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谁呀,他娘没有教导好,天生的。
这样的还是是华府的外孙,老尚书有点愁人。怎么应付好呢,怎么样才能把华府给摘出来那是一个问题。
华二老爷觉得外孙不错,连祖父都不认的人还提什么祖宗。不过世人大概没有他这么高的认识,怕是多少有些误解。
华二老爷觉得有必要为了外孙子,发挥一下榜眼的文采,让世人都增高一下认识。
华二老爷也在发愁,不过跟老尚书的心境不一样,人家华二老爷想要拯救的不光是华府,还有池府,还要捞外孙。
华二老爷也是能人,在书房里面做了一夜,挥笔泼墨之后,眼睛都熬红了。
所以第二日。不等御史说话,华二老爷再次展现了榜眼的实力,递出了一片锦绣文章。
忠君论。主题辩论,君辱臣死,父被辱,子要如何。这问题发人深省。
跟君挂钩的事情,这年头就要谨慎。君辱臣死,父被辱子当如何,就在这个后面。你敢说酌情吗。本该分开的两个论题,愣是被华二老爷给放在一起了。人家说道德绑架。华二老爷这就是纯粹文字,概念绑架。
华老尚书感慨他果然老了,就没看出来,儿子的锦绣文章都是这么逼出来的。而且这份急智很是难能可贵。就是没用在正地方上。
华二老爷在御史之前。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说。
圣人都频频点头,在朝堂上沉寂了十几年的臣子,如今不过短短数月,竟然亮出了当初拿榜眼的实力。
看看人家这锦绣文章,看看人家这个认识,忠君不紧要说说,还要看人品的,连孝顺都做不到,你说你忠君。人品就被信不过。
家人护不住,你说你忠君,你得能力就过不去。圣人身边会缺了这种无能之人吗。
好吧,华二老爷以一种新奇的观念愣把舆论从朝堂开始,引导向了,能力,人品问题。
从大看小,胖哥孝顺祖父。能够护住家人也是一番本事,再说了人家拂逆长辈为的也是护着他家祖父。人品上没错的。朝堂上都是明白人。华二这番作为能联系上的也就是池家小郎君昨日里闹腾出来的这点事了。
一个圣眷正浓的独一份二品侍郎,任谁都给点面子。不提也罢。
连朝堂上当了多少年摆设的御史上大夫都站出来,夸奖这位孙女婿真知灼见,有小见大,能够位极人臣,无一不是人品能力俱佳之辈。朝廷选材合该好好地考察一下人品。
本来想要说胖哥人品有问题的御史,被人抢了先,人家华二老爷把人品给分说了一个明白仔细。他还能说什么呀。
最后圣对着池二郎满意的频频点头:“华爱卿见识不俗,从孝道,到侠骨,如今到忠君,为国选材,俱都是真知灼见。”
华家大老爷再次领悟到他家二弟在圣人心里的地位了,这就是没事瞎闹腾,憋了一夜憋出来点玩意,到了朝堂上都能带领一下京城时尚。
能说什么呀,圣人能不知道定国侯府门口闹腾的那点事情吗,可人家给老二面子。
才学这玩意若是遇到个对的人还是个有身份的人欣赏,那真是人生得一知己足以。
老二命好碰上了,欣赏他的人是圣上。个人的机缘,嫉妒是嫉妒不来的。
池二郎心说这样的岳父,难怪自己在夫人心里永远排在岳父后头。真心的服气了。
自家胖哥好运气,碰上这么一个好外祖父。
新上任的御史大人,把攥在手里的折子,愣生生的给压压回去了,参奏什么呀,没看到朝堂风向吗。
再说了自己的上官御史上大夫都带头倡导华侍郎的忠君选材论了,你说他这不是费力不讨好,跟所有人唱反调吗。
直谏的看清大形势的好不好,没想到这位池府小郎君,身后有这么大的一股子能量。
别说御史大人,就是朝堂上的老臣们,也都从新掂量了一下华府如今在京城的地位和重要性。一门父子三代位列朝堂,都是三品以上,可不多见呢。谁不思量一二呀。
池二郎见机在退朝以后,去御书房同圣人告罪。小儿顽略那是必须的,可坏心,不敬长辈那是没有的,不过是看到自家祖父吐血,一时热血重头。
池二郎这话说得百分百的真事,不过里面把池府二房的无奈,还有胖哥同池二老爷的情谊给说的感人泪下。
圣人:“难得二郎还有如此好口才,当个武将真的屈才了。”这话有点讽刺,
池二郎:“臣不过是据实以报,不敢期满圣人,犬子终究是做的过了,是臣管教失当,臣只求圣人看在孩子赤城一片维护长辈的心意上,让臣带子受过。”
圣人:“罚你倒是可以,真要是罚了你家宝贝郎君,怕是华爱卿不会让朕消停的。”
池二郎感叹自家岳父圣眷之浓。自家儿子占了外祖父的光了。
圣人:“好了不是多大的事,你家小儿才多大呀,一个不太懂事的孩子。到了京城才几日,怕是还没有认识全亲眷家人呢,失礼也是情有可原。难得二郎一片护子之心,希望孩子们能够明白咱们这些长辈的一番心意吧。”
池二郎:“臣感念圣恩。臣带犬子,感念圣人回护之恩”
有了圣人这句话,为了胖哥当了多少官面上的流言蜚语呀,至于私下里面不看好自家儿子人品的人家。
池二郎表示,你看不上我家儿子。我还看不上你们家府邸呢,将来儿子结亲,这样的人家第一个排除在外。
芳姐都跟着送了口气,终于踏实了。不过孩子往后要多费些心思就是了,惹事之后至少得明白怎么擦屁股不是。你说他爹,自己在这方面都没用人教导过,自家儿子性子怎么就那么直呢。芳姐觉得自己怀着胖哥的时候厚黑学用得少了,让孩子没能够吸收多少。
池二老爷对于自家亲家老爷的恩德,简直到了无以为报的地步。
要说池二老爷最精通的就是吃喝玩乐,为了报答请教老爷这份情谊,池二老爷可是掏空了心思,给华二老爷准备了一份礼物。
就是芳姐也得承认,自家老公公淘换来的物件,她都弄不来。够稀有。
不过这东西来历也够奇葩就是。除了老公公换个人还真的弄不来。
六十年的女儿红,试问谁家姑娘到了六十还不开封呀。人家池二老爷愣是不知道从哪给弄了两坛子,亲自捧着给华二老爷送去了。
华二老爷是个雅人,酒量虽然不好,可喜欢这么雅致的礼物,对于池二老爷的不满意一时间也消下去不少:“礼物贵重。怕是让亲家老爷没少费心。”
池二老爷性子直:“亲家老爷做事地道,为了胖哥我就是豁出命去都愿意的。可我没有亲家老爷这份能力,只能看着干着急。幸得亲家老爷维护,胖哥那孩子才能有惊无险的度过此关,只要亲家老爷喜欢,得意这个,就是在难,我也给你弄来。”
不是池二老爷卖乖,实在是东西确实来的不太容易,而且不够光明正大。六十岁没有出嫁的黄花闺女,珍藏的女儿红,能轻易送人就怪了。