自己走眼了,这套首饰很不寻常吗:“不巧的很,首饰已经被这位贵女买下了。”

掌柜的就怕顺风不懂事,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才特意提醒,买下首饰的人,是‘贵女’。

顺风不敢抬眼看人,低头恭敬的询问:“竟然是这般,刚才掌柜的说还有一套粉色的,不知道这位贵女可准许小人买下另一套。”

谁家下人如此懂事。小娘子心说我倒是走眼了,瞧着这竟然不是小户人家的下人。

轻轻颔首:“能同得小娘子青睐,是这首饰出彩。”

顺风立刻行礼,掏银票,拿首饰,告辞,可不敢给自家主子招祸。

大奶奶说了,自家在京都没有根基,万事不沾才好。这地方掉下来一块瓦片,没准能砸到好几个举人,秀才的。

掌柜心说,今日可真是好日子,两套头面就卖出去了呢。

还要奉承这位贵女:“女郎大度,心善。”

然后常乐的车夫过来了,依然是要刚才的首饰。

掌柜的心说,早知道,我多弄几套放在店里了:“你看这个不巧。”还是刚才那套话。

车夫岁数大了,若不是仔细看,放在人群中都不起眼,听闻掌柜的话,立刻就走人了。都不带废话的。

掌柜的都得说:“这小娘子确实有福气。”

贵女让丫鬟捧着首饰走了,掌柜的还在遗憾,这套首饰准备的少了。

周澜带着媳妇小舅子走在市井里面,先生在身后花银子,三个人可高兴坏了,这样的好事哪找去?

还好三人看上的都是小玩意,几个铜板就能打发的,问题先生出门荷包装铜板的时候也不多。

师徒四人找了个不错的酒楼,准备在外面吃过了再回去,为了看上去不像唐三藏带着仨徒弟,姜常喜特意点了一桌子荤菜,可把常乐给高兴坏了。

先生:“我这荷包你是惦记上了。”

姜常喜心说,我一片好心,不想让您一辈子孤家寡人,吃点荤怎么了:“没法子,先生有银子,都心疼你大弟子了。弟子这也是考虑深远。”

从根上解决男人的私房问题,就得从先生身上的银子开始。谁能想到,先生这么好,还要给弟子当储备库呀?

先生瞪眼指着女弟子:“你,你这女四书怎么读的?”

姜常喜:“自然是认真读的,先生尽管放心,弟子读的时候,还配合着法典一起研究的。绝对不给您丢脸。”

第195章 左右之间

先生深吸口气,不用想就知道,这女弟子读女四书的初衷,肯定不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女德。

不得不承认,自家女弟子身上,有些东西具备的不多。

就不知道姜三老爷对这个闺女了解多少?

先生看着女弟子,千头万绪的话,都不知道如何表达呢。头一次知道自己这个先生,竟然也有讲不出口的道理。

常乐:“先生,一桌上好的饭菜呢。”干嘛说别的,回头吃不下了怎么办。

先生深呼吸,幸好是半个弟子,还是面上不承认的那种:“好了,好了,吃吧。”

先生安慰自己,慢慢梳理,反正自己责任不大。

姜常喜跟着就说到:“先生尝尝味道,喜欢哪道菜,回头说给大贵听,她肯定能给先生做出来。”

说道这个问题,先生立刻心情回暖一些:“你这丫头的本事倒是真的不错。下次出门把大贵带着。”

这样喜欢什么菜,只要大贵吃过的,就不发愁以后吃不到。

这女弟子身边带出来的人,那是真的让先生满意。尤其是大贵的手艺。

常乐,周澜跟着点点头,他们不差大贵这口吃的:“应该带着。”

姜常喜也跟着点点头:“都听先生的。”

明明就是为了吃,师徒四人难得有志一同,慎重通过了这一条。

姜常喜还同常乐那边说道:“看到没有,这就是一技之长的重要性。”

常乐点点头,表示明白了,然后略微发愁的说道:“我也不能去做厨娘呀。”很是彷徨呢。

姜常喜都没想到,常乐还有这个规划:“你若是愿意,我是不会反对的。”

她对君子远庖厨什么的说法,不当回事的。

姜常乐立刻闭嘴了,难得对着姜常喜有心虚的时候:“还是让大贵在这个行业独美吧。”

先生冷哼一声,常乐殷勤的给先生倒茶:“先生,弟子还小呢,难免有时心志不够坚强,辛亏有先生在身边,让弟子能够及时回头。弟子以后就跟着先生好好读书。”

先生满意了,吃就好了嘛,做什么厨子:“你这嘴巴倒是好用。术业有专攻,把不擅长的领域交给擅长的人去做,这很好。”

姜常乐:“是先生教的好,姐姐带的好。姐夫在边上督促的好。”

周澜都得说,先生说得对,小舅子关键时候这张嘴能顶千军万马的。

周澜:“要听你姐的话。要跟着先生好好读书。”人家一句话,两边都不得罪。

先生不会让大弟子偷换概念,冷哼一声,教导小弟子:“君子远庖厨。”

常乐偷偷看看姜常喜,心说我姐可不这样认为,只不过我自己真的不想要下厨而已。

不过这个观念还是别让师傅知道了,反正殊途同归,都不用下厨房的:“先生弟子记住了。”回答的乖巧不已。

周澜瞧着小舅子的模样,心里就明白了,先生的说法怕是姐俩不以为然的。

看来偶尔去厨房做点什么,讨好一下自家媳妇,小舅子那是不讨厌的。

先生到这个年纪,什么没见识过,三个弟子,下面眼珠子一转,先生就明白他们怎么想的。

心说,这一群的弟子,一个个心眼这个多呀。他这个先生,颇费脑筋。

弟子们只不过是如此宣扬而已,背地里怎么讨好小娘子,他老人家才不管呢。

只要别放到明面上,让人攻讦就好。

菜色上来的时候,师徒四人仔细品尝,然后各有高见,就能看出来了,不愧是师徒,都有一副好舌头呢。

常乐放下筷子,擦擦嘴角:“这道菜,材料用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