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660)

孩子饿的时候,请奶娘们过来就是了。

然后奇迹就发生了,姜常喜怎么逗孩子玩,两个孩子都不带恼的,睡的时候就好好睡。

玩的时候,随便姜常喜折腾也不哭。偶尔去轻轻的贴着孩子的脸蛋,孩子都不带醒的。

姜常喜还试着给孩子喂奶了,虽然不够吃,可好歹吃到点。就这,不够吃,两个孩子都没有哭。

看傻了昨天晚上哄孩子们的大福,大贵两个。这同昨晚比起来,简直就是换了孩子。

大福都感叹:「难道小郎君同女娘这么小,就能认人了?昨天晚上的时候,他们可没有这么好说话。」

大贵跟着点头:「可真是神奇。夫人怎么玩,他们都不哭呢。昨天好不容易把他们哄睡着,碰都不让碰一下,不然咧开嘴就哭,一点面子都不给的。」蕭

姜常喜听到他们这样说,忍不住笑了,不愧是亲生的,够给自己这个亲娘面子:「这还是个看人行事的。你看让吃就吃,尿了就哼哼,还挺好带的。」

这话,不知道姜三夫人同齐夫人若是听到的话,是个什么心情。毕竟昨天熬了一宿的是她们。

周澜还是一大早的时候,特意过来看过孩子们,同孩子娘才去上衙的。

不过人家当爹的看到的是一双儿女的雨雪可爱,难带什么的,真的没体会到。岳母没给他这个机会。

翰林院里面,诸位同僚同周侍读的贺喜声依然在的。周澜那春风得意的小表情,比初入翰林院时候,可傲娇多了。

听闻昨日同僚们的众位夫人在周府看过双胞胎的,回府之后,就没少夸人家府上的两个孩子多漂亮。

弄得诸位大人今日看到周侍读都过来恭喜一番。蕭

周澜就觉得翰林院这地方,虽然是狐狸窝,可人情挺厚。同僚之间情谊还是很真挚的。

探花郎凑过来:「贤弟,当真了不起,龙凤胎呢,不知道可有什么生子秘诀?」

周澜斜眼过去,开口就放大招:「即便是有,付兄也用不上呀,毕竟付兄如今还没有夫人呢。」

你说多缺德呀,说话多戳心呀。弄得付探花郎脸色黑的都不能看了。周贤弟这是不想继续结交的节奏。

赵侍读本来竖着耳朵想要听秘法的,他虽然老了,他儿子们也到了要成亲的年纪了,这艺多不压身不是吗?

谁能想到周侍读如此的促狭,逗人玩呢。果然生龙凤胎的秘诀不是那么容易讨的。

这还不算,周澜还过来同人探花郎开口说道:「对了,最近因为府上的事情多,忘记询问探花郎了,伯

母他们可是来了京城?」蕭

探花郎抿嘴,更不高兴了:「周贤弟,心情不错吗,还有心思操心别人府上的事情。」

周澜表示,我都是礼貌,礼数:「那肯定是心情不错的,付兄应该能看出来。」

跟着:「付兄不愿意说,就算了,也是赶的不巧,不然我家夫人该去府上拜会伯母的。」

你看人家不是故意提探花郎不开心的事情,人家是礼貌。

付探花郎夭折后槽牙:「周贤弟有心了,我娘同姐姐已经回去了。不劳贤弟挂心。」

周澜那边再开口,问的就真心实意多了:「府上只有伯母同付兄二人而已,为何伯母没有留在京城陪着付兄。」

让周澜说,付兄府上那么复杂的环境,伯母留在京城,刚好远离付兄出嫁的姐姐们,是非会少很多,何乐而不为呢?蕭

周澜皱眉,难道付兄没有想到这里吗?

付探花郎叹口气:「本应该是这样的,不过这次我娘陪着大姐来的,下次我娘还要陪着二姐,三姐一起过来。」

不是想不到,是他娘不愿意省这份心。

周澜心下提探花郎心塞,这一出出的,当真不容易:「来回奔波,伯母会不会太辛苦。」

付探花郎脸色已经不是一般的难看了:「我娘非得如此。」

他能如何,说的重了,她娘说他不念当初的情分,说的轻了,那几位姐姐哪一个能是好惹的。

若不是府上没有个女眷,不方便招待,大姐差点直接把女郎带过来京城。蕭

想想付探花郎都怕的慌。

探花郎更是说道:「我娘的硬气,都用在我这个儿子身上了。」

听的出来探花郎的无奈。若是强硬一些,又怕被姐妹们说他不近人情,忘恩负义。当真是不容易。

事关长辈,周澜却不好议论的:「付兄,总会有办法的。」

付探花郎不想自己的一摊烂事,只有想到大利姑娘的时候,探花郎才觉得自己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弟妹已经生了侄子侄女,府上的大利姑娘可是得闲?」

周澜叹口气:「付兄,怕是更离不开了,今早我瞧见岳母,舅母,同四个丫头,两个奶娘,眼圈都是黑的。」

这次不是敷衍探花郎,是真的看出来了,府上夫人信任的几位女娘,一年半载的怕是都走不开。蕭

榜眼这个当过爹的都忍不住开口:「亏得弟周贤如今有功名在身,不然这样金贵的两个娃娃,你们夫妻二人怎么照顾的过来。」

第747章 不太讲究的读书人

可不是吗,生双胎虽好,可照顾起来,那真是需要点实力,同人手的。周澜深以为然的点头。

付探花郎黑脸:「周贤弟这是不是不太好,难道为了照顾侄子侄女,府上的女郎都不嫁人了吗?」

听口气就知道,探花郎对此怨念何其重。

周澜失笑:「哦,那可要看有没有人到府上提亲了?」

一句话就把探花郎给整自闭了,毕竟探花郎没有过去周府提亲的事情。所以你以什么身份在这里怨。

探花郎阴郁着脸同周侍读挑衅的眼神对视,火花四溅,明明刚刚才还挺好的两个人,说翻脸就翻脸了。弄得边上的赵榜眼有点无所适从。

说真的,他一直弄不懂,探花郎同周侍读的关系,到底是不是真的好。

赵侍读过来环节气氛:「说起来咱们在翰林院也算是老人了,听闻有一位老翰林要致仕荣归故里,不知道两位贤弟听说没有?」

周澜同探花郎自动休战,周澜:「小弟最近府上太忙了,没有注意这些,多谢赵兄提点,老翰林辛苦,赵兄是说,咱们为老翰林操持一顿宴席送别吗?」

赵侍读看着周澜,他还没有想到这里呢,他是想说,一个萝卜一个坑。想说这个坑的事。

被周侍读如此一说,愣是不好意思往下说了,是不是只有自己一个人这么势力呀。

探花郎跟着也感慨了一句:「还没入阁呢,竟然致仕了。前途渺茫,这消息让人不怎么开怀。」

好吧,赵侍读更心塞了,除了这些你们就不能想想别的吗?实际点的。

然后探花郎同周侍读一块看向赵兄:「我等年轻,不懂事,送行的事情听凭赵兄安排。」

赵侍读揉着额头:「安排什么呀,咱们都是新来的,即便是有送别的宴席,轮得到为兄安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