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610)

探花郎再次被掘了,探花郎拱手道歉:「是我不该打扰小郎君读书。还请小郎君谅解。」

常乐:「若是能同探花郎讨论学识,还是很荣幸的,不过付大哥如今志不在此。常乐就不奉陪了。」

探花郎把人都惹恼了,还没见到人,索性脸皮厚到底:「咳咳,常乐,当真不能见到大利姑娘吗?」

常乐:「付大哥,惦记别人家的姑娘,总是不合宜的。」

探花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且女娘也不能总留在府上。」

常乐:「若是付大哥三媒六聘的请人说媒,大利姑娘即便是不同意,也会同付大哥说清楚的。常乐虽然还小,礼数也学了一些的。」

你看我们家很讲道理的。你这叫什么,这叫见色起意。君子追求的方式不对。

探花郎灰溜溜的败走了,强撑着脸面:「你还小,你不懂。」

常乐也不同探花郎辩解,送探花郎出书房的时候,淡淡的说了一句:「常乐不需要懂,常乐只要尊重,爱重以后的夫人就够了。毕竟,夫人是以后同常乐患难与共,相互扶持的人。」

非常明显,如今探花郎的行为,对未来的夫人不够爱重。这点让人小郎君鄙夷了。

人家一个娃娃,句句说的都在点上,很是让探花郎羞愧,可就是没能断了探花郎窥探大利姑娘的心。

常乐怕是以后都不会招待自己这个客人了,探花郎断了一条来周府的路。

人家常乐再好的脾气,都恼了,多讲究的郎君呀,愣是没有出来相送。

周澜本着同僚之宜相送到门口,还劝了一句:「付兄,还是赶紧娶个嫂子进门吧。」

不该惦记的别惦记。好好的郎君,为了一位不想娶的女娘,都折腾成什么样了。

其实说白了,可不就是想不想「娶」的问题吗。若是探花郎三媒六聘的来求娶,姜常喜定然认真考虑的。

探花郎叹气,说的他不想是的,可当真是不容易呀,他就觉得大利姑娘合适,可大利姑娘娶为夫人,当真是难,很难的。当然了不娶大利姑娘,娶别的姑娘,依然不容易就是了。

付探花郎还是不想放弃大利姑娘:「周贤弟,能否让为兄同大利姑娘见上一面。」

周澜:「让小弟给付兄诱拐人家姑娘的好机会,付兄觉得我们府里能做出这种拉皮条的事情吗?」

付探花郎,肩膀都达拉下来了,看来是见不到了。

周澜:「别说真的没有可能,即便是有,付兄有没有想过,万一的话,我们府上对于未来的嫂夫人是个什么存在。以后让内人如何同未来的嫂夫人相处?付兄呀,做人不能不厚道,此事千万别再提了。」

周澜当真是想的很长远,人家小夫妻想的都是长久相处之道。

这话说的让探花郎无地自容了,可他心里,也没有想过要娶什么样的夫人。

(/_)

第690章 说不定谁惦记谁呢

可眼下他心仪大利姑娘,只是觉得大利合适陪在身边,所以对于周贤弟这样阻挡他追求女郎的行为,很有一些小幽怨的。尽管心里清楚人家周贤弟说的句句在理。

更幽怨的还是,大利小娘子不明白他的这份钟情,没给他任何回应。

探花郎在想小娘子们如今都这般难讨好的吗,问题他都没有同人家大利姑娘真正的讨论这个问题。这也是为何探花郎一直不死心的原因。

周澜也真的是好意,他这边拦住了,总好过,让大利姑娘出手,殴打探花郎的好。要知道大利姑娘那脾气可不太好。

显然探花郎不领情,还觉得周澜棒打鸳鸯,甚至他觉得周贤弟或许想要监守自盗,在探花郎的心里,大利那是千好,万好的,那样的女娘谁家府上愿意放出去。

看探花郎的眼神,周澜就知道,狗咬吕洞宾了。这厮不可理喻。转身,关门,不想搭理人了。

探花郎走的万分失意。至于人家周侍读的一片苦心,领会到了,就不想领情。

探花郎走一圈不要紧,弄得人家周澜府上一地鸡毛。难怪周澜不怎忙欢迎这人。

姜常喜询问大利:“你是不是给探花郎灌了迷魂汤呀,怎么就还痴情一片了。”人家都追到家里来了。

大利想的比姜常喜还多呢,人家认真考虑之后,得出一个姜常喜都很信服的答案。

大利说了:“奴婢到觉得,探花郎或许遇到,非武力不能解决的难事了,不然堂堂一探花郎,为什么非执着于一个丫头,还百折不挠。您看奴婢也没有那样让人一见倾心的容貌呀?”

姜常喜点点头,大利这性子,日久生情都不太可能:“你也别说的那么重要,只是试了两次而已,还百折不挠?”

听的她都嫉妒了,周澜都没有这么追求过自己呢。大言不惭的丫头。

大利这个脸皮厚的,半点不觉得不好意思,大咧咧回了一句:“反正差不多的。”夫人是不是有点找不到重点。

姜常喜:“算你有脑子,别轻易让人哄了去,回头费力不讨好,没准还让人骗了感情。”

大利:“奴婢可是跟着您身边长大的。只有奴婢哄别人的份。别说轻易哄,他就是费劲哄,奴婢都瞧不上。”

姜常喜听这话怎么那么不对味呢,为什么非得把她遭禁在里面:“我哄谁了,你这话说的相当不对。”

大利就笑,左右她是夫人的丫头,眼瞧着夫人如何哄老爷的,她只要能抗住夫人的嘴,她什么扛不住呀。

看大利那眼神,就知道怎么想自己的,姜常喜就觉得没有说理的地方,她挺正派的一个人,那能是哄吗,为的是家庭和谐,幸福永久。

然后周澜回来了,说的根本就不是大利的事情,人家说的是榜眼的事情:“我瞧着,怕是有想要染指小饭堂的意思。”

姜常喜就笑了:“这倒是个敢想的,人家那么多的老翰林都没说要插手呢,她们倒是挺有脸面。”

周澜:“这也就是猜测,不过还是要做好准备的,怕是被她们打措手不及。”

媳妇折腾出来的东西,付出了多少心血呀,周澜可不想,让媳妇为了这些事情糟心。

姜常喜:“不用担心,自从咱们小饭堂开张,到现在,也算是经历些风雨的,如今的京城,更是好几个衙门口都有了小饭堂,咱们的小饭堂不起眼的很,不值得人惦记。”

周澜明白,若是大贵的手艺,别管这些小饭堂多大的后台,只要姜常喜想要开,就没有别人的一口饭吃,这片买卖,他们家可以独占。毕竟口碑打出去了。

可常喜放弃了好大的利益,只在翰林院这边的小食肆稳定发展,那就是给别人发财的机会了,明白人都不会掺一脚的。就怕有不明白的人。显然榜眼就不太明白。

周澜心情颇为烦躁:“怕是要你费神应付。”怎么就有不长眼的呢。

姜常喜说的相当有自信:“做生意就是这样的,对我来说,那是挑战。当然了这样的连挑战都算不上,别说我怀着孩子,我就是生这孩子的时候,都搞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