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丫头同大贵,大福齐齐摇头,心说,应该都有吧,毕竟一夜叮叮咚咚的声音都没有断过,多熬神呀。
姜常喜摇摇头:「这丧心病狂的情谊,咱们可别学,年纪大了,缺觉不好看,咱们还不如多睡会美容觉呢。」
大贵:「您放心,大利也没有那么细腻的情谊。」
姜常喜深以为然,只能跟着点点头。不是她们不学,是学也学不来。
先生那边姜三老爷那边都要安顿的。所以周大人同姜常喜都很忙。到底还是太仓促了些。
先生同常乐直接就让人打包行李了,人家师徒想都没有向,就要跟着大弟子同女弟子去边郡长见识。
常乐都不同姜常喜废话的:「游学,刚好。你不用多说什么的,我不能看着你带着圆圆姜姜去边郡。」
边郡虽然险峻,可姜常喜觉得把常乐给姜三夫人同姜三老爷也安全不到哪去。
所以姜常喜拉着常乐:「本来也没想让你自己一个人在京城。呆几年呢,多收拾点东西,别落下了。」
先生那边说的更豪迈:「大江南北,先生我没去过的地方少,这算什么风险。」
周澜对着先生躬身行礼:「弟子拖累先生,让先生辛苦了。」
先生:「辛苦点是有的,也不算是拖累,不然你们还能把我老人家的小弟子同徒孙放在京城。」
周澜:「那先生还是辛苦点吧。」他舍不得孩子,也舍不得小舅子。
先生就知道,自家弟子真的没什么大出息,受儿女情长所累。姜三老爷同姜三夫人那边,直接就出现分歧了,这个真的是让周澜同姜常喜有点挠头,还能这样?
姜家郎君要科考,这时候姜家在京城需要有人坐镇的。姜三老爷自然是离不开京城的。
姜三夫人惦记边郡,惦记娘家,直接说了,让姜三老爷在京城坐镇,她陪着闺女姑爷先行一步。
这话差点让夫妻生分了。未来闺女儿子,就可以跑抛夫了吗?姜三老爷觉得夫妻感情出现危机了。
人家的说的是,在闺女心里,我排在后面,我认了,我也不争了。可在夫人心里,你怎么也能这样呢?太伤人了。
姜常喜把这件事情归类于,周澜没带好头,把他爹都给带偏了,成天攀比什么?
周澜就觉得兜头一锅,背的好不冤枉。周澜就不知道自己差点就成了岳父岳母夫妻失和的罪魁祸首。
这事最后上升到,需要长辈出面了,齐老大人发话,让姜三夫人留下,训斥女儿,没有当家主母的风范。
毕竟姜三夫人是姜家的儿媳妇,这些郎君们在京城科考。若是考的好倒也罢了,若是没有考好,到时候就是姜三夫人没有照看好的锅。这时候能轻易离开吗?姜三夫人这样被镇压住的。
不过人家姜三夫人说了,不放心闺女带着两个娃娃,还有常乐那么一个书生拖累。边郡那是什么地方,不跟着不放心。也就是说武力值不够,闺女儿子出去,她不放心。
所以齐老大人给周澜十个人。这可真是齐老大人身边的精锐了,一直再说:「等从边郡回来,要还给他的。」
姜三夫人满意了,姜三老爷也不折腾了,人家夫妻分分钟和好了,合着人家就是在唱双簧。
齐老大人总觉得自己被人套路了,可当长辈的,说出去的话,也不能收回来不是。
周澜笑呵呵的应了,回头就询问夫人,咱们府上差不差十个人的俸禄?那就没想要把人还回去。
姜常喜见到人,比周澜还狠,还黑呢,我闺女儿子身边的保障,我怕多吗,多少银子都养得起。
人家小夫妻那是暗搓搓的打定主意要同齐老大人抢人的。
这样的事就不会错过,下次还不见得遇不遇得上呢。
而且对于周澜来说,这不光是人手的问题,这些人都是齐老大人从边郡带回来的,这些人在边郡那边熟,而且他们还代表着一个态度,边郡齐家的态度。
姜三老爷同姜三夫人为了闺女姑爷,那也真是费了老鼻子心思了。
姜三夫人瞧着,随便拎出来一个人,都比她有本事,这才放心了些许,到底还是不如自己亲自跟着放心。
齐老大人叹气,闺女就是变着花的在他手里挖人呢。
人家齐老大人看的就远,私下对着周澜说道,怕是他们齐家连累了周澜去那样险恶的地方。
周澜就知道,这事瞒不住明眼的人:「外祖父,谁说不是机遇呢,若是没有外祖父在边郡的声望,这等事情,哪里轮得到我一个文官。那可是郡守,是我占了外祖父的光。」
齐老大人颔首,心说,边郡要变天了。怎么也得让人保住外孙女姑爷一家人身安全。
第968章 成全
客气话就这么两句,余下的,都是齐老大人在给周澜说边郡的风土人情,世家望族的势力分布。
都是干货,这就是那边有自己人的好处。若是一般人过去,那真是两眼一抹黑,没有一年半载在,这点事都弄不明白。
这就是人家吏部有本事,挑出来这么一位过去,齐老大人都佩服。当然了也想的深远。齐家,边郡齐家,谁又能说不能成为京城齐家呢。
姜常喜这边,人手有了,还要在身边适应熟悉一下配合度,这些都是姜常喜安排的。
一家子出行,还要去那样的地方,人身安全总是要放在第一位的,姜常喜想的比齐老大人,姜三夫人都多。人家也就是不混江湖,弄不出来含笑半步颠,不过辣椒水,蒙汗药,人家都准备了。
同医婆商量,有没有撒出去一把能杀伤一大片的药,医婆吓得差点没有辞职回家,那玩意弄不出来,弄出来也没结果。知道夫人比他们敢想,可没想到,如此敢想。
周大人在忙着同友人、同僚聚会话别呢,一场一场的宴席,当真是一天比一天醉的厉害。
姜常喜心说,从你想要筹谋离开京城,就开始成天的大宴小宴不断,到现在还喝,若是继续下去,相信出京城的那天,周大人是醉着的。
为了周大人的身体,姜常喜把出京的日期提前了,周澜那些话别宴席,更是一次性给结束了。
人家姜常喜在府上设宴,三五桌,都是亲近的人,席上说的都是正经事,连喝酒的都没有,周大人最近喝酒多,感觉嘴巴有点淡。
可惜手里拿的是蜂蜜水,夫人看过来的眼神也有点凶。周澜默默的喝水敬人。京城的繁华,就要小别了。周大人很是有点舍不得。
齐老大人咧咧嘴,觉得外孙女不太友好:「你管的这么宽做什么,现在不学着喝酒,到了边郡可吃不开。」看書菈
周澜装作没听到,不过耳朵竖起来了,听着夫人的反应呢。
姜常喜能在意这些吗:「您是谁的外祖父,站在哪一边的。喝酒有什么好,读书人,伤脑子的。」
齐老大人没想到,暗搓搓的让外孙女挤兑没脑子了:「我也不能偏心呀,我们郎君喝点酒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