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577)

简直就是在说,这膳食铺子是为了他一个人存在的。

周澜就觉得他吃的不是饭,吃的是满满的情谊,是常喜对他的情谊。

初开张,姜常喜只是在店铺门口简单的放了俩挂鞭炮,对外宣传了一下店铺的主要业务。

简简单单的一个开头,人家想好了,一时半会的卖不出去也没有关系,毕竟主要是方便自家人的。

别看店铺小,可姜常喜愣是从这件事上,看到自己昏聩的一面。

这同人散尽千金博红颜一笑的败家爷们,似乎也没相差多少。

不能深想,不然周澜铁定就是个祸害了。

店铺里面布置简洁大方,最大的地方就是厨房,而且敞开式的,让过来订餐的人,能随便看着灶房师傅们做菜。

这让进来的人都耳目一新,他们针对的客户,是一群官老爷,都是君子远庖厨那波的,见过厨房的都少。就连人家官老爷身边的小斯,去过灶房的都不多。

姜常喜弄的这个明厨亮灶,当真是抛媚眼给瞎子看了。

靠近门口的地方,放了几张简单的桌子,如果有想要在这边吃的,有这么一个不太奢华的落脚之地。

余下的雅间什么的都没有。人家做的是快餐业务,主要靠外卖,便宜这些上班人用饭,这项比较招人。

结果,大贵那手艺,在敞开式的厨房里面垫了那么两下,闻着味客人就上门了。

也没人讲究什么君子远庖厨了,这师傅的手艺,做出来饭菜味道太霸道了。

结果就是,外买,快送的亮点愣是没能体现出来。靠着大贵这份手艺,愣是开张大吉了。

自家店铺的伙计都说了,饭菜香味,飘的一条大街都是。难怪那群官老爷们闻着味道找过来了。

当然了用过饭的客人,都同他们定了餐,而且上交款。

弄得这边掌柜的都有点慌,你们一个个的都是官老爷,最差也是官衙里面当差的,真的不怕你们不给银子,不用上交款的。那可是官爷的银子,不好收呀。

可这些官员也明白呀,手艺这么好的店铺,他们若是不上交款。以后未见得有他们的机会。

这条街上最不缺的就是官,而且一个个的都比他们官大。

不然你见过谁家三品官在街上转悠,闻着味找饭吃的。也就是他们这群底层的自己出来觅食。

然后就是周澜那边的翰林院,不用姜常喜出手宣传,见识过周侍读用饭的人,听闻周侍读府上的丫头出来自立门户开饭堂了。立刻就让人去订餐了。

一来给这位踏实做事的同僚周侍读面子,二来就是当真是向往周侍读府上的饭食。

说是人家丫头自立门户做的饭厅,可大家心知肚明,那就是周侍读府上的产业。

京城居大不易,谁家日子都不好过。可不得私下折腾点产业吗,真的指着他们的俸禄,怕是连走礼都不够的。

所以没什么宣传的开业第一天,姜常喜的食谱里面,饭菜,什么都没剩下。

在二楼坐镇的姜常喜也是没想到,这竟然都成,京城的银子是不是太好赚了些。

话说自己弄来那么多的外卖员,还用得上吗?

要知道这二楼专门留下来给这些外卖员歇脚的呢。看来有点多余。

大利看着楼下,各种锅灶里面被卷积一空的吃食,询问自家夫人:“这算是成功了吧。”

姜常喜也很纠结呀,这成功与否,她也不好说:“那要从哪方面看了。”

毕竟自家做的是快餐,外卖为主的。可明显,外面业务还没开始呢,饭菜先没了。

本来想要靠先进理念占领新市场的,谁想到靠手艺赚了第一波。

这年头的午饭,就是中午歇着的时候,啃两块点心。如同姜常喜这样,专门做快餐,午间送的真没有。

这毕竟是京城,姜常喜方方面面都想到了,未免让人抓了把柄当话说,人家的午饭都称作点心,而且每一份饭都跟着两块点心的,不强卖给你,而是强送。

当然了点心钱那是加在饭食里面的。

大利同大贵都说没必要,店铺里面还要搭两个跟着大贵做点心的师傅,白搭银子。可姜常喜很坚持。

再说了,他们家做的点心也蛮好吃的。说不得以后,点心比饭食还出名呢。

过了中午这个时段。自家店铺门口好些小厮围着,询问,店铺定不定晚饭。

大贵看着这么多的客源,忍不住差点就点头应下了。都是银子呀。

姜常喜都让人婉拒了,对大贵他们说的是:“就这么大的店铺,真的定晚饭,也做不开的。算了,银子是赚不过来的。咱们把中午的快餐弄好就不错了。”

一来、姜常喜不想员工太辛苦,二来,姜常喜怕以后有抹不开情面的情况出现。

晚上这段时间,留两个师傅值班,做些面子活。

当然了这话不好说出来,毕竟万一这店铺没有自己以为的成功,自己这些设想未必用得到。

好吧,大利大贵是眼光没有那么长远的,都有点心疼,眼看着银子从手里飞了。

然后那些小厮,就开始为自家府上的官老爷们订餐。一个个下手,又快又准,没有算计银子的。

不过人家都不要外送这项业务,他们都是在衙门口伺候老爷的,用什么快送呀?

用了快送,他们还怎么在老爷们面前露脸,人家说了,都是自己过来拿。

你说愣生生的把姜常喜才做了两天培训业务的快送员给整下岗了。

第653章 办公室文化

大利瞧着都有点着急:“这可怎么办呀,人手这么多,咱们可是花着银子呢。”

姜常喜也很愁,认真的说,这真的是不成功的一次创业。

可看着掌柜的让伙计们抬上来的银子,也不能说不成功,银子还是到手了的,而且竟然都是上交款。

感叹一句,果然都是不差银子的。

当然了,人家这么痛快的给银子预定,也说明,人家有这个底气,不怕你卷银子跑路,更不怕你应付了事。

掌柜的笑的眼睛都睁不开了:“大贵姑娘的手艺当真是了得,活招牌呀。”

有些话不用他说,东家也该明白,这条街上的买卖,容不得偷奸耍滑,可不是贫民百姓招惹的起得主。

掌柜的心里亮堂堂得,拱拱手就告退了。心说,这买卖稳了,好好干能养老的。

大利就看着那群闲着的汉子,发愁,都花了银子的:“咱们庄子上还是需要人手的,不然就去庄子上。”

跟着:“而且这才是头一天,咱们店铺还没什么名气呢,也许以后,会有稍远一些的衙门口过来订餐。那时候就用上他们了。”所以还是发愁。

姜常喜点点头,也对,说不得什么时候就用上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吗。

总不能用不上就解雇人家不是。而且才是买卖开张头一天呢。

大贵还建议姜常喜:“不然就把楼上收拾出来,弄几个雅间吧。奴婢瞧着,买卖差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