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23)

账房都要哭了,外院还能有什么呀,都已经叫大奶奶给架空了:“是。”

姜常喜这才看向大福:“安排好了吗。”

大福:“回大奶奶话,已经安排好了。”

姜常喜抬头看着几个站着的婆子丫头:“还有人有意见。”

几个婆子低着头一句话不敢说:“老奴不敢。”

账房都给小丫头了,她们在横,还能横过账房吗?

对着这位大奶奶那是真的怵的慌。

姜常喜:“不在这里伺候我同大爷,也是在咱们庄子上做事情的,只要做的好,不会短了你们的好处。”

顿了一下才说道:“偷奸耍滑之辈就是在哪,也不会得我同大爷重用。若是发卖出去,大家也别觉得我不讲情面。好了,留下的去同大福学规矩。没有留下的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回头大爷下学,在同你们说在庄子上要遵守的规矩。”

话不多,可分量够重,谁也不敢把大奶奶当柔弱没见过世面的内宅小姑娘忽悠。

管家周大,深吸口气,虽然还不知道大爷大奶奶给庄子定的规矩,可看明白了,大奶奶岁数小,可注重规矩,不止一次提到过这两个字了,自己可不能做这个挑头,让大奶奶给大伙立规矩的人。

从头到尾,姜常喜都没有用眼皮挑过刚才那几个挑事的婆子。

就是这样不把他们看在眼里,才更让院子里面的人心惊。

大家明白了,些许小事,根本就到不了大奶奶的眼里。若是真的犯了错,大奶奶身边的丫头就能做主发卖了他们。求情都难呀。

都盼着大奶奶的规矩赶紧出来,他们定然老老实实的。

姜常喜稳稳的走回自己的西屋,大吉,大福跟在后面,关上门,主仆三人就把气势给撤了。

大吉:“好紧张,好紧张,大奶奶,您气势真足,我险些就给大奶奶丢人了。”

姜常喜:“只要咱们把下巴颏子角度昂好了,手里,眼里真的有本事,她们就不敢小瞧咱们,岁数不代表什么。”

大福:“到底是新地方,没有老爷夫人撑腰,奴婢还是紧张的很。不过有大奶奶在,奴婢也没什么怕的。”

姜常喜:“好丫头,继续努力,刚才那是装出来的气势。现在都好好的捋顺一下账本,拿出来真本事才成。以后还得看本事说话的。”

大吉抱着账本:“您别跟着忙活,奴婢可以的。”

姜常喜:“那你可得努力了,看到人家那个老帐房的底气没有。”

大吉:“让奴婢熟悉熟悉,奴婢做的比他好,比他心中有底。”

姜常喜:“大福,你看看夫人那边,舅老爷家都有什么人,什么喜好,回头让人都打点出来一份,我同大爷过两天去看夫人要带着。”

大福:“奴婢记得的,您出嫁前,老爷就已经把这些整理好了,让奴婢带着呢。当时时间上太赶了,没能让您熟悉。”

姜常喜就感叹自家老父亲的慈父心,当然了还要感谢婆婆的慈母心,一个老嬷嬷都不留下,就是为了让自己在后院没有掣肘,自己投桃报李也得对婆婆好一点。

大福挑小丫头留在院子里面,也是怕这些年岁大一些的婆子,心里算盘多。

还得他们主仆站住脚,有了威信,才好挑有本事的人用。

总要一步一步来的,姜常喜还算是稳得住。

也不能光让人看到她冷硬,不讲人情的一面,姜常喜:“让药婆明日开始,挨家给他们诊治身体。”

大福,大吉,大利齐齐躬身行礼:“奶奶仁慈。”

第26章 拜师

姜常喜不敢说自己仁慈,自己还没有对别人仁慈的实力。

只能说是活的久了,总比别人见识的多一些。

不敢让人人说好,但凡念起庄子上的时候,不至于让人摇头,说不能打交道的就成。

周澜那边同小舅子一块在先生手下学习,可谓是水深火热。

先生倒也还和气,问题身边有个大杀器的小舅子,这个让当姐夫的周澜真的倍感压力。

从小周澜对于读书就有自信,因为他脑子好使,夫子教的都会,家里亲爹提点一二,课业上就没有差了过。

是不是用心学了,只有他自己知道。

跟着小舅子在一起学习,周澜才知道什么叫脑子真好使。这小子但凡夫子讲过的,懂不懂得都记住了。

人家不同夫子那边卖弄,只是在夫子提问他这个姐夫的时候,但凡自己回答的同夫子讲的不一样。

小舅子就偷偷的把夫子的原话能够复述一遍。这什么水准?把周澜都给吓到了。

老岳父竟然舍得把这么一个苗子塞给自己做陪读。可真是看得起他这个姑爷。

感觉就是捧着一个烫手的聚宝盆一样。关键这玩意,还给你压力。

小舅子就在边上得瑟,挑眉看着这个姐夫,一脸的你不行呀。

你说说周澜多糟心呀。引以为傲的东西,彻底被小舅子给打破了。

至于学习进度的问题,周澜都弄不清楚小舅子到底什么进度,反正读哪人家都能记住,至于说理解不理解,那得夫子说了算。

唯一让周澜还算是安慰的,就是自己的字被夫子认可了。终于找到了那么一个比小舅子强的地方。

小舅子瞧着周澜的字,更是表情丰富,显然被惊艳到了。

姜常乐也后悔自己得瑟大了,他靠的是脑子好使,姐夫的字确实练出来的,要下苦功夫的。

夫子看着周澜的字缓缓点头:“是用了功夫的,很不错。能有把字写到如此地步,可见是个能塌心读书的。”

周澜:“承蒙先生夸奖。家父不幸故去,学生无以为念,唯有每日抄写佛经,惟愿先父能够安息。”

周府这点事,满保定府不知道的少,何况先生是被姜三老爷请回来的,这点事心里真有数,一句话百样说,这学生是个可造之才。

明明就是家里内斗,让叔父算计的断了学业,如今倒是被他说成了孝道,而且能够把功夫用在写字上,有恒心,有毅力。懂得变通,很是不错。

姜三老爷塞给他的学生很能入眼,老先生终于抬头仔细打量学生:“老夫苦读数十载,可惜时运不济,与功名无缘。承蒙你岳父不弃,在府上照看小公子。”

然后看着姜常乐:“老夫才疏学浅,怕是也只能为小公子开蒙。可惜老夫这个年岁了,没有一二弟子。”

周澜立刻行礼:“先生若是不弃,还请收下学生。”

先生点点头:“可。”就一个字,可真是金贵。

周澜大礼跪拜:“老师。”

此刻,先生那是给姜三老爷的面子,学生的资质也确实可以,勉强收了。

此刻,周澜那是想要给先生面子,给岳父面子,这个师傅拜了。

周澜也想过,岳父大人给小舅子找的先生,还能推荐到自己这里来,至少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这就挺好。

看到新弟子,二话不说,能正经的大礼参拜之后,先生突然赶紧久变了。这就是自己弟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