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488)

医婆那边作为专业人事,安慰自家大爷:“大奶奶怀相好,肚子并不大,胎儿大小也刚好。大爷尽管放心。”

事实证明,周大爷不放心专业人士,不想在这种事情上给任何人面子。

人家还请了大夫,还请了两位,媳妇吃的太多了。这事得好好地弄清楚。

姜三夫人不怕姑爷折腾,看得出来姑爷惦记自家闺女,只有高兴的份。

姜三老爷怕夫人心里不高兴,还安慰姜三夫人,姑爷不是说你照顾的不好,只不过让大夫看看大家都放心。

姜三夫人斜一眼姜三老爷:“那是我亲闺女,我姑爷请八个大夫过来,我才高兴呢。”

大夫听闻孕妇能吃,再看看孕妇的怀相,同医婆说的差不多。

不过人家更保守:“还是要找熟悉接生的妇人瞧瞧。只要胎儿不是很大,就没有问题的。”

毕竟孩子太胖了,到时候生产受罪。生孩子这块,人家大夫不如产婆能看的清楚,经验丰富。

姜常喜就替周澜脸红,人家医婆说的多好,非得找大夫,结果呢,打脸不打脸。

周澜脸皮扛得住,而且打脸这事,最近他习惯了。大大方方的同人大夫道谢:“府上医婆经验老道,倒也这般说的,麻烦大夫您了。”

拿钱看病,人家不怕麻烦的。

扭头人家周澜就拜托医婆:“还要您多费心。”

姜常喜替他尴尬,怎么好意思呦。

还要人家医婆笑呵呵的,只当是大爷心里有大奶奶,怎么折腾看着都高兴。

剩下夫妻二人,周澜拉着姜常喜叮嘱:“还是要注意一些,别吃那么多,听闻生产很凶险的。”

跟着加了一句:“也不能饿着。”

所以你到底要我如何嘛?我还能把自己撑着?

周澜不好意思,要求有点矛盾,然后:“主要是你要平平安安。”

所以自己这个生孩子的还没害怕呢,这位先害怕上了。

不过确实太能吃了点,这要是不太富裕的人家,搁不住她这么吃了。

没看到大利都发愁了吗:“大奶奶您说我是不是不太适合成亲生子。”

姜常喜也没发现最近大利看上什么人:“你受情伤了?”

大利:“那是什么?”

听听人家多牛呀,情伤,人家都不认识为何物。

姜常喜:“不然你怎么就不适合成亲生子。”

大利姑娘难得深沉:“奴婢同大奶奶一样,都是力量型的,您怀孩子吃这么多,奴婢怀孩子的时候估计吃的也少不了,依着奴婢这点身价,生不起的。”

姜常喜瞧着大利姑娘,吃东西都不香了:“合着我就是给打前站的。”

大利:“那不能,主要是您有生孩子的实力。”

姜常喜咬着后槽牙:“谢谢你。”

(本章完)

第552章 显摆过头了

然后姜常喜就注意饮食了。生孩子没问题,身体不能走样的太厉害。

问题就是吃那么多,自己体重却没有长,这个就不太科学了,吃哪去了?

而且这年头的重量如何计算且不说,这年头的‘称’,称活人的体重,实在不太好看。

为此,姜常喜特意让人做了一个大大的天平,主要是为了自己站在上面称体重,配种砝码什么的,做的都挺标准的。姜常喜吃过东西,或者每天早晨,都要站在天平上秤一下。

体体面面的站着就能称体重,不用坐在框子里面,让两人抬着。

缺点就是不够小巧,有点占地方。随身带着肯定是不方便的。

不过哄好东西,总是不会被埋没的,这东西很快就被大贵弄到自家庄子上去用了。

人家大贵说了,庄子上有的是地方,这玩意用起来方便,好使。

周澜瞧见这东西的时候,都佩服媳妇:“当真是太有想法了,称竟然还可以这样用。”

姜常喜都有点不好意思了,毕竟不是自己的智慧。只是不想被人放在框里抬着称体重而已。

而且她是孕妇,坐在框子里面让人抬起来称体重,危险系数很高的。

周澜站上去称了自己的体重:“原来的时候,我觉得称体重不够体面,基本不会去称体重的。”

如同周澜这样的读书人应该很多的,可就是没有人想过,把这个事情变得体面一些。

别人没有想到的事情,自家媳妇就想到了。周大爷想到这些,心里有点嘚瑟。

周澜显摆之余,把先生请过来,也称了体重。

先生对此连连感叹:“谁能想到,竟然为了体面,而弄出来这样的东西,不简单,不简单呀。只不过蠢笨了些,还把简单的东西弄复杂了。”

周澜喊先生过来,那是见证自家媳妇聪明的,赶紧说道:“称体重用刚好,好过在框里让人抬着,这样不失体面。”

先生对着女弟子头一次认真的说道:“你要不要认真的同先生我读书。”

姜常喜腼腆的说大实话:“读诗词的话还是算了,做文章的话,弟子也怕写出来东西,您看了上火。”

先生听后,说的颇为遗憾:“除了这些,倒也没什么可教导你的,是先生的本事差了些。”

这场面,让其他人根本不知道说什么。你们师徒这话听着怎么如此别扭。

姜常喜差点腿软,先生如今不直接挤兑人了,学会讽刺了:“您在讽刺弟子?”

先生:“就不能是先生在推崇弟子吗。”再说了,讽刺,那也得你听得出来呀。

姜常喜:“那不能,弟子这些都是小聪明。”

先生:“可不是谁都有这样的小聪明的,我这读一辈子书,都未见的有你这样的成就。”

嗝,姜常喜被噎了,成就,这个词用的是不是有点邪乎:“您别吓我。”

先生:“出息,你能把称做出这样大的改进,让称用处更大,可以称更重的东西。这已经是不菲的成就了。”

姜常喜慌忙摇手:“不,不,我这也是从书上看来的,先生,弟子当真没有如此厉害,提不上成就的。”

顶多就是弟子财力雄厚,折腾的起这些玩意。

我把庄子经营那么好,手里银子一年比一年多,怎么就不夸夸她呢,这就是为了体面一点的改良称而已。

先生再次感叹:“竟然不成想,你还有谦虚的品质。”

这话就太不让人高兴了,怎么能这么说话呢。她身上好品质少吗?

先生转而研究这个笨重的天平:“咳咳,这个是什么东西,如果这个足够,是不是多重的物体都可以称。”

姜常喜:“也不是,中间这个杠杆也要能承受的住才成。”

先生绕着天平转悠:“你这个最重能称多少。”

姜常喜:“倒是没试验过,三五百斤肯定是没问题的,六七百斤没准也可以。”

先生黑脸:“你这弹性也太大了。怎么如此不严禁,数字的东西都该准确。”

大利:“这有什么可想的,试试就可以了,这样的配重砝码,我做了好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