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利先生,傲娇着呢:「您说什么呢,我是占便宜白领供奉的人吗。」
姜常喜心说,你真的可以白领,我们不舍得糟践孩子。想说,不然你把供奉辞了,反正你如今也不差钱。
可惜大利同学这个坚持呀,愣是风雨无阻的带着婆婆成天过来,还美其名曰教弟子的。人家根本就没提辞了供奉的事情。这个可真是让周大人烦恼。
让姜常喜说,这就是过来蹭吃蹭喝的。不光搭着供奉,还要帮着她养婆婆。
过去的时候,姜常喜同大福,大贵他们随便怎么吐槽大利都可以。
如今身份不一样了,姜常喜也只能同周澜面前吐槽两句了:「原来的时候好歹付大人一个人过来,没成想,成亲以后变成一家三口过来了,吃点,就算了,看看书房的孤本,也没什么,咱们也不是敝扫自珍的人,可你不能乱教我闺女不是。」
这些独家教育理念,为什么不给他们自家孩子留着呢,可真是没法沟通了。
周澜心情特别的好,夫人终于意识到大利就是个祸害了:「夫人莫生气,只要认识到大利的不足之处,什么时候距离她远点都不晚。」
听听,人家周大人多沉着冷静。距离大利远点,说的多好。就是不知道周大人有何锦囊妙计。
而且为何听着周大人像是预谋已久呢,姜常喜:「你早有准备?」
周澜掩饰的咳嗽两声:「只是心疼孩子,有常乐带着圆圆,咱们姜姜就不能太委屈了,对吧?怎么也得找先生那样的老师带着姜姜,不然回头怎么同孩子交代。」
跟着:「咱们当父母的,要对的住孩子们的信任,不能碍于情面,疏忽了孩子,对吧。」
人家说的都对,姜常喜都没法硬撑着说大利能带好孩子:「那怎么办。」
周澜骄傲了,你看当男人的就该有担当,就该什么事都想在夫人的前面,当夫人需要的时候,能够及时站在夫人身前排忧解难。
第938章 为闺女而战
周大人:「我帮着探花郎府上请了有名的妇科圣手,医婆也说了,大利身体好,想要怀个孩子很容易的。」
然后对着姜常喜挑挑眉,意思,你看我是不是做的很不错?
姜常喜简直不敢置信:「你还替付大人操心这些。」完全没有领会周大人的深意。
周澜,周大人说的光风霁月:「友情吗,还是要维护的。」不知道的以为,多深的情谊呢。
最主要的还是,探花郎府上有了孩子,他们没工夫到别人家府上祸害了。多完美的釜底抽薪。
姜常喜看看周澜,还是知道周大人的的良苦用心的,是个办法,不过针对大利的话,当真是不够完美。
忍了忍,没忍住,姜常喜把后续烦恼告诉周大人:「大利以前就说,以后她有了孩子,跟在咱们姜姜圆圆身后,一起玩都不怕摔打。她肯定不会恼的。」
好歹姜常喜没说,大利说这话的时候,针对的是李夫人,周大人的亲娘,不然周大人怕是要恼上加恼的。
这是躲不开的节奏,连孩子都安排好了。
周澜气的嘴角都抽抽了,大利什么时候如此深谋远虑了,能别这么惦记他们家孩子吗?
然后安慰自己:「没事,还有探花郎呢,探花郎不会这么随便安排自己的孩子。」
周大人这个时候当真是对探花郎报以足够大的期望的。
跟着人家周大人又说了:「即便是这样,那还要怀胎十个月呢,至少十个月里面是太平的。」
姜常喜就跟着点头了,不然能怎么办。还能因为大利的深谋远虑,生死相随,惶惶不可终日了。
跟着人家周澜就要去书房。
姜常喜:「大半夜的,你要做什么。」
周澜皱着眉头:「我在翰林院也有一年了,再过十个月,一年的,也就差不多要动动了,往届都是如此,我还是早点找个距离探花郎远点地方。」
说完就走了,你说大利的存在把人周大人给惊倒这份上,姜常喜掰扯手指头,没记错的话,三年一届才对,这还两年呢,怎么就这么着急呢。
都说读书人胸怀宽,眼界广,周大人为了这点小事,折腾成这样,当真是看不出来胸怀,更看不出来眼界,让姜常喜说有点小题大做,有点丢人。
周大人就甩给姜常喜几个字:「孟母三迁。」人家周大人为了儿子闺女,没有一处是不认真的。
让姜常喜这个当娘的都自愧弗如。若是给亲爹弄个具体形象的话,那就是周大人本尊。
姜常喜调侃周大人,大利竟然有这么大的威力,竟然逼着周大人为了她搬家了。
姜常喜很有几分气人的本事:「周大人如此尽心竭力,你这到底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大利。」
周大人脸色不好看了,分分钟翻脸的节奏:「会不会说话,会不会说话,我能为了她。」
然后好像也不对,确实为了远离大利。这个认识让周大人跳脚。
周大人被夫人气到了:「你,你故意的,你磕碜谁呢。」
姜常喜:「别,别,没那么严重,我就是没想到大利如此威力。再说了人家大利没有那么差,人家都是探花郎夫人了,你不能用老眼光看人。」周澜:「我不用看她,我就想要我闺女离开她远点。这先生的俸禄我更愿白给她。」
姜常喜:「别说了真的,你说了不合适。」容易让人想歪,都要白给大利银子了。
周澜被姜常喜的语气,神态气到了:「我真是,我真是被你……。」
姜常喜直接把人的嘴巴堵上了,这话题还是别继续了。
大利到底做了什么,让周大人忌讳成这样。
若是再让大利过来教导姜姜的话,人家周大人说了,以后他抱着孩子去衙门当差。
严重的让姜常喜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先了解问题,难得正经的询问周大人:「你到底对大利带着姜姜这事,哪里不满意。」
周大人处处都不满意,最不满意的还是:「我不想以后姑爷靠买肘子哄闺女。」
噗嗤,姜常喜当真是笑不活了:「你想的可真远,我以为你根本就不能想闺女嫁人的事情呢。」
大利姑娘被探花郎用肘子讨好的事情,在府里至今都是个梗。难怪周大人耿耿于怀。
周澜咬牙切齿的:「哼,那也不能让人用肘子哄走了,常喜,我跟你说真的,你别笑,姜姜以后让常乐带着,都不能让大利带着。」这问题可严重了。周家虽然不是大家氏族,可女郎的声誉那也是不容忽视的。
人家周大人那是非常维护闺女声誉的,而且要从小做起。
姜常喜:「美得你,常乐才没工夫给你带孩子呢。」
周澜:「我那是信任他,以后咱们姜姜,那也是腹有诗书的才女。」
姜常喜:「也别给孩子太大压力,自由发展,自由发展,当然了,还是要正确引导的,我懂,我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