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95)

我担心的是你姐夫好不好,小弟弟也不是什么时候都那么贴心的吗。

常乐:“你这样太不对了,对我姐夫这点信心都没有吗。”

常乐心说,我也是很努力,很辛苦才把姐夫甩下的,若是他这样都考不过县试,他自己就危险了。如何考状元。

所以姜常喜不相信周澜,那就是不相信他。

原谅姜常喜这个没有同先生上过课的野生弟子,真的不知道人家郎舅两人在先生面前的表现。

所以真的不知道他们的实力。

姜常喜心说,难道是我太紧张了。难道这年头科考就这么简单的。

索性放下这些事情,忙自己的好了,感觉自己担心的有点多余。

早就答应过县城新认识的朋友们要聚聚的。

终于等到机会了,姜常喜开始让大贵准备吃食,让大福准备场地。

然后把府里的丫头婆子小厮放在一块集训几天。能够应付突然事件,最后还要把礼仪弄得好看一点。

姜常喜瞧着都看的过去了,县城里面同周大奶奶相处不错的几位举人老爷夫人,秀才娘子,就收到了请帖。

宴席准备如何且不说,光是这帖子,就让人见识到了,世家女的底蕴。很是让县城的夫人们推崇。

姜二娘子瞧着帖子,撇撇嘴嫌弃的很:“好歹是世家女出身,怎么就把自己弄得土财主一样。”

不过不得不说,拿捏的好,这小地方,素雅一些的档次,大家欣赏不来。

反倒是这种出手就让人看出来身份的,更让夫人门追捧。

没看到吗,县尊夫人瞧着请帖都赞了一句:“好心思。”烫金的请帖呢。

再看那字,县尊夫人就夸奖:“字体很是漂亮。”

姜常仪跟着看过去,心说花里胡哨的,看的人头疼。

婆婆竟然还喜欢这种华而不实的东西,根本就看不出来风骨。

姜常仪在姜府的时候,在写字上也下过苦功夫的,时常被长辈们夸奖。

姜三这算是投机取巧,不肯用苦功夫的,竟然另辟蹊径,为博人眼球,做这样的事情。廉耻呢。

姜二娘子不齿姜常喜的投机取巧,偏偏婆婆竟然还满眼赞叹,姜常仪就觉得没地方说理去,明明就挺睿智的婆婆,怎么在姜三身上有点识人不清,简直了。

本来被邀请出去玩一天,挺开心的事情,可愣是被姜常喜这手字给恶心到了。

因为拖得久,因为周大奶奶好口才,每次都把他们家庄子说的野趣十足,很是让人向往,所以这次的宴会,可以说是期盼已久。

夫人们在府里都忙活开了,为这次出门做足了准备。

那些举人老爷,秀才公子心里就不太痛快,纷纷腹议这位周大爷没有府上小娘子会来事。

女人都知道弄个席面,怎么就不知道给男人也弄个机会呢。

瞧瞧这家里热闹的,愣是没有他们男人什么事。

第107章 不同凡响

可人家周大爷没有请,府上还有那么一个大先生坐镇,他们这群举人老爷,秀才公子的可没有那么的脸面过去蹭顿酒喝。

看着一群女人折腾,背地里还嘲笑这群女人没什么见识。

结果当天,这群举人老爷,秀才公子,一个个都不读书了,都腾出来时间送夫人去参加这个宴席。

人家还特别的讲究,送到门口,看看就走了,都没有到庄子里面歇着。

把读书人的酸,体现的淋漓尽致。

姜常喜听到管家说,这些夫人都是被男主人送来的,心里还说着,这边的风气可真是好,都是秀恩爱那波的。

周澜听到消息的时候,就说:“以后常喜去哪里,我也不能让她掉了脸面,以往我竟然不知道这地方竟然是这样的风俗。”

老先生就扫一眼徒弟,他虽然没有内眷,也知道,这边没有这个风俗,这群书生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一个个的酸书生,还非得拿捏身份,也就先生体会到了,读书人的这份意境。

先生:“你这县考已经结束了,就没有想过,设个宴席,结交结交友人。”

周澜认真思索了一会:“弟子随着先生读书,少有同窗,友人该当随缘些好。以后弟子进了县学,同窗,友人自然就有了。”

这些书生都那么大年纪了,同自己也说不到一起,猛然插进去,周澜怕自己掉人坑里,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岁数小,心眼没人家多,还是找同自己差不多的玩保险。

先生听着竟然点点头,弟子年岁还小,没什么定性,别让这群老油条给带坏了才好。

内院,姜常喜同姜二娘子一块招呼各家的夫人们,让人一看就知道,这姐妹的感情不一般。

姜二娘子对着周大奶奶的丫头随手就吩咐了,可见平时就处的好。

天知道,姜二娘子从小在姜常喜这里就是个不知道见外的。

不过姐妹两个感情好,早就刷出去的名声,倒也不介意,这群夫人怎么说了。

诸位夫人终于到了周大奶奶的庄子,花园比他们的大了一些,没什么稀奇,县城的地皮比这里值钱,各家的花园自然没有那么大。

可招待他们的点心,味道很好,品相也好。

好几位夫人都说:“这可真是手巧,味道不说,这模样,我都舍不得入口,当真是赏心悦目。”

跟着几位夫人就开始绕着点心的话题说开了。

好几位夫人心下不以为然,说的那么好听,还以为这边的宴席有什么不一样呢,结果也就是这样。

然后呢,吃过点心,说过话之后,人家周大奶奶就把聚会地点变了。

身边的丫头婆子过来请诸位夫人移个地方。

河边,大树下,除了两张桌子,一些供人休息的凳子,什么都没有。

说真的还有点晒,可就这么个地方,诸位夫人兴趣盎然的欣赏着河边的野趣,看着河边的野花,竟然比花园里面的蔷薇还漂亮。

不远的地方,看着大贵挥刀杀鱼,切片装盘。

还有妇人在远一些的地方,围着一个热炉的边上忙活,那烤鸭,烤鸡的味道很快就在河边飘荡,什么花花草草的都没有这个味道诱人。

然后推杯换盏,都是在河边呢。

饭后夫人们就坐在河边看着丫头们钓鱼。哎呦,绝了。

终于有个秀才娘子偷偷的说道:“以往在家的时候,谁家结婚,生娃娃,就是这样,那边做饭,这边就摆席的。可今日换了一个地方,同夫人们一起用饭,竟然很是不同。”

那是,往日里去喜宴,那都是抢饭吃一样。这边夫人们能一样吗,人家吃饭找的是感觉。

尤其是周大奶奶席面上的菜色,那能一般吗。

如今在县城,周大奶奶庄子上的烤鸭,紧俏的没有关系都淘换不到,听说,都被保定府的贵人们预定走了。

今日,烤鸭,烤鸡,果脯,都是整只的上,还有那个大拼盘,可是让夫人们长见识了,这鸡鸭竟然还可以这样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