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25)

周澜:“夫人还有什么交代没有?”

账房:“本来不该小人插嘴,可大奶奶确实有别的交代,以后咱们庄子上的粮食,鸡鸭鱼肉,蔬菜,都不在给附近的商铺供给了。”

周澜脸色立刻就变了,攥了攥拳头,这账就该让媳妇来管。

周澜脸色严肃:“我一心耕读的学子,哪来的商铺?供给什么?夫人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那几个庄子都什么样,账册是不是还有不周全的,都给大奶奶送过去。”

得,明白了,大奶奶那是深得大爷的心。这以后府上的事情怕是大奶奶要一手遮天了。

账房耷拉着脑袋走的,碰到管家,都唉声叹气的:“大夫人也是放心,咱们大爷到底年岁还小了些。”

老管家就是看的明白的:“在小那也是咱们主子。”

跟着:“你就看大奶奶的行事,同岁数大小有关系吗,二房的夫人倒是岁数大呢,你看她行事,比咱们大奶奶强了吗?”

这话说的可真是让人深思。

老账房听着老管家的话,不得不承认,大奶奶还是很有些章程的:“那倒也是。”

人家小夫妻俩同心协力,这一点就很让老管家服气。

管家周大用骄傲的口气说到:“这就是咱们家老爷眼界宽,给咱们大爷定的人家好。看看人家姑娘教出来这个气度。”

账房还能说什么,若是非要同周家二房的夫人比,大奶奶确实强。

可同样的大奶奶管里家业,管男人的手段也强,就怕大爷年岁小,就这么让内宅给拿捏住了。

账房看看周大管家,悠悠的来了一句:“这过日子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大奶奶好本事,你就不怕……。”

管家周大对着老账房说的同样意味深长:“我看你是该怕了。什么都敢说。”

账房抿嘴:“我也是府上的老人了,跟着老爷这么些年了。”

周大:“你若是真的为了大爷想,就好好的,本分的做自己的账房,这周府上上下下,也就你一个跟着老爷的老人了。你知道夫人为什么把你留下吗。”

第28章 立足之本

账房那是真的不太知道,一脸的蒙圈,为什么?

管家不说,他都没有注意到这些细微之处。

管家周大不废话,就说一句:“夫人对我交代过,跟着大爷大奶奶,别挑事,听吩咐。”

人家周管家说完走了,账房这个同数字打交道的脑袋,那是真的想不明白,这话什么意思。

嘴里还嘀咕呢,这管家说话都交代不清楚,神神秘秘的,夫人怎么就敢把大爷交给这么个人。

周澜心情有点小激动,没看出来,小媳妇竟然不声不响的做了大事。

追上前面的姐俩,陪着小舅子健胃消食。

对身边的小媳妇,那是越看越满意,知道护着他了。知道跟谁是一伙的。

姜常喜瞧瞧周澜,见周澜什么都没有说。心里就有数了,账房告状应该是没起到作用。

心里对周澜中意几分,这人还算可以。这年头想要自由恋爱,婚姻自主,那是大脑发昏了,好日子过够了。

能有这么一个靠谱的人,这么不错的家业,一起发展一段不错的感情,这都属于运气特别好的了。

要求再多,要遭雷劈的。

小夫妻二人对着彼此的满意,眼神碰撞了一下,然后羞涩的各自扭头看向两边。

常乐到底还是小,一路小跑地玩开了,这个姐夫不错,姐姐家的庄子也不错。

姜常喜同周澜在后面漫步,姜常喜找了一个话题:“我让大福挑了适用的婆子、丫头在院子里面当差,规矩就是按着内宅的规矩定的。”

周澜觉得自家小媳妇心里那是有谱的,尤其是对二房那些店铺的处理,简直不要太合心意。

大方的表示:“内宅的事情你说了算。”

姜常喜:“余下还有庄子的这些人,内宅的规矩用在他们身上就不太合适。”

周澜:“你想的周到,庄子上还有租了地的佃户。”

姜常喜:“咱们年岁小,初掌家业,我就怕有欺负咱们不懂庄子上事情的下人。怕他们拿老规矩说话。”

周澜:“你不是说,有新规矩吗?”他可是听了好几遍了。

姜常喜心说,我说什么就是什么吗,不是要给你面子的吗:“一人计短,两人计长,我到底是妇道人家,外面的事情知道的不多,怕给大爷丢了脸面。”

周澜心下呵呵了一声。大奶奶谦虚了。

分家就敢给店铺断货的掌家夫人,可不是这么没有底气的。

周澜在庄子上的时候,那也是自己管着庄子上的庶务好几年呢,这点事他懂。

那时候自己也算过这笔账,若是这些东西不供应给自家店铺,那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姜常喜:“妾身想请夫君抽空尽快把庄子上的新规定下来,好让他们安心做事。”

周澜特意瞧了姜常喜一眼,原来她也会用妾身这个词。不过听着怪别扭的。

姜常喜抬头:“可好。”

周澜:“好。”说完就觉得自己应的有点快。

姜常喜行礼:“多谢夫君。”好吧,行礼的时候很赏心悦目,笑容也好看。

周澜赶紧把眼睛挪开,默念佛经,成亲的时候都没有顾得上多想。这时候才发现,自家夫人容色很是不错。

姜常乐回头:“你们在做什么,不是陪我一起吗。”

姜常喜:“陪着呢,陪着呢。”

姜常喜就随口说到:“常乐一个孩子有点寂寞,庄子若是有合适的小童,能不能让先生一起带带。”

周澜:“这个,我要请示过先生。不好让先生那么操劳。”

姜常喜:“你,夫君读书可要找个伴儿。”

周澜心说,原来对自己也很周到细致:“这个要看先生怎么安排。”

有了老师了,学习的事情,就不能随便自己做主,要听人家的安排。

天地君亲师,这时候就是如此的。

姜常喜:“确实不能让先生那么辛苦,不知道能不能求先生帮忙介绍一位夫子过来。咱们回到族里,承蒙族人照顾,实在是无以为报。”

闻琴音知雅意,周澜:“是说咱们聘请先生再族里办学堂。”

姜常喜:“可行吗?族里会不会觉得咱们年轻,不懂事。”

周澜:“若是为了族里的孩子们自然是可行的。可若是为了常乐,怕是不合适。常乐的学业同族里孩子不一样。”

姜常喜:“没关系,常乐再哪学都一样,主要是让他有朋友就成。”

周澜就笑,到底是妇道人家,小舅子那么好的资质,可不能这么疏忽耽误了。

光顾的玩绝对不成,老丈人那么信任他这个姑爷。他绝对不能辜负了这番信任。

周澜在考虑族学的事情:“咱们年轻大包大揽的确不合适,等先生介绍了合适的夫子,我在同老族长商量。夫子的供奉如何,全听族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