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多半年,府里上上下下,一半人,绕着这个猪转悠的。那真是郡守府绕不过去的一景。
先生教导圆圆同姜姜琴艺的时候,都让姜姜请到这边的院墙外。
好歹没说弹琴给猪听,不然先生定然要断亲绝爱,把这个徒孙献祭的。
所以看着姜姜对待这头猪的模样,姜常喜开不了口呀。
虽然姜姜一口一个吃肉的,怎么瞧着也不像。万一闺女养出来感情了怎么办?
姜常喜都做好了给猪养老送终的准备,心里还说,以后闺女养宠物的时候,至少要挑一个不影响环境的。
然后下小雪的时候,人家姜姜亲自请回来杀猪匠,招呼圆圆陪着她一起,帮人把猪捆上,扔出来的。
姜常喜听到外面凄惨的叫声,跑出来的时候就看到自家两个孩子一人拎着一个木桶,帮着接猪血呢。
而边上的丫头们,一个个哭丧着脸,同死了爹是的,要哭不哭的,还有没忍住跑出去嚎啕大哭的。
场面眼看就要失控了。这,这可真是超乎预料。
那边姜姜女郎黑着脸,训斥身边的小丫头们:「养猪就是为了吃肉的,哭什么哭。让你们为了它从此不吃肉你们做得到吗?」
好吧哭声消停点,一个小丫头:「可它同咱们一起好久了,我给它洗澡呢,可以不吃它的吗。」
边上一群的小丫头:「女郎,咱们不要吃它了。」
姜姜黑着脸:「不吃,那不是浪费粮食吗」跟着:「不吃,它就失去价值了,谁还养它。」那个义正言辞。
姜常喜就知道,自己真的是想多了,自家姑娘那真是正的不能在正了。感时花溅泪,可能这辈子同闺女无缘了。
姜三夫人站在姜常喜身后,愁绪满满的:「这可怎么办呀,这么理智,没有点少女心,这不是随了我了吧。」
姜常喜嗤之以鼻:「您放心,肯定不随您。」
自家亲娘对她自己就没有正确的认识,哪有自家闺女一半的理智。
姜三夫人:「我怎么听着你这话不像是在夸我。」跟着:「也不像在夸姜姜。」
姜常喜也不能说恭喜您答对了,你们祖孙有什么让人夸
奖的地方,除了力气大。
姜常喜:「娘,您还是带着那群小丫头避一避吧,这样也不像样子呀,不知道的以为府里怎么了呢。」
姜常喜总算是知道,为什么这些氏族府邸有规定,丫头们不能聚众嚎啕了。原来真的很让人误会的。
这么下去,他怕一会有人到郡守府来随礼。到时候可要闹笑话了。
姜三夫人看着确实不像样子,把这些哭哭啼啼的小丫头都给带走了。
那边还说呢:「有什么好哭的,都不许哭,学学你们女郎,那才是持家之道。」
剩下姜姜黑着脸,对姜常喜提要求:「娘,您帮我身边挑几个人,要您身边这样稳妥持重的。」
这些小丫头,太不顶用了,动不动就哭天抹泪的,不像话。人家姜姜有自己的追求了。
姜常喜看看身边的谨言慎行,舍不得:「你倒是会挑,挺有眼光。」
姜姜:「至少不能看到杀猪就哭的。」这就是不成熟的表现,她身边的人可不能这样。
姜常喜想说,人家是看到自己养的猪被杀了才哭的,话说,哪头猪不是养出来的呢,好像也没毛病。
姜常喜:「姜姜呀,可能她们太重感情了。毕竟还小呢……」
姜女郎理智的让姜常喜吸冷气,就听姜姜说道:「那他们不吃猪肉,以后都不吃。」
那不可能吗,要求太高了点。
姜常喜委婉的同闺女表示:「他们可能不吃这头猪的肉,已经算是情深意长了。」再说了,感情是有时效的,没准过一会吃上肉,他们就不哭了。
姜姜那边,小脸特别的严肃:「那么矫情做什么。娘,我身边的人,不能这样。」
姜常喜就不同闺女沟通了,她觉得闺女这样才是正常的:「回头,你自己挑几个人,放在身边,慢慢来。」
姜姜觉得这样还不错:「它们也不是不好,可以慢慢带带,总是这样,肯定不成的。」
然后晚上就是的时候,姜姜女郎请客。主要是品尝猪肉的一个宴会。
姜常喜就替姜姜可惜,大贵没在这里,不然这头猪的吃法,肯定能花样更多一些。
不过人家姜姜说了,最朴实的做法才能最大程度的体现猪肉的滋味。
姜常喜茫然的看着闺女:「谁说的?」这话听着耳熟呢。闺女从小到大没异常呀。
姜姜:「大贵姨说的。」哦,那可能是听自己说的。姜常喜放松不少。
姜常喜:「你不是想要同你大贵姨学习灶上功夫吧?」这理想不是不好,可就是太吃苦了。
第1049章 宴无好宴
姜姜回答的很腼腆:「可能,女儿嘴上功夫更厉害些。吃。」
姜常喜挺欣慰的,灶上功夫虽然好,到底辛苦些,闺女喜欢吃挺好的:「那也是本事。」
人家不嫌弃闺女手艺不好,毕竟人家给闺女的陪嫁里面,肯定有手艺卓越的灶上师傅。
姜常喜也是没有想到,自己才二十多岁,已经帮着闺女准备嫁妆了。
先生同姜三老爷那边还设置了酒宴,两个人吃的很开心,先生还夸奖徒孙:「做的很不错,是个务实的。」
姜三老爷对自家小外孙女更是赞誉有加:「不矫情,目的明确。」
虽然少了些,时下女子的温婉,可自家夫人,闺女都是如此,姜三老爷觉得不是问题。
先生点头,小丫头,这么大就不感情用事,可惜是个女郎,不然将来肯定是个做大事的。
先生:「这肉也好,不愧是精养出来的。」肥腻,他老人家喜欢。
姜姜听闻这话特别的高兴,就说秃噜嘴了:「先生,这可是听您弹琴养大的猪。」
先生的筷子险些没握住,先生不知道自己是以后都不吃猪肉了好,还是以后都不弹琴了好?
姜三老爷同姜三夫人真不知道还有这个操作。先生的雅好,放在这里,似乎不妥。
周澜听到这话,感觉不好,立刻就开口了:「先生,姜姜哄您呢,都怪弟子没本事,郡守府就这么大,您的琴声优雅,别管是郡守府的人还是花花草草,都能聆听您的琴音。」
当爹的为了闺女,那也是拼了,是弟子没本事,挣不来大到弹琴,别人听不到的府邸。
所以猪也听到了。所以徒孙隔三差五的同他学琴,就是为了给猪听。
先生这么大的年岁,不是白来的,淡定的放下筷子,面上撑得住,和颜悦色的对着小徒孙:「这样的饲养方法,到是闻所未闻,不知是哪本书上的。」
姜姜羞涩,腼腆的开口:「是听娘说过一嘴。姜姜就想要试一试。」
姜常喜拒绝背锅,看先生的脸色,那就是找一个能算账的人:「我有说过吗?」
姜姜:「在牧场的时候,您说过,若是有条件,给牛羊配上音乐,这样能舒缓他们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