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485)

姜常喜心喜的上前两步,难得这番小儿女姿态,姜常喜姿态做的很足,给周澜个惊喜。

还小声的同大利说:“扶稳了我,别让我扑太快。护着肚子。”

大利心说,您干嘛用这种,前倾的姿势走路,多危险呀。

待马车停下,还没上前呢,就被下车的先生给拦住了,先生对着女弟子冷酷的开口:“先别急,待他们把文章默完。”

姜常喜抽抽嘴角,把扑过去的身形稳住,力图镇定:“您就不能等他们明日,不,回府再写吗。”

先生斜眼女弟子,科考大事,岂能耽误:“别捣乱。”

姜常喜,一个利索的转身,变成了稳重的当家奶奶,碎碎念的:“写不写,能改变什么,还不就那样。”

先生抬眼,姜常喜立刻闭嘴,先生的威严还是有的。

姜常喜就庆幸,还好先生下车比较快,不然自己那番作态,可丢人了。

马车里面,从头到位,常乐都在边上伺候笔墨的。

至于说关于教化的文章,人家常乐说的可简单了:“可见当个慈父多重要,你若是没有慈父的心,怎么会有这样的运道,记住了,要对我姐姐好,对我外甥,外甥女好。”

那是说的全对,周澜完全认可,但凡心思在这上面少用一点,都不会有这样的运道。

徐小郎君当时就崇拜的看着小舅子了,精辟,太精辟了。

府门外面,当家奶奶,不能让马车堵着门口,疏通交通呢。

幸亏换了府邸,如今自家也有马车能进的侧门了。直接让人把马车赶进去。

姜三夫人笑呵呵的过来闺女这边:“心放肚子里面,姑爷好着呢,看精神就知道考的也好。”

姜常喜心说,好不好的也隔着马车呢,没见过这么当家长的:“您改行当大夫了,还是算卦了。”

姜三夫人:“乱说什么,看什么大夫?不许胡说。”

先生同姜三老爷已经去了书房,关上门,两人把前几日大弟子做的文章拿出来,仔细的看了又看。

先生就皱眉,愁得慌呀,大弟子可别抽风,别自以为是。

姜三老爷开始发愁,若是姑爷不是个知道变通的,这文章写的稍微随性所欲一点,怕是也与科考无缘了呢。

先生看了又看之后,气的把文章给甩在桌子上:“当真是不让人省心。早知道,我最初就该收拾他。”

姜三老爷差点点头,跟着立刻转了个弯,人家永远觉得姑爷是对的:“年轻人就该有想法。”

先生拿起满纸的荒唐言:“这个‘想法’能入仕?”

跟着:“没有入仕的资格,没有话语权,他有什么想法都白瞎,折腾不出来水花。别说报效家国,护住家小都难。”

姜三老爷改口为:“二郎想来是个心里有数的,先生只管放心。”

想着被自己划了那么多圈,那么多大叉子的文章,还有弟子当初同他争辩的脸红耳赤的模样,先生很难放心的。

当时的大弟子对于要为外孙,外孙女建立理想学院的心思,那可真是十头牛都拉不回来的架势。

姜三老爷只能安慰先生:“别急,文章一会就写出来了。”

然后送进来两人的文章,都不是关于教化这篇的。

先生黑脸:“定然砸了,不然何至于心虚,放在最后。”

姜三老爷安慰自己:“不至于不至于。”跟着不无担忧的说道:“关于这个文章,这个破题。”

先生瞬间就领悟了,科考舞弊向来重判,摇摇头:“无妨,不说几个孩子都是心里有数的,只说这事,本也是有迹可循,能说的清楚。”

姜三老爷:“多一事总是不如少一事的。”

先生:“倒也不用特意提点,反倒是显得其中藏有龌龊。”

姜三老爷:“但愿都不是心思太单纯的。”不然到处去嚷嚷,没事也弄出来点事。

当然了心思太复杂的也不行,本来没什么,都让他们琢磨出来点什么。

让姜三老爷这么一说,先生倒是少担心自家倒霉催的大弟子了。

拿出原本的时候大弟子关于教化的文章,刷刷两下就给撕了,咬牙切齿的说道:“他若是敢信笔游疆,胡说八道,我定然清理门户。”

姜三老爷看着被先生撕碎的狂言妄语,安慰自己:“不至于不至于。”可心里当真是没底。

等到周澜同徐小郎君把文章交给两位长辈之后,已经把身上的仅有的精气神用光了。

匆匆就各自去歇着了,才出贡院,精神早就顶不住了。

周澜回院子洗漱,过后不久,姜常喜在内院就听先生在外院,朗声而笑,经久不绝。

这是要得道成仙,还是一见钟情碰到了心仪女子,怎么能笑成这样?

姜常喜喃喃自语:“不知道什么高兴的事情,值得先生如此奔放不羁。”

周澜抿嘴,不用猜都知道先生因何如此,笑话他识趣居多,得意文章写的都是先生的理念其次,当然了文章写的不错也有些原因。

第549章 长远计

对于周澜来说很糟心就对了,就知道会被先生如此笑话的。

显得自己当初在先生面前的夸夸其谈,同小孩过家家一样。周澜安慰自己,这叫审时度势。

拉着媳妇,关上窗子:“别管先生,陪我歇会,你不在身边,我心里总不踏实。睡不好,吃不好的。”

姜常喜直接捂上周澜的嘴巴:“睡觉。”

好吧,没一会这屋子就没有动静了,两人睡着了。一点误会没有,就是美滋滋的睡着了。

先生那边看着文章:“不愧是我大弟子,你看看这教学理念,是不是已经得了先生我的真传,哈哈,成日里看着他折腾,嘴硬,关键时候还是认可先生我的教学理念。哈哈哈。”

当弟子的知道先生的理念厉害,这就是对先生最大的认可。

姜三老爷看到这文章,没别的想法,就是觉得自家姑爷这届进士,妥了。

看着先生那边高兴成那个模样,姜三老爷:“您这是有多满意呀,文章是不是还不错。”

先生:“倒也不是,就说这小子就是嘴硬,成天的跟我折腾怎么给他们家小郎君开蒙,说的头头是道的,弄的我这个先生以为自己教学多苛刻呢,看吧以后看他还敢不敢折腾。”

拿着这篇文章,先生都想甩到大弟子的脸上,就问一句,打不打脸。

姜三老爷就不知道先生心心念念的竟然惦记这个。

姜三老爷:“不是,我是想说,你觉得这文章如何。”

先生终于严肃了那么一些些:“若是没有意外,这进士应该是跑不掉的。”

至于其他的不好说,毕竟自家弟子这几篇文章里面,有这么一篇特殊的,夸弟子等同于夸先生自己,脸皮修炼的还不够厚。不过自家弟子的文笔,当真是不错的。

科考文章,文笔固然重要,最重要的还是文章中不能犯忌讳。先生同姜三老爷仔细检查过文章都松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