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47)

大福气的瞪大眼睛瞧着顺风,我家大奶奶是那样的人吗?

难怪说的结结巴巴的,姜常喜挑眉:“你若是极力自荐,我也勉强能够接受的。”

顺风立刻磕头:“小人不敢,小人生是大爷的人,死是大爷的鬼。”

姜常喜抽抽嘴角:“这个也不用,你把你家大奶奶的活给顶了。好了,好好的伺候你家大爷吧,你家大奶奶我有话会直接吩咐的,不用你揣测费心。”

顺风低着头,捧着账册臊死了,给大爷丢人丢大了。

大福:“油嘴滑舌的小子,竟然还是个忠贞的。”

姜常喜:“这样看的话,倒也还成,我还说这人看着有点蠢,跟着大爷不顺手呢。”

大贵气的哼了哼:“您没听见这小子说,从小到大的情分呢。好像谁不是一样。”

主仆几个就笑开了。她们也是从小跟在大奶奶身边长大的。情分一点不比顺风同大爷差。

管家进来的时候,主仆几人才收敛了些。

管家一脑门子的汗进来回话:“大奶奶,不太好,官衙那边来了衙役,说是在咱们庄子上看看。”

姜常喜倒是不见慌乱,平平常常的问了一句:“打点了吗。”

看到自家大奶奶心里有数,行事有度,管家跟着都不慌了。不能坠了自家大奶奶的气度。

躬身回话:“官衙的人说了,过来看看而已,不敢打扰大爷大奶奶,说是二老爷那边的人发力了,说咱们大爷在庄子上越制了。”

那就是打点了,不然人家不会这么知无不尽。

姜常喜点点头:“老师的帖子可真是好用,县老爷都卖了咱们面子,你去给衙役那边好生打点,不要银子,就给送食盒,咱们庄子上的烤鸡,烤鸭。”

老管家扭头就走:“小人这就去。”怎们就感觉找到了主心骨一样,明明大奶奶岁数也不大。

姜常喜吩咐大贵:“先去前院通报给先生,我要拜见,再让人去族学那边请你家大爷回来,莫要小瞧了人,让人记恨,如今咱们家没有功名傍身,小鬼阎王都不敢招惹呀。”

跟着吩咐大福:“再去准备一些庄子上土仪,回头让大爷写了帖子,送往县尊大人的府上”

跟着:“让人给县尊大人府上投帖子送土仪,县尊夫人什么时候有空,我去拜见。”

如今自己不是府里的小姐,是掌家的夫人,完全可以走夫人路线。

第53章 赖上个师傅

大福心领神会,就知道大奶奶什么心思:“如此,帖子是不是要大奶奶您自己写。”

姜常喜点点头:“这事还是要同你家大爷先知会一声。”

大福就笑,只要大奶奶想做的事情,大爷那边总是有办法说通的。

自从成亲到现在也有些日子了,大爷大奶奶怎么相处的,她们几个亲近的丫头还是心里有数的,哄自家小舅爷的段数用来哄自家大爷,大奶奶得心应手。

再说了,即便是自家老爷夫人面前,大奶奶想做的事情,那也没有做不成的。

姜常喜就看几个丫头,表情怎么那么不对劲呢。

特别郑重的又重申了一遍:“这种重要的事情要同你家大爷商量过后才能决定的。”

大福:“是。”

感觉这丫头应的还是不怎么走心的样子,姜常喜:“大爷看着和气,你们却不能懈怠了,同那几个丫头记得说一声。”

大福:“是。”

好吧,姜常喜挑不出来毛病,心里也检讨了一下,庄子下人对她的态度,那就是周澜母子对她这个新媳妇的态度。

自家身边丫头对周澜的态度,自然是反射着自己对周澜的态度。

所以难道自己对夫君态度不正确吗。以后自己可得注意一些。

周澜去族里那边上学,一时半会的肯定赶不回来。

姜常喜换了衣服,打扮的非常郑重,去前院求见老师了。

文摘先生还是周澜拜师那天见过周澜这个弟子的内眷。

今日弟子不在家,内眷过来拜见自己,肯定是遇到事情了。

先生皱皱眉,小书童就跑出去机灵的把事情打听清楚了。

回来同文摘先生学舌,先生听后点点头,姜三老爷这个小闺女,岁数不大,处理事情却非常老练,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知道打点衙役,不给自家埋隐患,考虑比较长远。

弟子不在,自己这个长辈怎么也不能让内眷出头。

老先生直接让管家把衙役带过来了。

县尊大人能让衙役过来,那就肯定是交代过的。

衙役都没有想到,他们竟然被名声这么胜的先生接待了。周大爷这个弟子,让老先生这么费心的吗。

听说县尊大人见先生一面都不容易呢。他们可是不敢怠慢。

文摘先生面前,衙役们态度很好:“县尊大人说了,因为有人检举所以按例过来走一趟。不敢打扰先生。”

文摘先生缓缓点头:“该是如此的,小徒稍后就到,二位有什么疑惑,看着哪里不合规矩该如何办就如何办。”

两位衙役:“小人不敢,县尊先生那边,周公子的庄子有过登记,都在先生的名下。县尊大人不过是打发小人们过来给先生问好。”

文摘先生:“县尊大人太客气了。”

姜常喜就这时候过来的,真的没想到,这样狗屁倒灶的事情,先生竟然亲自接待了。

姜常喜盈盈下拜:“先生。”

文摘先生扫一眼姜常喜:“嗯,不用多礼。”

姜常喜转身这才用内宅掌家夫人的气度面对官差:“两位官差大哥辛苦跑一趟,还请二位请稍后,夫君稍后就到。”

衙役们在先生面前不敢放肆,回避了视线:“见过周大奶奶,小人唐突了。”

姜常喜一脸的郑重:“官家事宜,不敢怠慢。公事完毕,小妇人再招待二位官差大哥。”

人家把官家位置摆的就那么郑重,让两位衙役都觉得自己身份很不一样。

别看就这么两句话的功夫,文斋先生对于小徒弟的媳妇印象就相当不错。

姜家在保定府的身份,个把衙役真的不看在眼里。

姜家的姑娘在府里时,别说,衙役,就是见了县尊大人的内眷,那也是平起平坐的。

如今这姜家女到了周家不过几日,竟然能折腰如此招待衙役。可见是个拎的清的。

老话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若是放不下身份,弟子日子不好过。

姜三的闺女,在身份的转变上更是应对无误,很是难得。

两位衙役不敢让文摘先生同人家内宅夫人这么捧着,既然是公事公办,办完了人家就告退。

公事过后,姜常喜也落得下面子,立刻招待二位官差:“二位官差大哥且慢走,这庄子偏僻,小妇人备了水酒,还请二位官差大哥赏脸。”

两位官差:“不敢,不敢,周大奶奶客气了。小人还要在县尊大人那边回话。小人告退,打扰先生了。”

见留不住,姜常喜立刻让人送上土仪。半点不小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