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36)

几位族婶从头到尾的跟着呢,看着大贵的反应,绝对不相信这是主仆串通好的,对着姜常喜那真是稀罕坏了,竟然如此隆重的招待她们,她们哪好意思领受。

跟着对大掌柜的怒目过去。

大掌柜一听就要糟,头皮发麻,赶紧把话往回收:“不是,是商铺里面没有了这些供应,该怎么办?小人一时着急,口不择言,姑娘莫怪。”真急了。

大贵:“商铺怎么办,同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自家的东西,难道不该先顾着自家用吗。难道不该先用来招待自家亲戚。”

大掌柜就见大奶奶在边上气定神闲的,半点刚才的羞涩都没有。

在看看跟着过来的几位娘子,气愤填膺的模样,就知道自己掉坑里面了。

周大奶奶一出大戏,竟然还是自己陪着唱的。技不如人,徒呼奈何。

或许这群乡下妇人没有想到,可大掌柜的这辈子见识多了,心里明白,大奶奶这是早就想到今天了。

当真是不敢小瞧了这周家新妇。二老爷那点心思,怕是不成了。

老族长家里的叔婆对着姜常喜说道:“谁家日子也不好过,可不敢这么折腾,这得多少东西。以后切莫如此。都是一个宗族的族人,没有那么多的虚礼。”

姜常喜:“夫君在这里居住日久,因为要给父亲守孝,没能同族人走动。如今我们才刚成家,多得族人庇护,些许东西不足以表达我们对族人感激之情,还请叔婆,族婶们千万收下。”

族婶们那边心里高兴,一只流油的烤鸡呢,闻着就香,谁家不愿意改善改善呀。

就有快言快语的族婶开口:“你也是会说话,我们能帮衬上什么,吃了这东西,我们自己都臊得慌。可你东西都这样了,这情谊咱们领了。”

跟着就有族婶说到:“大家姑娘就是礼数周到。”

这就有点掉价,看上人东西了。

边上的族婶瞪一眼这位,没看到族长夫人在呢吗,你乱说什么。

跟着描补一番:“不过只此一次,若是有下次,我们万不敢受的,让人知道,会说咱们宗族欺负小儿女。”

叔婆这才点点头,就是这么说,还是瞪了一眼小家子气的那位族婶。

有了这话,大伙都惹人恼恼的,谁还记得这个大掌柜,那边大贵已经利索的带着人打包好了。

大掌柜那边心里凉凉的,吃人嘴短,看着吧,以后周大奶奶这房得了族人庇护,即便是二老爷回来,老太爷太夫人回来也不能拿周大奶奶如何。

姜常喜:“回头族婶们回去的时候,一人带上一只。”

老族长媳妇:“就这么一次,可不敢有下次的。你初掌家,要学会精打细算。”

姜常喜不好意思的开口:“再多也没有了,我初掌家,还调理不开,让族婶们见笑了。”

族婶们心疼了,听出来了,这东西能做这么香,那是浪费了好多的。这得多少东西练手呀。

大掌柜的更着急,那就是商量的余地都没有了。

看着那边周大奶奶笑语盈盈的招呼族亲,大掌柜心说,二老爷碰到对手了。

姜常喜:“族婶们且先去那边院子里面休息,容我同掌柜的说一声。总不能让二叔,二婶,祖父祖母误会了。”

吃人嘴短,好处立刻就来了,族婶们跟着就开轰:“有什么误会的,分家的时候,二房要了那么多店铺,就是有给你祖父祖母养老的在内呢。怎么着仗着老人在手里,就拿捏孙子、孙子媳妇,要人庄子上的出产。这周家小二房,还要不要脸了”

族长夫人对着大掌柜的说道:“我们都是乡下妇人,不懂得大道理,可话糙理不糙,确实这么回事,他们小两口家业就这么多,也要吃喝的。如今这家都分了,还来这里糟扰,说不过去呀。”

大掌柜的:“不是糟扰,不是糟扰,实在是店铺那边没有提前准备,一时间抓瞎了。”

老族长的夫人:“周老二怎么分的家心里没数吗,既然已经分了,还让人过来,想要占便宜不成?”

还有族婶跟着说道:“脸皮够厚的,打量着小两口年轻,不好意思拒绝呢。今儿我们这些族亲就说句公道话,庄子里面的出产,没有供着分家的叔叔那么一说。”

看吧,啥都不用姜常喜出面搞定了。

大掌柜的要是把这话承认了,这大掌柜也就不用干了。

赶紧说道:“二老爷当真是没有这个意思,二老爷是想着,大爷,大奶奶年纪小,庄子上就这么点出产,若是店铺把供货断了,让大爷大奶奶怎么办?”

然后才叹口气:“这才让小人过来同大爷大奶奶说,庄子上的东西,只管送到店铺里面来,好歹是个出产,让大爷大奶奶有点进项。”

对就是这么回事,大掌柜说的口干舌燥,自己差点都信了。

姜常喜失笑,这是个人才,比周二老爷聪明多了,怕是以往周二老爷掌家,也是用对了人。

不然就凭着周二老爷分家时候的嘴脸,很难支应生意的。

姜常喜:“原来二叔竟然是在接济我们呢,给我们个度日的营生。就知道二叔心善。常喜在这里感念二叔二婶处处照应的恩德。”

几个族婶那边冷哼,真的信了才怪呢。这孩子傻不傻呀。忍不住感叹,到底年轻,两句好话就给哄了。

第41章 交锋

姜常喜真心实意的:“我们怎么能如此拖累二叔呢,还请大掌柜的同二叔说一声,再难,我们也不能让二叔为难,二叔还要照顾祖父祖母呢。”

大掌柜的感觉要遭:“不为难,不为难。”

姜常喜就同没有听到一样:“当小辈的,不能侍奉祖父祖母已然是愧疚非常,若是还要叔叔惦记,贴补,常喜实在无言以对。所以,以后大掌柜就不要再提什么供给了。”

就这么一句话,彻底没有这一说了。大掌柜张着嘴巴难以置信。

几位族婶也没有想到,年轻,搁不住好话的小媳妇,还有这份神转折。

可人家的出发点,当真是挑不出来半点毛病。还要夸一句,好风骨。

姜常喜不可能让二房因为大掌柜的一番话翻身,二房再怎么巧言令色,也改变不了他盘剥侄子的恶名。

姜常喜那边突然就令起一个话头:“夫君在这里住了三年,三年的出产结算起来也不为难吧。”

身边的族婶要开口帮衬,被老族长媳妇给拦住了。

二郎媳妇年纪小,可毕竟是嫁人了,身边没有长辈照应,早晚要靠自己立起来的。

知道对这个掌柜的发难不是坏事。且先看看。

大掌柜真做不了这样的主:“大奶奶这话就不对了,大爷,同二老爷才刚分家,再说了一笔写不出来两个周字。”

姜常喜:“确实是我无理了,不过大爷在这里三年的开销,我看着账册上并无府里供给的账目。分家的时候,这些账目也没有呀。”

跟着就说了:“反倒是大爷在庄子农耕支应着店铺,这些的账目往来都是有的。我初掌家,还请掌柜的帮忙指点不明之处,若是算分家,店铺那边合该给大爷这边结算。若是没有分家,大爷的日常开销总是有的,庄子上服侍大爷的小斯丫头,等一应开销,也该是有的。不知道算怎么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