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416)

光这一句话就知道,这姜二娘子不是灵光人,姜常喜失笑,我同她计较什么?这个缺心眼的。

姜三夫人都知道,二丫头被绕进去了,看着姜二娘子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姜二娘子进来的时候绝对是看笑话的心里,不过出去的时候气急败坏的。显然笑话没看成,自己成了笑话。

姜三夫人这波催生,无处不在,姜三老爷过来的时候对着姜常喜念了两句酸话:“人生呀,弹指霎那间”。

姜常喜捂着脑袋,这一开口就知道要说什么:“放心,半年还是漫长的,孩子会有的,我会珍惜时间的,您被我娘催过来的?”

姜三老爷:“咳咳,你娘说的也对,什么样的时候做什么样的事情,你也上点心。”

姜常喜对于亲爹,亲娘的催生,那也是真的没什么好说的了。

怎么就没人去招呗周澜呢,读书就那么重要吗。自己的庄子就可以随便叨扰?

怕姜三夫人每日都幽怨的瞟自己,姜常喜就同姜三夫人说说自己的打算:“娘,对于生孩子的事情,我是有规划的。”

跟着:“您这么想,万一你姑爷乡试还算凑合,那么要去会试的,怕是咱们一家子都要去京都陪着的。不然您姑爷高中,我们不能两地分开吧。”…

姜三夫人点点头:“那必须不能分开。”她闺女可不能吃这种苦。

再说了,京城那边若是再中了,姑爷有了想法怎么办?姑爷再好,都是建立在,姑爷是自家闺女的姑爷这个前提。

跟着特意同闺女交待:“姑爷身边没人照顾绝对不成的,这事你可得长点心眼。”

姜常喜:“所以,您说,我这个时候若是怀上,是不是不太方便远行。”

姜三夫人一拍桌子,她心眼短了,怎么就没有想到呢:“我去找大夫,这个时候还是不怀上的好。到了京城咱们再要孩子。幸亏你没听娘瞎指挥。”

姜常喜摸摸鼻子,关键还是自己没怀上,不是指挥的好不好的问题。条件不如准许呀。

就没见过姜三夫人,这么风风火火的,若不是姜常喜有一把力气根本就拉不住姜三夫人。

姜常喜:“娘,这个就随缘吧。”她真的是安慰姜三夫人的,只是在没怀上的基础上,才能这么安慰人。

姜三夫人:“那万一有了呢,你看着姑爷一个人去京城?不成,绝对不成。”

记得在一刻钟以前,姜三夫人还在催生呢,变化太快,怨自己洗脑太成功吗。

姜三夫人看着闺女,就觉得还是把年轻人分开点好:“不然你再去庄子上走走。”

姜常喜捂着脑袋,她的亲娘呀:“娘呀,您就相信我吧。”怀上了那就是缘分到了呀。

这可怎么相信呀。姜三夫人可闹心了?要知道多少多少话本里面都是读书人高中,抛妻弃子的。这个事可不能发生在闺女身上。

可已经六个月了,都没有整出来一个孩子,剩下的几个月应该也没有问题吧。

姜三夫人盼着闺女怀孕的时候,拜的是送子娘娘,姜三夫人想要闺女怀不上,拜的还是送子娘娘,人家祈求送子娘娘,稍微晚一点在把娃娃送来。

姜常喜就替松子娘娘累得慌,这求的还挺具体。

姜三夫人罕见的不在提孩子的问题。弄得身边的人都不太习惯。

询问姜三夫人的时候,姜三夫人一脸的不可说,看的姜老夫人都纳闷了,老三那个直白的媳妇竟然还能藏住话了。

估计是三丫头那边不太给力,怜悯的扯扯嘴角,最后从寿安堂赏下来一个丫头,说是帮着三娘子分担辛苦的。

姜三夫人脸色都黑了,若不是姜三老爷拉着,怕是送丫头过来的婆子当时就让姜三夫人给劈出去。

姜三夫人压着气,最后说道:“既然三娘已经嫁出去了,是好是坏就让她自己扛着吧,姜府确实富有,可银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这丫头还请您带回去就好。”

婆子脸色都僵硬了,三夫人倒是硬气,婆子:“毕竟是老夫人赏的,也是老夫人对小辈们的心意。”

姜三夫人咬着后槽牙:“她都已经出嫁了,哪好意思再回来搜刮娘家,合该他们孝顺老夫人才是,我做主这丫头你带回去。”

看着三夫人手按在桌子上,桌子都在嘎吱嘎吱的响了,老婆子一句话不敢说,带着丫头就回去了。

三夫人那可是惹不起的,老夫人也是想不开,怜悯三房做什么,这就是不知道好歹的。

姜老夫人看着丫头被送回来,果然冷哼一声甩出来一句,好歹不知。然后就再也不管姜常喜了。

第471章 为名气所累

姜三夫人那边为了这点事气够呛,就没见过这样的长辈。那么大的家业,手里有几个富裕银子,就是为了给小辈添堵的不成?

姜三老爷为了这事,没少在夫人这里受气。老娘惹出来的事情,他自然要受过。

夫人说了,能败就使劲败,家业败光了,省的老太太四处去撒银子,假大方。

姜三老爷默默的听着夫人那边数落,心说,老太太有银子也给大房败的,其实轮不到他。

姜常喜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还被祖母这般照顾过。这么糟心的事情,姜三夫人不会让姜常喜知道。

若是姜常喜知道的话,怕是不能够这么简单的感谢老祖母。

至少回礼肯定让老祖母心情舒畅的,毕竟她也不是差银子的。

姜三老爷就是比较明智的,瞒着闺女,完全处于安全考虑,毕竟这事闺女若是知道了,绝不仅仅是糟心的问题,还要考虑后果,自家老母亲是不是能承受的住的后果。

毕竟是亲娘,姜三老爷自认不是多顺从,愚孝,可该顾着的时候,还是要顾着的。

虽然姜府老祖母的好意被姜三夫人给退回去了,可挡不住那些盯着周大爷的有心人。

人怕出名猪怕壮,周大爷的好名声传出去之后,就被人盯着呢,想要交好的人太多了。而且想到的方法,都差不多。

开始的时候,人家小夫妻才成亲,而且感情好。大伙自然是观望的态度。

瞧着周大奶奶愿意自己辛劳生孩子,他们不敢凑热闹,毕竟怕周大奶奶身边丫头的拳头,没人敢给周大爷身边送人.

如今周大奶奶都半年了,没能怀上个孩子,若是周大奶奶再拦着周大爷身边有人,那可真的说不过去了。

人家等的就是这么一个机会,一个让周大奶奶的丫头不好出手,让周大奶奶不愿意也没办法的机会。

所以又开始有人蠢蠢欲动,尤其是周大爷最近学问做的好,被先生同窗们一轮的推崇之后,保定府的举人老爷们就行动了。想要在周大爷还没有乘风而起之前结个微末之交。

诗会上为周大爷介绍小娘子的就有两位举人老爷,周澜都不知道,自家媳妇上次震慑之后,竟然还有不怕死的呢。

这小娘子再好,他也受用不起。自家媳妇那边可不是好说话的,主要是他心里真没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