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287)

这属于无形的压力。

不能在继续松散下去了。不然会配不上如此这般的媳妇。

先生瞧着最近大弟子读书的态势,都想要劝周澜放松些的好,虽然说先生是希望弟子成才,成器的,可真不至于到废寝忘食的地步。

弄得府里如今半夜灶房都不熄火,随时都有汤汤水水的端过来给补身体。

先生这个年纪,稍不注意,身材就发福了,同自己追求的儒雅飘逸,眼看就要渐行渐远了呢。先生老幽怨了。

而且先生说了,周澜同其他的学生不一样,这些官宦子弟,世家子弟,从小就读书,做学问。但凡勤奋一点的,该读的,该学的早就学了,读过了。

如今他们欠缺的反而是书本之外的知识。是岁月积攒的见识。

周澜想了想,熬年月这样的事情,他是没有办法左右的,可如今自己能做到的,就是博览群书,有的看就看,有的学就学。

所以先生说的话,人家就是听听,卷还是要继续卷的。

学院里面,随便哪位老师讲课,周澜就没有落下过。

先生们都说,没想到,这样的富家子弟还能如此勤奋好学。甚至还有人追捧,周澜他爹,那也是个聪敏好学的,说人父子一脉相承,这是家传的好学之风。

一时间周澜好学的名声积攒了好大一波。

周澜都没有功夫对先生们的评价脸红,有时间就泡在藏书阁里面。白天看书,晚上回府默写。默不出来的回头再看一遍就是了,这时候周澜就会嫉妒小舅子的好头脑。

不过人家同林表哥的通信从来没有断过,当然了聊的内容百分之九十都是学问。

包括林表兄在外行走时的见闻。林表兄在京都的学业笔记周澜这边都有一份的。

等到岁末生员考的时候,周澜成绩优异,姜二姐夫虽然差强人意,不过进步那是肉眼能够见到的。

姜二姐夫自己激动哭了,能有今日这般的成绩,都是被妹夫给带出来的,都是被三叔给鞭策出来的。

姜二姐夫甚至说,若是如今的状态去考乡试,定然不会惨淡收场的。

周澜心说,先生们给他评优,他都没好意思太激动呢,相比之下,二姐夫是不是太容易满足了。

姜三老爷看着二姑爷的成绩,心说,也好意思开口,同我姑爷比起来差了多少呢。

对于周澜的表现,怎么说呢,姜三老爷那是太满意了。

这小半年,姜三老爷心疼姑爷学习苦,怕姑爷作为学员,吃喝不方便,人家姜三老爷随身带着的保温桶里面,都是随时能送到姑爷嘴里的进补之物。

每次在学院的亭子,院子,宿舍,看到姜三老爷劝周大爷吃东西,都让这些同窗们羡慕不已,亲爹都没有慈善成这样的。

三生有幸,都未见的能碰到这样的老丈人呀。

周大爷怎么就那么命好,给自己找了这么一位老丈人呢。

第324章 嫉妒不来

尤其是听说,人家之所以过来教书,为的就是姑爷。

那是什么样的情分呀。这不是过来教书的,这是过来给姑爷当奶爹的吧。

周澜周大爷当真是让人羡慕嫉妒恨呢。

有人说,姜三老爷如此,还不是为了督促周大爷读书,还讽刺周澜难怪如此拼命。

不好好表现成吗,换成他们早就被这样的老岳父给逼疯了。

结果,看过人家翁婿相处的同窗对这些酸言酸语都嗤之以鼻。

哪次姜三老爷拉着姑爷进补的时候,说的都是闲篇,劝姑爷劳逸结合的。

为了让周澜能多歇会,还东拉西扯的耽误周澜读书的时间,这事在学院里面也不是什么秘密。

人家这个老丈人心疼姑爷着呢,都怕姑爷读书读傻了,冷淡了自家闺女。

一起教书的先生们,坐到一起,也是羡慕姜三老爷有这么刻苦努力的姑爷。

关键是人家还是有脑子读书的那种,努力肯定能读出来的那种,谁能不羡慕呀。这姑爷的前程就摆在那里呢。

再说了,姜三老爷带着的保温桶里面,那就同百宝箱是的,好像吃什么有什么。

谁给准备的?听说都是人家姜三老爷的闺女,周澜的媳妇准备的。

也难怪别人家的郎君读书如此用工刻苦,所以这些说闲篇的,这是给自己读书不如人找到了很好的借口是吧。

再怎么努力,岁末考试之后,学院放假了。

周澜总算是要歇着的吧,而且媳妇准备的庆祝宴席也早就弄好了。

因为自家的院子小,招待不开这么多客人,所以地点依然是庄子上。

是保定府外面的庄子,出城十几里的路程倒也不算是远。

不过就是路途不太好走。姜常喜就感叹,都说穿越是主角,而作为主角,干什么什么成功,根本就遇不到困难。

姜常喜就觉得那是胡说,纯扯淡,若是当真如此,她先把从庄子到府城这条路给苏出来。

可如今的情况,她明显自己办不到吗。每次来往都颠簸的很。

所以穿越不见得是主角,不是什么都能办到。

姜常喜也不想用死一死去试试自己是不是主角的问题,命只有一条,还是要很珍惜的。万一死成了,谁赔她一条命呀。

且因为这路不好,对她庄子上各种出产的运输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姜常喜老发愁了。

这不是宴客的时候也是如此,别看周大爷周大奶奶名声在外,这时候就显出来,底蕴单薄了。

在府城竟然连一处大宅子都没有,请客还得来庄子上。多少人私下里面这么念叨的呀。

即便是在庄子上风景如画,温暖如春都不成,因为保定府没有大宅子依然是这群女人嘴里的话题。

姜常喜对此不在意,我的目标从来不是保定府,暂居而已,要什么大宅子。

这群女人若是因此起了怜悯之心,把这条路给修上该有多好。可惜这群女人都是嘴炮,不干实事。

可姜三夫人心疼闺女,舍不得闺女被这群女人背地里面磕碜:“又不是没有宅子,你同咱们自家倔强个什么。”

姜常喜:“主要是这边招待客人方便,您不觉得这里环境好吗,您不觉得这里暖和吗。”

姜三夫人:“难道这样暖和的设施就不能弄到保定府那边吗,不要忽悠我,我不是常乐。”

姜常喜笑嘻嘻的哄着姜三夫人玩:“娘,我说句真的,您别气。”

姜三夫人是心疼闺女,不是埋怨闺女,好脾气的哼了一声:“说。”

姜常喜悄悄的躲开亲娘一点距离,然后说道:“您比常乐好忽悠,下次不要同常乐比了。”

姜三夫人被闺女气的,都不知道怎么开口了。早知道就不让闺女开口了。

还是姜二娘子听到这话,咯咯咯的笑开了:“三婶,我就说常喜气人的很,您看看,我娘还说我气人呢,我娘那是没遇到过姜三气人的时候。”

姜三夫人瞧着二娘子,僵硬着脸色应了一声:“还是二娘你懂事。”可你踩着我闺女我也不愿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