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三娘子就不知道,为何就把她排除在外了:“周夫人怕是不知道,我娘怕生。”意思不跟你去呗。
姜常喜谁呀,这点段位,人家就没看在眼里,都没搭理付三娘子,对着付老夫人:“老夫人难道拿我当外人?”付老夫人对待儿子的同僚家眷,自然不会生硬:“那是不能,你可是侄媳妇。”你看,几句话的功夫,这不是就有了最最亲密的关系。
只要不同姜常喜说银钱的事情,只要不同姜常喜深交,其实她还是能拿捏的。
姜常喜这个利索呀,打蛇随棍上,亲亲密密的招呼一声:“伯母,咱们走吧。”付老夫人心说这就伯母了?
不过这人面子软,就这么含糊的应下了。不好不给人面子,所以跟着姜常喜走了。
得,你看付老夫人就这么被拐走的。付三娘子眼看着亲娘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同人走了,愣是没能反驳,还没能把人留在府里。
等人走没影了,付三娘子才气哼哼的对着管家发脾气:“这京城的夫人都是这么没有眼色的吗?”老管家自然是一声不敢吭的。
不过若是姜常喜听到这话,肯定要谦虚一句,她真的代表不了京城的夫人们。
府上的婆子忙着帮着老夫人,同姜三娘子准备出行的事情,过来请问付三娘子的时候。
付三娘子的气压都要压不住了,准备什么,人都找不到了。她要自己一个人回乡吗?
管家看着姑太太心情不好,只能按着自家大人的吩咐,该怎准备就怎么准备。
不准备看这样是不行的。毕竟自家大人私下交代过了。一路上姜常喜先让帮着付老夫人引荐了大利姑娘,倒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大利陪着老夫人在广济寺的时候,能够熟悉一些。
所以说探花郎的心眼那是真的多,一套接着一套的,先坑了他三姐,现在又在套路他亲娘。
为亲事坐铺垫。姜常喜那是在周澜的点拨下看明白了,可惜探花郎肯定没有算到,大利姑娘不心仪他。
大利说话直接,性格爽快,倒是让性子柔弱没什么主见的付老夫人言谈之间方便许多。
姜常喜也是没想到,大利竟然同付老夫人这般说的来。一见如故不过如此。
第846章 超水平发挥
不对,是大利说什么,付老夫人都那般捧场。姜常喜都怀疑,探花郎是不是同付老夫人说了什么。
不过观察了一阵,姜常喜就否定了这个想法,付老夫人完全是没有主见,没见过大利姑娘这般很有主见,强势的女郎,所以当真是说什么都捧场。
姜常喜对于这个发展,愣是把自己弄的不知所措了,感觉要失控。广济寺那边,人家姜常喜有点牌面,方丈大师亲自接待的,弄得付老夫人相当的虔诚,对着老方丈可信服了。
等人家老方丈建议在这边做两天法事,都没用姜常喜废话,付老夫人就留下了。
顺利超乎姜常喜的想象。原来老方丈如此又号召力。难怪他们作坊的买卖,素斋的买卖做到那么好。
顺便也知道,自家在京城扎根这么顺利,小食肆能安稳,都少不了沾了广济寺的光。
难怪上次的合作,人家老方丈愣是架过去一成利润。当然了人家姜常喜的认识,绝对不仅仅如此,人家看的更远,更透彻,姜常喜就觉得回头就得同自家女眷,孩子们说一说,不能轻信他人的问题。
你说说,付老夫人这行为这多危险呀,同自己才多深的交情,认识还没到一天呢,随便带着人过来,认识个师傅,就信奉成这样,家都可以不回了。
这要是碰到个坏人,有心的,付老夫人这样的,就是被人卖了还帮着人数钱的。
付老夫人以后就是教育自家孩子的典型案例。必须引以为戒。同时姜常喜也见识到了付老夫人的不靠谱,难怪探花郎为了家里这点事,为难成这样。
姜常喜看着人家了凡方丈的眼神都不一样了。对这位的认识更深刻,弄得了凡方丈还以为自己做了什么让人看不上眼的事情呢。
天知道,姜常喜只是觉得,老方丈把人留的太成功了,任务完成的太好了,以后要防备被老方丈忽悠了。
付老夫人倒也没有光被人忽悠,好歹还知道,让人给府上的儿子捎句话呢。
而且人家老夫人也没有姜常喜以为的那么没心眼。昨天儿子才同她谈了事情,今天儿子就拜托同僚的夫人约她老人家出来,还话里话外要留她老人家在这里。
想到府上要回转的闺女,付老夫人心里还是明白儿子这点用意的。而且没有闺女在身边嘀咕,付老夫人想到儿子,想到要抱孙子,那是下了狠心,装作什么都不明白,就这么随着儿子安排了。
心里老有谱了。姜常喜见老夫人在这边还成,安排好这里的事情,就同老夫人表示很遗憾,家里有孩子,不能陪着老夫人留在这里沐浴佛光。
她得回府带孩子的。老夫人也很遗憾,这么可人疼的侄媳妇不能在这里陪着她老人家,心里还有点没底。
毕竟这里不熟悉。也知道人家周夫人年岁小,可是当家夫人,府里没有长辈的,离不开很久。
点点头,同姜常喜客气两句,表示感谢。好歹身边带着自己人呢,算是安慰。
付老夫人为了儿子的亲事,也是豁出去了。姜常喜什么人,自然是让老夫人呆的放心:“留伯母一个人在这里,我是不放心的。这位大利姑娘,是常喜一起长大的姐妹,如今在府里,给女郎做女先生。若是伯母不嫌弃让大利姑娘陪着您。”付老夫人一路上同大利姑娘相处的多好呀,听了这话,就同找到组织一样,心里可踏实了:“麻烦人家大利姑娘多不合适。”跟着:“还是侄媳妇想的周到。”大利险些在边上笑开了,这老夫人的性子她挺喜欢的。
实在的可爱。姜常喜很艰难才忍住笑的,老夫人这是怕因为客气两句,大利姑娘就不陪着她老人家了:“不合适也要麻烦的,伯母不知道,大利姑娘力气大的很,她在伯母身边,常喜才放心让伯母单独留下。”大利姑娘笑一笑,四处看看,把人家寺庙院里面放着的大水缸,专门防火存水用的,双手一拽,给拽起来了。
付老夫人惊呼一声,手帕都捂在了嘴巴上。她老人家好像看到街头卖艺的了。
对着大利姑娘不光是喜爱,还有崇拜,那眼神同小姑娘追星没什么区别了。
这样的人陪着自己,付老夫人那真是踏实的不能再踏实了。大利姑娘:“定然让不让人惊扰了老夫人。”姜常喜还介绍了一番大利的可信度:“伯母,大利是自己人,大利的爹娘在边郡有自己的铺子,同常喜外祖父府上都相熟的。”这意思就是大利姑娘可靠,连家底都清楚。
也算是同付老夫人有个交代,不是随便托付出去的。付老夫人直接拉着大利的手,就没有撒开:“再放心没有的了,真是难为侄媳妇了,能帮着伯母想的如此周全。有大利姑娘陪着,妥妥的,侄媳妇尽管去忙。”姜常喜感觉自己就是那个过墙的梯子,用完就扔了,还是说道:“您这话说的实在见外。付大人同常喜夫君先是同科,再是同僚,两人算得上是相交莫逆。”还诙谐的来了一句:“常喜生娃娃的时候,也就是伯母不在京都,若是伯母在京都,那定然是要在常喜府上坐镇的。”这么说的话,那是多亲近的关系呀,付老夫人跟着点头:“那是自然,伯母当仁不让,肯定是要这样安排的。”然后,然后就同人家姜常喜相处的非常好,用素斋的时候,付老夫人更加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