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澜露出来个笑容,可却不达眼底。
本来可以更好的,爹爹半生的辛苦,几年就被周二叔给败落了,说不恨周二叔,周澜都觉得假。
姜常喜不懂周澜此刻落寞到底是为什么,毕竟公爹故去那么多年了,早就该接受显示了。
周澜这个年纪中了进士,该志得意满才对,即便不骄傲也不该是这个神情,过去拜访故旧,那不就是让人知道,他周家还没有没落吗?
姜常喜拉拉周澜的手:“别多想,左右都是过去的事情了。主要还是看咱们以后怎么行事呢。”
多想无益,改变不了什么的:“若是放不下,那就把那些同公爹相处不错的人家,走动起来好了。”
周澜反握住姜常喜的手,他到没有这样的想法:“我就是一时相岔了,让你担心了。”
至于说那些故旧,若是自己位置足够耀眼,不用他特意结交,也一样的。
若是他混的不足以让人挑眼皮,走动也没有意义。
如今的周澜看的通透,真的不强求的。就如同媳妇说的,大浪淘沙,留下的是金子。珍惜值得维系的情谊就够了。
然后要拜访的人家到了,周澜扶着姜常喜下车。
看到人家府邸的大门口,姜常喜觉得有点刺眼,如此门第,这可真是没想到。
看这个气派,这怕最低也得是三品人家吧。
反正林舅舅同李大人的府邸都没有如此的气派。
周澜同姜常喜说道:“钱伯父同父亲一样,科考出身,年轻时候日子过得颇为拮据,所以更注重门面功夫。钱伯母一路陪着伯父科考过来的。”
姜常喜也就点点头,大致心里有数了。
周澜如此笼统的介绍,想来也是对内眷这块不太熟悉,说多了反而不如让她自己去看。
门口的石狮子反正不是什么人家都能随便放的。这点姜常喜还是明白的。
如先生那般的大家,可以喜欢柴扉草屋,可以不住高门大户。那是喜好,那是情趣。
可还没有功名的读书人,肯定住不得门口摆着石狮子的门户。而这是礼教,是律法。
姜常喜点点头,个人喜好而已:“挺好的,看上去气派的很。”
周澜特意看看大门口,原来自家媳妇喜欢这样的,以后记得自家府邸也要装饰的气派一些。
周澜扶着姜常喜到门口,递上拜帖,家丁引人进院子,然后管家接手,送他们进外院,然后再有婆子引着姜常喜去内院。一套流程下来,让姜常喜有误入贾府的错觉。
姜常喜心下感叹,见识到了,不光门面装的好,这内里也装的一手好……呵呵。
不过这算是人家的地方文化,若是自家有幸到这个高度,姜常喜觉得她也会学这一套的。
当然了,碍于管理方便,节省用度这方面,该简化的还是要简化的。
(本章完)
第639章 旧事
心下也在想,若是公爹还在的话,自家也不差的。
也难怪那时候,自己尚在闺中,就被各种优待,想起来都要感谢公爹呢。
姜常喜觉得回府的时候,有必要给公爹上柱香。
周澜那边如何且不说, 姜常喜那边拜见这位钱夫人还是很顺利的,别看整的很繁琐,可钱夫人很和气,保养的很好,打扮的也精致,不是暴发户那样的气息。
姜常喜步履从容,羞涩腼腆的上前行礼:“见过伯母。”
钱夫人一把拉住姜常喜:“别客气, 听闻你怀着身子呢, 可真是有福气, 你爹在的时候,同你伯父相交甚佳,你到了这里,就同自家一样,莫要客气。”
姜常喜一副羞羞涩涩小媳妇的模样:“是伯母抬爱了。”
钱夫人身边还有一位年轻媳妇,打扮端庄,样貌出尘,钱夫人帮着引荐:“这是我家儿媳,稍长你几岁。”
姜常喜行礼:“嫂夫人好。”
钱少夫人拉着姜常喜,张嘴就是爽朗的笑声:“弟妹莫要客气,以后都在京城,咱们要常走动的。”
跟着:“弟妹是个有福气的,周贤弟年纪轻轻就有了功名,如今弟妹还身怀有孕, 周贤弟可真是双喜临门。”
这官宦人家的长媳, 当真是八面玲珑。每一个都是凤辣子一般。
姜常喜露出来一个腼腆的微笑:“我年轻不知深浅,还要嫂嫂教我。”
钱少夫人:“哎呀,弟妹可真是招人稀罕,性子怎么如此腼腆。等弟妹同我一样做了几年的媳妇子,脸皮就不会这般薄了。”
钱夫人笑呵呵的:“是你脸皮厚,你弟妹成亲几年了,人家性子就是腼腆。”
对于姜常喜,钱夫人当真是瞧上眼了,别看人家羞羞涩涩的,可人家说话大方,举止从容。一点小家子气没看出来。
钱少夫人上下打量姜常喜,开口还脸红呢,不知道的以为新媳妇呢:“当真?”
姜常喜没否认也没有承认:“嫂夫人夸奖我,或许我面嫩。”
总不能说,我们成亲的时候,年纪还小,别看我看着岁数不大,也才怀了身孕,可我真不是新媳妇,是老油条呀。
我还收拾过二叔,嫁过婆婆。这也不好炫耀不是。
想到这里, 姜常喜终于有点不淡定了, 抬眼看向上方的钱夫人, 姜常喜觉得人家既然能见你,就不会一点不了解的。
自己这点老底,估计知道的差不多。想明白了,这次脸色是真的红了。自己矫揉造作的有点过了。
钱夫人也笑:“好了,以后带着弟妹出去走动走动,同你这些姐妹认识认识,省的你弟妹一个人在府上闷。”
姜常喜:“多谢伯母,是伯母心疼我。”
钱夫人接着说的话,就有一些为难:“哎,说起来,你祖父祖母在京城的时候,开始也是有走动的。”
那就是后来不走动的,姜常喜作为小辈,不能非议长辈的是非,钱夫人说,她只能听着。
钱夫人也不用别人搭话,自顾的说道:“可后来走动就差了些,不好同你们小辈说些是非,可周老太爷同老夫人,惯得你叔父,确实是不太像样子。所以走动的就少了些。
姜常喜明白,道不同不相为谋,何况一个官身,同周二老爷这么一个行事不着调的结交,没得降低身份。
钱夫人:“等你伯父再知道府上消息的时候,你祖父祖母同叔父已经回了保定府。”
这样的身份人家,能把这件事放到面上,含糊的带过,就说明,周家在京城的产业落败,同人家关系不大。
而且人家有心解释一二。给足了他们这些小辈的面子。
姜常喜不纠结前事,何况那是周二老爷败的家,同他们小夫妻没什么关系。
只是说道:“祖父祖母年纪大了,想要落叶归根,膝下唯有叔父一人,甚是舍不得。叔父孝顺,才舍下家业陪着祖父祖母回保定府宗族那边定居。”
钱夫人对姜常喜更满意了,别管怎么说,在外都是一家人,周二老爷丢人,他么小辈儿的也不光彩。这孩子是个明白的,能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