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793)

大利做事都放在明面上的,没有藏着掖着,付二娘子的礼物里面比众姐妹多了两套笔墨。

大利说了,送给外甥外甥女的。抬举二姐姐的意思明白白的。

付大娘子的礼物里面,同众姐妹相比,少了两匹丝绸。亲疏远近,体现的分明。众姐妹知道,弟妇不想给大姐这个脸面。更明白了弟妇的意思,听话的有糖吃,不听话的,啥都没得吃。

这对付大娘子来说很丢脸面的。可恨自家兄弟,自家老娘,怎么就找了这么一个女子做掌家夫人。

尤其是,弟妇做出来这样打人脸面的事情,自家老娘同兄弟,竟然半句话不替自己说。当真是让人寒心。

再看其他的姐妹,以往都是绕着她这个大姐转悠的,如今呢,见风使舵,不过如此,更加寒心了。

大利陪着付老夫人坐马车送女儿们出城的。

当母亲的没有面上那么心狠,儿子的亲事到底让女儿们在夫家为难了。

回城的时候,付老夫人的兴致不高,挂心这些闺女们。送走了也没有那么开心了。

尤其是想到大闺女,付老夫人有心为大女儿说话,小心的询问大利:“大娘那边这样真的好吗?”

大利不说付大娘子的事情好不好,而是同付老夫人说付二娘子孝顺,周到,还通透:“总不能让处处体贴您的二姐委屈。我瞧着这些年也就二姐姐不折腾您。”

若是任由这些出嫁的姑太太折腾,作为母亲,不拿出来一个态度,对待她们都一样,以后谁都给您甩脸色的。

毕竟对您好的,也没见您多待见,多得您心意。付老夫人的这种一视同仁,大利是不赞同的。

大利:“若是对您孝顺,对您体贴的姐姐得不到看重,以后二姐会心凉的。咱们心疼二姐姐没错吧。”

付老夫人点头:“二丫头贴心,知道我的难处,我是真的心疼她多一些。”所以多给点没问题。

跟着大利又说了:“付大人大方,没有那两匹丝绸,这些礼物也不薄的。”就说说,付大娘子的礼物,其实一点都不少,不过是对比中差了些而已。

付老夫人这人很讲道理的,跟着就点点头:“那倒是,前几次我带着你姐姐们来京城的时候,回去都忘记了置办这些呢。”相比之下,这次有礼物就不错了,大利也是佩服自家无缘的金兰,这都能忘?

所以付家姐妹,能有礼物还是沾了大利的光呢。指着付老夫人半点章程没有。

所以礼物多寡什么的,到底还在计较什么,本来大利对于做官宦人家的掌家夫人是没什么信心的,今儿天她找到这份自信了,自己在夫人身边学的那些东西,拿出来一二就足够应付这些小事了。

你看做的还不错,至少比自家无缘的金兰强那么一丢丢。

付老夫人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人家认识到大利的周到了:“亏得有大利你在,我就知道大利你错不了。”

大利点点头,人家觉得付老夫人说的不错,亏得有她在,不然这些姑太太们空手回去,很失礼的。

在夫家那边,怕是也会被人轻慢,说是娘家不待见,礼数都不周全。

付老夫人已经换了话题,说到其他了,乐呵呵的:“说真的,她们姐妹都在这里,这段时间怪乱乎的,这几日清净,咱们寻个好日子去广济寺走走吧。”

若是姜常喜在这里,定然佩服付老夫人的好心态,难怪能看着儿子婚事多年不顺,还能淡定成这样。

大利也是个没心没肺的,兴致立刻就来了:“成呀,您哪日清闲,想要走走,我过来接您。”

付老夫人就不愿意了,为何是过来接她,他们不是应当一起把臂同游吗?

拉着大利的手:“接什么,你在府上多住些日子,咱们没事的时候去逛京都,听闻茶楼里面出了新段子呢。”

安排的明白白的,然后才说:“咱们自己家呆着多好,多自在呀。”

所以干嘛去别人家里。人家付老夫人分的清楚着呢,儿媳妇是自家的,周家不算是儿媳妇的家。

想着让大利有归属感。

第899章 没心没肺

大利这点上还是有点分寸的:“我过来是帮着您照看姐姐们的,姐姐们都走了,我继续留在这不太好吧。”

付老夫人听出来了,儿媳妇对周夫人有感情,把周府当家的,立刻就把话风改了:“她们走了,你就立刻回去,那不是显得我老人家用过就扔吗?多呆几日,怎么了?”

付老夫人:“咱们两个相处的好,玩的到一块去,周夫人都明白的。再说了这早晚都是你的家。”

大利险些就被付老夫人成功洗脑了,亏得想起来自己还是女郎的女先生呢:“怕是不成,我这还领着先生的月银呢,不干正事,回头会心虚的。”

拿人钱了,得做事,人家大利姑娘还是很有原则的。付老夫人心里也舒坦的很,原来儿媳妇是去当差,不是把周府当家的。

跟着就说了:“成,早晚的娘过去看你,活着接你回府休息,当人先生,也有休息的时候不是。”

大利愣是没能挑出来这话有什么不对。可也好像不是那么回事吧。

所以婆媳两人沟通过后,大利送付老夫人回府,跟着人家大利就回周府了。准确的说,回周府当差了。

付老夫人可舍不得了,一个人在府里特别的冷清。感觉哪哪都不对劲,差点跟着大利一块去当差。

探花郎回府的时候,都有些不习惯,怎么就又剩他们母子二人了:“大利怎么也走了。”

听听,姐妹们走就走了,不该走的怎么也走了。亏得付老夫人同儿子不接心。不然还不得闹腾呀。

付老夫人没想到闺女们委屈,人家惦记的是大利:“说是当人女先生得负责任,当差去了。”

探花郎抬眼看向母亲,还能这么理解吗?然后眼神在表达,您就没有挽留吗?

付老夫人看向儿子,眼神也在表达,都是你没用,怎么媳妇都留不住。用的着媳妇出去当差吗?

母子二人眼神交流的结果,就是对彼此的本事都不太满意。怎么就没留住大利呢。

探花郎不慎自在:“好像冷清了许多,到底不如姐姐们在这里热闹。”

付老夫人心说,你那可不是因为姐姐们走了,你那是因为大利姑娘没在觉得冷清的。

付老夫人给儿子面子,矜持的点点头:“确实冷清。”

探花郎由衷的感叹:“咳咳,早知道就该把成亲的日子定的再近一些,省的母亲一个人在府上冷清。”

付老夫人认可这话,可惜办不到:“你快得了吧,这周夫人都已经嫌弃太过匆忙了。”就这个结婚的日子,还是她放下姿态,争取来的呢。

探花郎听到这话,口气都变了:“她自己都已经儿女双全了,她嫌弃什么。这不是阻人幸福吗?”

付老夫人听到这话,满眼不可置信的看着自家儿子,听闻过女儿恨嫁,可儿子这算什么,太丢人了:“你在周夫人面前可别这么说。在大利面前更不能说周夫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