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633)

这个年周澜过的最高兴,还是他爹在的时候,这么热闹过呢。以后有了他们自己的孩子

,肯定每年都这般热闹。阑

周澜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

李府那边最近时刻都是紧张状态,听医婆的意思,李夫人也就这几日的产期呢。

平日周澜不好上门多打扰,趁着过年的时候过去看看他娘。

李夫人看到儿子,眼里是真的高兴的:「二郎过来了,常喜还好吗?」

没有询问儿媳妇为什么没来,这让周澜表情松快不少:「常喜还好,让儿子带她同您问好。天冷,她这个月份,岳父岳母也不放心她出来走动。」

李夫人点点头:「本来就是,她若是大老远的跑过来,才是让我不安心呢,产婆府上可是备着了。要不要娘帮你安排。」

周澜脸色又不好看了,岳母大人从保定府请来的产婆,一直养在府上呢。从来就没有问过他们夫妻的意见,上手就做了,人家姜三夫人说了,多一重保障总是没错的。阑

瞧着自家亲娘问的关系,可自家亲娘的做法可是真是差了一大截。

李夫人可不知道,儿子心里七扭八歪的想那么多,就听周澜说道:「准备好了,娘这里的事情准备的如何了,常喜不能过来这边,可心里惦记的很。常喜说了,过几日就让府上的产婆,医婆,大夫都过来娘这边准备着。」

本来娘俩说话好好的,可听着听着,李夫人自动就闭嘴了。

儿子口中一口一个常喜说,这就算了,处处比自己这个婆婆安排的妥当,即便是再怎么心大,听不出来弦外之音,李夫人也看出来了,儿子似乎对她不是多满意。

李夫人:「说起来,也是赶的不巧,若不是娘刚好不方便,合该是娘过去看着常喜的。」

周澜:「您别多想,顾好您自己的身体才重要。」

说完娘俩都讪讪的,有点谈不下去了。阑

周澜瞧着李夫人不开口了,也跟着不说了,其实娘俩都不开口,就这么彼此看一眼,确定对方还好,就很不错的相处模式。

周澜叹口气:「娘,别多想,儿子知道,您生产的时候,李伯父自然是安排妥妥当当的,舅母也会过来看顾,可到底儿子也不放心的。还是要医婆,产婆过来的。」

这毕竟是自己人,大宅门里面阴私多着呢,也就是李伯父府上,没有那么多的小妾,兄弟争斗,不然周澜可能要把亲娘接走生产的。

毕竟任何事情都没有人活着重要。

第716章 谁喜欢的

让儿子为亲娘生产这种事情操心,李夫人还是知道不好意思的,也知道儿子的担忧,心里有点酸涩:「让二郎费心了。」晳

余下的李夫人也不知道如何开口好,不过若是说信任,关键时候,李夫人其实也更信任儿子,这点毋庸置疑的。

亲母子,何故生疏至此,周澜:「娘您好好的,最重要。余下的都不要多想。」

李大人过来的时候,就看到娘俩气氛不尴不尬的。说起来周澜这个小辈,李大人那是真的喜欢,可惜就是走动的一直不太亲近。

李大人都看的出来,夫人同自己闺女相处,都比同这亲儿子相处的自在。

李大人拉着周澜叙话,很是亲近:「二郎肯定是担心母亲,不放心了。」

周澜拱手:「母亲这边让伯父费心了,伯父,母亲生产的时候小侄还要过来叨扰。」

李大人听了立刻点头应诺:「二郎能过来,那是你娘的福气,叨扰什么呀。」晳

李大人说的情真意切:「咱们府上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人口也简单,若不是常喜怀着身子不方便,本来要接常喜过来给你妹妹作伴的。如今二郎能过来那真是太好了,咱们爷俩做个伴,我这心里是真的踏实。」

跟着李大人就同周澜念叨,府上的一些应急准备:「产婆,医婆,大夫这些伯父都想到了,你妹妹年少不顶事,内宅那边,我请了你舅母过来帮衬,二郎就放心吧。」

周澜听的很认真,最后认同的点点头,对着李大人拱拱手,很有心了。自家爹还在的时候,对她娘应该也就这样了。

李大人跟着就说了:「回头你娘生了,这些人就都送到你府上去看着常喜点,这样你娘同我也放心。」

所以你看,同样的话,人家说出来,就那么让人心里舒坦。人不问你用不用,就这么打算的。

周澜再次拱拱手:「小侄不同伯父客气,内人那边做再多的准备,小侄心里都不踏实的。」

跟着说道:「不怕伯父笑话,小侄自己府上有不错的医婆,产婆,不过岳父、岳母还是从保定府请了有经验的产婆过来,就这小侄也觉得不踏实。」晳

李伯父就爽朗的跟着笑了,二郎拒绝的都让人心旷神怡:「你年轻没经过事呢,心里忐忑那是难免的,只要咱们准备充分,定然是没有问题的。」

更是安慰周澜:「二郎二郎媳妇都是有福气的人,也别过多忧心。但凡有需要,伯父这边你随叫随到。」

李大人应诺的豪爽,这样一个人,很难让人不喜欢的。

至少周澜对于这位伯父,那是没什么意见的。而且相处起来,比同亲娘相处都轻松的多。

都已经上衙当差了,李大人不能同姜三老爷夫妇一样给周澜红包,不过大过年的,还是给周澜准备了些东西的。

没想到周澜大大方方的收了,让李大人颇为欣喜。

实际上周澜是在家里收习惯了,真没觉得同原来有什么区别。主要是李大人送的礼物合心意,不出格,刚刚好。晳

周澜告辞的时候,李夫人送到大门口,不过娘俩还真是没什么特别需要交代的。

这就是一个纯粹拜年的走动。

既然在京城这边,周澜顺路过去了林府那边拜访。林舅舅看到外甥还是高兴的。

可惜周澜就略坐了一会就告辞了。

林舅母还劝林舅舅呢:「住的近,来回走动方便,大过年的,二郎需要走动的地方定然很多。你呀别想把外甥拴住。」

林舅舅笑呵呵:「也对,二郎刚才还说呢,才从妹妹那边过来的。」

周澜回府的时候,人家姜三老爷夫妇已经回府了,还带回了齐大

人府上,为外孙女准备的一车好东西。晳

可真是看出来人家齐府的实在了,也看的出来人家对外孙女,外孙女婿的看重。

姜三夫人对着闺女姑爷笑眯眯的交代:「你们舅母这几日忙的走不开,说了过了正月十五再来看常喜,不亲眼看看她你舅母是不放心的,你外祖父还给你准备了一匹马。」

周澜有点不好意思:「本来应该小婿过去拜见外祖父的。」

姜三夫人:「可别多想,日子长着呢,有的是时间走动,先忙活你自己的,你外祖父心里都明白的。」

这就是远近亲疏,周澜心里明白都是岳母帮着在其中周旋了,周澜:「娘,哪日,小婿寻了京城最好的酒水,去讨好外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