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这个痛彻心扉,让姜常喜都觉得,这俩孩子太不懂事了。
主要是看到两个孩子只认亲爹娘,认亲舅舅这事,齐家舅母嫌弃自家小姑子了,这不是姜三夫人被挤兑的委屈了吗。
姜常喜这个头大呀:「那不是他们不懂事吗。娘咱们不同他们两个计较。」
周澜跟着给老丈母娘倒茶,让丈母娘消气,谁也没想到,第一次大型的家庭矛盾,竟然发生在这里,矛盾点还是如此的无法调和。关键是两个孩子屁事不懂,说也不听。
可你说不懂事的孩子,为什么知道亲近爹娘,同舅舅呢?这事愣是没法圆说了。
姜三夫人:「你们不用哄我,我也没有那么好哄,孩子们不会说谎,谁同他们亲近,他们心里最明白了。跟你们说,下一胎,胎教我来给上。」
姜三夫人想了,姑爷,闺女同儿子,同她不一样的地方,
就是他们都给外孙们念诗了,而这项活动她没有参与,所以外孙们生下来,不知道亲近她。人家总结出来经验了。
头一胎还没整明白呢,就预约下一胎了。姜常喜不想答应,也不愿意答应。
周澜立刻就说道:「那是自然,等下一胎的时候,娘您教他们练武,倒时候咱们府上的小郎君,小娘子,文武双全。」
姜常喜不得不开口:「到时候孩子肯定同您亲。」
心说,学武多苦呀,孩子能同您亲就怪了,一听周澜就没出好主意。
可惜亲娘没听出来,还深以为然的点点头。相当买账。姜常喜就看着那边周澜奉承姜三夫人了。
最后姜三夫人心气顺了,指着两个睡着的孩子,语气柔和的说道:「可真是气人的孩子。」
周澜摸摸鼻子,心说作为爹娘他觉得孩子挺贴心的,不过让外祖母数落两句,问题不大。
齐舅母进来,数落姜三夫人:「好了,多大的人了,丢不丢人。同孩子较劲做什么。」
没说的是,还是你同孩子们不够亲近,不然怎么就连舅舅都亲近,不亲近你这个外祖母。好意思闹腾?
姜三夫人有齐舅母镇着,有意见也不敢说了,何况姑爷早就把她奉承的找不到北了。.
齐舅母对姜常喜说道:「本来,舅母是想要在这边住到你满月再走的,如今看来舅母那是多余的,孩子同你们亲近,那是好事。」
说的姜常喜脸上都有点害羞了,是两个孩子够给她面子。
齐舅母:「虽然说孩子喜欢你是好事,但也别累到自己,让孩子睡在身边,夜里孩子吃奶,换尿布,都交给下人,月子养不好,以后身体坏了,受罪的是你自己。」
姜常喜听得懂好赖话,赶紧表示:「辛苦舅母了,我都明白的,舅母您放心,这两个娃娃心疼我,夜里不闹腾的。」
齐舅母都黑脸了,摇摇头,对着圆圆同姜姜失笑:「说起来,可真是气人,就没见过这么大点的娃娃,这么认亲的。」
姜三夫人在边上嘟囔一句:「心疼娘没什么,好歹心疼心疼咱们呀。我这个外祖母,那也是亲的。」
齐舅母扫一眼姜三夫人,才对姜常喜点头:「对你我没什么不放心的,你只要把你自己顾好了就成。」
跟着:「这两孩子是知道心疼你们的。我瞧着只要在你们身边,就乖巧的很。」
可见齐舅母对于两个孩子折腾她们的本事也是有点看法的。
第749章 读书人的嘴
姜常喜同周澜羞愧的低头,真的没什么可说的了。这俩孩子太给当爹妈的面子。
姜三夫人充当布景板,听说嫂子要走,也是怪不好意思的。
周澜亲自送齐舅母回府的,齐舅母乐呵呵的:「哪用的着你如此麻烦,我过来是帮衬你们的,不是给你们添麻烦的。」
周澜就觉得,齐舅母这样的长辈难得,特别的愿意亲近:「舅母别同小婿客气,常喜她们娘几个这么大的事情,舅母能陪着娘在府上坐镇,小婿心里踏实的很。」
跟着人家腼腆一笑:「不怕舅母笑话,别看常喜看着大咧咧的,可若是没有舅母同娘在,常喜对两个孩子根本就不会撒手的。舅母同娘在孩子身边,常喜才能睡个踏实觉。」
说的这个实在,这个让人心里舒坦呀。
齐舅母如此老脸通达的人,都觉得心里顺畅:「你们别嫌弃我们带不好孩子,心疼孩子才好。」
周澜:「那不会,说句实在的,孩子们在舅母同娘手里哭,都要比放在外人手里笑,要让我们夫妻放心的。」
就没见过这么会说话的姑爷,齐舅母身心舒畅:「那倒是真的,咱们自己人对孩子总是没有坏心的。」
跟着笑的合不拢嘴了,姑爷把自己当成自家人才能如此这般放心,这可不是大实话吗。再实在没有了。
而且听着就让人舒心,高兴。对着周澜这个外甥女姑爷,那是高看了好几眼。
难怪自家小姑子喜欢文人,不是没有道理的,你看看,文人的嘴多会说话,人情通达。
回府的时候,齐外祖父看到儿媳妇:「怎么,府上有非你不可的事情吗?你不在你那小姑子可带不好孩子。」
这怕是对儿媳妇最高的信任了,齐舅母:「您放心,常喜那边都安排好了,倒不是儿媳妇不愿意在那边,实在是,两个娃娃太好带了。儿媳妇在不在都一样。」
跟着让齐老大人放心:「那两个娃娃,这么大的孩子都是心眼,这么大点就知道追着亲爹亲娘,儿媳妇在那边一身的本事也无用武之地。」
齐老大人:「这可真是新鲜,小娃娃竟然这么聪明,你可看过,劲头如何。可有咱们老齐家的血脉」
齐舅母心说,才三五天的孩子,这劲头,当真是看不出来呢,公爹过于急切了:「儿媳妇可没有这个本事,还要等到她们满月的时候,您亲自过去看看才好。」
齐老大人:「也对,也对,用不到你也没关系,左右没事你过去走动两趟,你那小姑子是个没什么成算的。」
齐舅母:「您放心,儿媳妇都明白的。不会委屈了常喜她们娘几个,姑爷那边您也不用操心,小姑子虽然没有成算,可性情好,对姑爷那是百分百的。」
齐老大人听到这话心里还是高兴的,她闺女嫁的不错,日子过的也舒坦:「她也就是这点福气了。」
跟着询问一句:「两个娃娃这名字取的,一点武将人家的悍勇都无。有点可惜。」
人家当爹的是翰林,让人家孩子如何悍勇,是公爹强求了。齐舅母都不知道如何开口。
齐老大人自己也想得开:「算了,他们安安稳稳的读书也没什么不好。」
齐舅母在公爹这边,夸过姑爷之后,还要夸一遍外甥女姑爷,这才去后院了。
齐老大人听到老少姑爷都如此妥帖,知道心疼女郎,心里还是满意的,不白瞎这些年对姑爷的好。
晚上,要歇下了,孩子们同常喜在内室歇着,姜三夫人万分的忧心:「不然我在这里歇着先看看,你们带的好孩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