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常喜:“老夫人不用过多解释,咱们什么样的关系,您同大利什么样的情分,我同大利都明白的。老夫人同付大人母子二人,其他时候不显,年节的时候确实过于冷清,大利能早早过府,好歹年节的时候热闹些。”付老夫人想说的,人家周夫人都说了,太通情达理了。
付老夫人:“就是如此,就是如此,侄媳妇通达。能遇到侄媳妇这样的明白人,我心里算是踏实了。”姜常喜就笑,这到底多盼着大利过府呀。
看看付老夫人真心实意的笑容,姜常喜同大福都安心了,大利的日子不会差的。
两人还找到点嫁大利的伤感。两家人这算是走个过程,和和气气的就把大利的婚事最后一个步骤谈妥了。
大福心下也吐槽,大利这么个祸害竟然同付老夫人相处成这样,这么着急接回呢。
然后大利就等着过几日当新娘了。这亲事从定下到成亲,不足三月。不过大利姑娘同探花郎好歹是打过交到的,算是比较相熟的未婚夫妻了。
这已经是很难得了。送走探花郎母子的时候,大利姑娘还收到了探花郎送的礼物。
探花郎当真是很有心的。本来姜常喜她们不应该知道探花郎送的什么物件的,毕竟这算是及其私密的事情。
奈何,探花郎送的东西,味道太过浓郁,熟悉,隔着精美的盒子,都散发着诱人的味道。
姜常喜同你大福,以及府里的丫头们都对着那两个食盒行注目礼。心说探花郎送礼这也太接地气了,这不是自家小食肆的肘子味道吗,话说难道探花郎讨好大利姑娘的时候,还知道兼顾自家买卖,感谢夫人同大人的成全吗?
探花郎可真是一举数得。下人们特别佩服探花郎心思缜密。大利拿着探花郎的短签,上面不是什么诗文,只写了一句:“付某愿意用大利姑娘喜欢的方式,博大利姑娘欢颜。”杏儿这丫头不小心看到,还当着所有人的面读出来了,大利头一次双手捂脸,扭头跑路了。
心里气杏儿乱念,显摆你认识几个字吗?这能随便读给别人听吗?姜常喜吸口气:“她害羞什么,人家探花郎在说她是吃货。”而且探花郎的文采,说如此的大白话。
有失水准。大福酸呀:“咳咳,吃货人家探花郎都愿意讨好,夫人还是少说两句吧。”然后就是大福把杏儿给领走了,这丫头需要再教育。
哪有这般坑主子的。大福觉得杏儿不太懂事。回头到了探花郎府邸,若是杏儿还是这般,岂不是给大利拖后腿吗?
所以这活人家大福接过去了。势必要帮着大利把杏儿这丫头调理出来。
姜常喜:“好了,把肘子给大利姑娘送过去,这不是肘子,这是人家探花郎的情谊。”里面的调侃不要太明显。
能看到大利对着探花郎送的东西害羞,姜常喜还是松快许多的,至少这两人有点进入状况了。
不然这亲事到底是不是对了,姜常喜都不知道。晚饭的时候,桌子上多了一道菜,肘子,周澜还纳闷呢:“这大晚上的怎么吃这个。”姜常喜对膳食都是合理安排,一般晚上都不会这般的。
而且明显多了一个菜吗。人家周大人心细如发,可不就问了吗?姜常喜看着肘子啧啧两声:“吃吧,大利姑娘送过来的,探花郎送给大利姑娘的礼物。”周澜失笑:“大利姑娘嘴里的肘子还能往外送,咱们做了什么好事了。”
第915章 周大人惹闲话的本事
姜常喜抽抽嘴角,也没想到探花郎如此的急切的想要同大利姑娘贴近,竟然送的这般贴近大利姑娘的心意:“探花郎送的比较多而已。”周澜手里的筷子差点掉地上,这可不是探花郎的风格。
讨好是不是太明显了。还真一个肘子不行就送两个肘子。周澜就觉得当初自己给探花郎出招,是不是有点过于具象话了。
就不该光说肘子,应该再说几个大利的喜好才对。探花郎那样的文采,竟然落得这般,周澜感叹:“可见娶夫人的重要性。”你看都从诗酒花变成酱醋茶了。
姜常喜听着周澜语气不对:“探花郎招惹你了?”不然这么嘴损。周澜:“那倒没有,就是最近探花郎嫉妒心比较强,夫人也知道,最近为夫着实出了些风头。”要是周澜说的没有那么骄傲,姜常喜也就信了。
明显这人招欠的。你的沉稳持重呢?姜常喜瞧着周大人眉尾都扬起来了,顺着他说道:“咳咳,探花郎性子不太平和吗。”周澜欣然点头,确实不太平和,怎么就看不得别人比他出彩呢,年轻人还要历练,或许同大利一块多磨练性子,以后能平和些。
。然后人家一家四口,把探花郎送的肘子给拆了,两孩子吃的尤其香,肉嘟嘟的嘴巴上全都是油。
m用过饭之后,周澜点评:“今日的肘子尤其是对味。”吃饭的气氛也尤其是好。
姜常喜跟着点头,确定了,果然别人花银子送的更好吃,肘子着实不错。
不知道成婚前,探花郎是不是日日都送。姜姜同圆圆还在抢骨头呢,周大人的不满意,瞬间就来了:“大利也是小气,探花郎送了那么多,怎么就送过来这点。”不然自家一对儿女,用的着抢骨头吗,场面多不好看。
姜常喜心说,人家也是没想到,咱们一家四口都是吃货,还是吃便宜更香的主。
不过两孩子抢一根骨头确实不好看,姜常喜果断的挟持两个孩子去洗漱了。
别误会,没有用错词语,对于两个孩子来说就是挟持,因为两个孩子力气大,不愿意配合的时候,根本就抱不走。
尤其是最近,周澜想要一口气把两个孩子一起抓住都有点力不从心了。
姜常喜还说呢,自己小时候虽然力气大,也没有这般与众不同。所以得出的结果就是,齐老大人给孩子们做的那些玩具,还有训练,真的是有用的。
周澜抱着被夫人洗漱过的圆圆稀罕一口:“多好,有这么一身力气,以后都不担心她们出门被人欺负,我有点理解那位小将军为何要娶大利了。”这年头太平没有几十年,边关的战事一致都有,近些年虽然推崇文士,可当家长的,孩子能有自保之力,绝对是锦上添花。
没有不愿意的。跟着人家还对着姜常喜行礼:“都是夫人的功劳。”那是,这身力气那可是人家姜常喜血脉里面传承下去的。
可姜常喜被周澜如此感谢,也没觉得骄傲。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姜常喜:“我倒是不稀罕这份感谢,只求以后两个孩子若是读书上稍微差强人意的话,夫君莫要也感谢我就成。”这话要提前说明白的。
周澜对这个认识一点都不觉得高兴。他的儿子闺女怎么会差了呢?可儿子闺女力气那么大,明显随了常喜,万一,万一要是读书上差了些呢。
毕竟血脉传承的厉害,俩孩子身上周澜已经见识到了。所以一大晚上的好心情,就这么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